儿女还小的时候,父母说:“等你们长大了,我们就幸福了。”

事实上,儿女成年后,父母也着急,尤其是看到儿女变成剩男剩女,那是心急如焚。

为了帮助儿女找对象,父母会到处托人,希望能够安排相亲,也鼓励儿女去参加相亲的活动。

年轻人也会依靠聚会吃饭的模式,去寻找另一半。甚至一大家人用饭局来试探一个准对象,是否靠谱。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往往不管用了,至于吃饭,若是彼此对不上眼,还显得尴尬。

一些女人,利用找对象的机会,到处蹭饭,还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建议父母们,和儿女多读一读以下几句古诗,从中找到找对象的方式,既遵循了自由恋爱,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01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走近一点,增加互动频率。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叫许广平的广东女孩,去了北京师范学校读书。

上学时,她遇到了老师鲁迅。

鲁迅其貌不扬,但是很有才华,吸引了许广平。

如何才能让鲁迅注意到自己呢?

许广平用了一些小心机——每次上课,她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并且尽量靠讲台。

许广平还以学生的身份,写信给鲁迅,又登门拜访,请教问题。

经过多年的学习,许广平的文字功底提升了,尝试着写了文章《同行者》,也投稿到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乙刊。

在动荡不安的时局里,鲁迅辗转去了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许广平就做了他的助教。

距离近了,交流的机会多了,爱情也就顺理成章地来了。

年轻人,别过分痴迷网恋,也不要盲目追求什么异地恋。多看看眼前,有谁是你喜欢的人。

就算是网恋,异地恋,你也要主动去靠近对方。能肩并肩的,别只是聊聊天;能手牵手的,别只是肩并肩;能拥抱的,别只是手牵手。

距离可以产生美,但是距离遥远,美好的爱情,也会变成空气一样,淡然无味。

想一想,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都容易走散,更何况是恋人呢?

诗人顾城说:“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是啊,和喜欢的人距离很近,才能感受到心在加速,能体会到彼此的不容易,也会有卿卿我我的感触。

02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机灵一点,寻找对你有好感的异性。

是不是很多年轻人,苦苦追求一个人,但是没有任何回应,太痛苦了。

其实,满地的花草,还真的不要一开始就痴迷一朵花,一棵草。

找对象的开始,其实是一次海选。然后在一群人之中,精挑细选。一开始就对着一个人,很容易失望的。

想一想,爱上了有家室的人,痴迷一个讨厌你的人,这都让自己卑微,但是也不会有结果。

在人群中,做一个不动声色的观察者,那些对你有好感的人,大概率能变成你的另一半。

爱是好感开始的。并且这样的好感是相互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教授赵元任在清华大学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安排做接待工作。

接待的人是哲学家罗素。

因为工作到很晚,他没及时返校,就去了姨表哥庞敦敏家借宿。

又在表哥的宴会上,认识了杨步伟女士。

杨步伟本想撮合赵元任和其闺蜜。

经过多番互动,赵元任并不喜欢杨步伟的闺蜜,反而更喜欢杨步伟。

有一天,赵元任约杨步伟到中山公园,然后在一个牌楼前站定,说:“我是说咱们......”

接下来,“闺蜜”不见了,杨步伟、赵元任变成了夫妻,并且相爱了六十余年。

从夫妻认识、结婚、陪伴的过程来,杨步伟原本是“媒婆”,后来才有角色的转换。

世界就是这样奇妙,刻意的行为,不一定有结果,反而是偶尔的因素,促成了大事。

在我们聚会、工作、搭车、坐飞机、上下班的路上,都可能有缘分出现。一个善意的举动,一次送行,一个小误会......只要是彼此有好感的,就聊几句,联系上,不要怕拒绝。

0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专注一点,把心思放在一个人身上。

我们很佩服那些有“工匠精神”的人,把一件事变成一辈子的事情。

爱情也是如此,一次牵手,就是一生不放手。没有工匠精神,是行不通的。

东汉时,有一个模样丑陋的女子,知道本县有一个才子叫梁鸿,很受人尊重。

孟光就让父母传话:“我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品德像梁鸿那样的人才肯出嫁。”这话,相当于现在人说的“非你不嫁”。

很快,孟光的话,被梁鸿听到了。

夫妻的缘分就开始了。

年轻人,千万不要朝三暮四,更不要一脚踏两船。你的小聪明,真的会害了自己。

认认真真去爱一个人,从细节上去感化他,心无旁骛地对他好,他大概率会变成你的对象。

结婚之后,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家庭就没有不成功的。

满世界都是人,但是属于你的爱人,真心爱你的人,只要一个。

04

找对象,是一门技术活,谁能把握主动权,谁就能赢到最后。

坐等人家来爱你,这样的方式不可取。

有句话说得好,坐等爱情,就像坐在路边卖白菜,被人翻来翻去,菜叶都烂了,还不一定卖得出去。

在儿女成年的时候,设定找对象的基本标准,然后积极靠近还符合的人,打开心扉去接纳幸福的到来。

最后,祝愿天下年轻儿女,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