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本月宣布重大战略技术突破——烈火-5导弹成功完成“分导式多弹头”试射(MIRV),标志着印度成为少数掌握这个技术的国家。

尽管印度军方和媒体对此大肆吹嘘,不过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的水平。印度掌握导弹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太晚了,不但远远落后于美俄中英法等大国,甚至比巴基斯坦还要晚。2023年巴基斯坦就完成了首次分导式多弹头试射(MIRV)。此外,印度在此领域还有一系列相关技术难关需要克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不能高兴地太早

(印度烈火-5导弹完成首次分导式多弹头试验,注意其整流罩明显加大)

分导式多弹头是现代洲际导弹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将多个子弹头安装在母舱之中,母舱能够进行抵达位置之后,分别施放子弹头进入不同轨道,从而实现一枚导弹攻击相距较远的多个目标。一次施放多个子弹头,还会对方难以防范和拦截,提高了导弹突防成功概率。当然技术难度也较大,分导式多弹头要求在极高速度之下精确操作,施放的子弹头要保证非常高的精度,它对于核弹头小型化、制导系统精度、控制系统精度要求极高。

印度虽然宣称掌握了这个技术,但是在核弹头小化型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核弹载具体积和重量偏大。从印度发布的图片来看,烈火-5的整流罩增加明显,射程从单弹头的5000公里下降到3000公里。换句话说新烈火-5从洲际弹道导弹退回到中远程弹道导弹。印度下一步还需要提高导弹射程,才能重新跨入洲际弹道导弹的门槛。

(烈火-5单弹头型,它的整流罩就要尖锐的多)

核弹头小型化也是印度面临另外一个技术难关。尽管印度早早在1974年就完成了第一次核试验,但是他们在核弹头小型化道路上却是磕磕绊绊。一直到1998年才宣布完成核武器的实战化试验。不过美国核武器专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印度仍然没掌握核弹头小型化的技术,这就导致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

一个是印度至今都没有氢弹,原因就是氢弹需要小型化原子弹作为“扳机”来引发核聚变。另外一个,就是印度只能使用重量和体积都非常大的原子弹充当核战斗部,这种战斗部性价比很低,重量大而且威力小。一般认为,50万吨TNT是原子弹的威力上限,但实际上他们距离这个标准也非常远,西方防务专家普遍认为,印度导弹的威力只有2万吨TNT左右,也就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的水平。而美军的W87、W88等分导热核弹头,可以轻松达到30-50万吨的威力,体积重量还很小,一枚洲际导弹就能携带8-10枚。烈火5的分导弹头,绝对达不到8枚,充其量不过是3-5枚。导弹威力可以说有指数级差距。

(巴基斯坦在2023年就完成了分导式多弹头试验)

核武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技术突破和升级,包括理论、材料、制造、工艺等等方面,仅靠一、两个技术突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印度武器装备发展严重依赖国外,关键技术设备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自己缺乏研制能力。而核武器又是各大国最为敏感的技术,绝对不外传,印度想买技术与设备都找不到地方。

从根本上来讲,印度的军工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工业体系薄弱。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社会对于核扩散监控力度更大,印度更加难以从国外获得相关技术,因此印度现有国力难以为核武器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这也体现在战略导弹方面,那就是印度几乎是全面落后,包括核武器小型化、高性能推进剂技术、先进材料及工艺、精密加工及设备等等。这些都是印度的薄弱环节,严重限制了印度导弹的性能和发展。印度想克服这些难关,先要加快发展经济和国力,再去考虑核武问题。

(印度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还估一段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

印度现在GDP已经达到全球第5位,美国并不愿意看到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坐大,因此当印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肯定会采取遏制和打压的政策,核武器可能就是最先打压的领域。实际上印度在1998年核试验之后,美国就对印度进行了制裁。从这个角度来讲,印度与其发展核武引发地区矛盾,不如把这些精力拿来与周边国家互惠合作,增强地区影响力,与周围搬不走的邻居多多交往,大力发展经济与民生,避免今天被一些人当枪使,明天又被落井下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