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追风者》,央视又迎来了《承欢记》。


       本以为杨紫主演,何赛飞等一众老戏骨搭演,一定可以放心冲。没想到一打开评论,看到的竟多是差评。
       在这些差评中,有说主演表演欠火候的,比如“硅胶脸”、“僵硬脸”等。
       也有说剧情拖沓的,比如麦承欢和辛家亮的感情,结束得太慢。麦承欢立了半天独立女性的人设,在与辛家亮的感情中,也还是没逃过做小伏低的谦让讨好。
       还有说三观奇葩的,比如姚志明看到同事陷害麦承欢后,开除的是麦承欢,而不是那个同事。被麦承欢追问理由时,还轻飘飘地说她不懂自保,合着歌颂的是混社会,想出人头地,就得不择手段,学会害人呗?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对我这个一口气追完六集的人来说,
       《承欢记》中让我最接受不了的,还是它另辟蹊径的“重女轻男”带给我的不适。
       虽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了一百多年,国际妇女解放运动发展至今,也有了二百多年。但还是有人始终奉行着“重男轻女”的准则。


       人们每每看到“重男轻女”的社会新闻、影视作品,也还是会引发共鸣,情绪暴怒。或许也正因如此,创作者们才更乐于以“重男轻女”作为噱头。
       但看得多了,也难免疲劳。
       或许是为了让剧情多一点创新,也或许是为了表达对“重男轻女”的愤怒,《承欢记》竟另辟蹊径地演绎起了“重女轻男”。
       当然,为了不让观众反感,《承欢记》的“重女轻男”是半掩半藏的。并没有通过任何人的台词,以抗议的形式表达出来。
       父母们觉得理所当然,被轻待的弟弟们也心甘情愿,不管姐姐做了什么过分的事,哪怕搅黄了自己的姻缘或事业,心里也不会真的怨恨。
       先说辛家亮吧。
       他虽然对姐姐有脾气,但心理上还是维护的。一家人当然要互相维护,但起码的是非观应该有吧。
       像辛家丽这种刻薄的人,维护只会让她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辛家丽是第五集出场的。


       她挺着孕肚,在520这天,听到弟弟向“弄堂公主”麦承欢求婚了,非常不悦,脸直接拉到了桌面。
       辛家亮让麦母准备一下,两家人见个面。
       辛母笑笑,然后关切地瞥了辛佳丽一眼。能看得出,比起儿子的雀跃,辛母似乎更在乎女儿的心情。




       辛家亮自顾自地高兴着,吃完饭嘴一抹,就回屋里给麦承欢打电话去了。辛家丽气得瘪嘴,辛家亮一走,她就开始在辛母面前说麦承欢的坏话。


       “妈,你说这个小姑娘是什么来头,哄得咱们家亮一愣一愣的。”


       辛家丽知道辛母嫌贫爱富,瞧不起麦承欢这个“弄堂公主”,但弟弟的婚姻,她又不好插手,只能靠撺掇妈妈,搅黄麦承欢和辛家亮的姻缘。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嫉妒。
       辛家丽的婚姻是高嫁,据她嘟着嘴委屈巴巴地牢骚,她的丈夫连个求婚都没有,彩礼也没给几个钱。
       饶是如此,高傲的辛家丽也一定要嫁过去。


       即便在520这天,丈夫消失的无影无踪。怀孕了,婆家也没有给她什么优待的情况下,辛家丽也甘之如饴。
       为什么?
       她说是为了守住了辛家的阶级,不想要“阶级滑落”。




       所以,当她看到弟弟大费周章地想要娶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时,心里又恨又嫉妒。
       自己过得不幸福,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幸福。
       尤其是面对条件还不如自己的目标对象,辛家丽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种心思其实并不难理解,麦母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她一想到辛家丽为辛家的付出,便选择了纵容。
       两家人见面的饭桌上,辛家丽从一进门就带着一脸的嫌弃。
       看到麦父喝红酒的时候,一口灌一杯。讽刺道:
       “叔叔,红酒是要慢慢品的。又不是你们家的老黄酒,您这一口闷的作派,不好看吧?”




       麦母脸一垮,回怼了几句。
       辛家丽反唇相讥:
       “阿姨啊,这是民主社会。讲究的是人人平等。那在我们家呢,爸爸妈妈要是做错了事,我和家亮也是可以说的。当然了,现在还有一些小家庭,搞父母说一不二的那套,也能理解。”




       说完后,辛家丽觉得没怼够,继续明晃晃地羞辱,让麦父麦母去吃鱼的尾巴。
       到这里,麦承欢一直在看辛家亮,可是辛家亮只是低着头,一句话也没放。麦母更是一句话没说,俨然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辛家丽见自己占了上风,继续加料猛攻。句句讽刺麦家和辛家差距悬殊,不配坐在一起吃饭。


       辛家亮见场面难看,小声提醒了一句,可辛家丽仍然不收敛。因为辛母一直纵容她发疯,从始至终都没有制止过。


       其实,这里辛母“重女轻男”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不管辛母心里有多嫌贫爱富,如果她真的爱儿子,也绝不会让儿子难堪。为了亲爱的儿子,哪怕在背后挑拨麦承欢和辛家亮的关系,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的。绝不会纵容女儿当着所有人的面羞辱亲家。
       而辛家亮呢,他更是在别人面前,一句也不敢向着麦承欢。




       或许他不知道姐姐在背后的撺掇和挑唆吧,又或者是他的脑子长期被洗,以为姐姐这样做不是心眼坏吧。
       还没嫁进门,准婆婆和准丈夫就已经集体偏心大姑姐了。真要是嫁进门去,还不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过得连个尊严都没有?不仅自己尊严都没有,日后的家产,恐怕也得全部拱手让给大姑姐。


       受了累,遭了辱,挨了骂,干了活,丈夫的保护得不到不说,钱还一分都得不到。麦承欢这得多缺心眼,才会嫁进这么一个“重女轻男”,然后婆婆和大姑姐还沆瀣一气的家庭啊。
       再说麦承早这个“姐控”。
       他对姐姐的处处以其为优先,更是绝。要不是麦承欢有主角光环,识大体,知道弟弟的付出,不然麦承早以后要是娶了媳妇,结局可能比辛家亮的媳妇更惨。
       麦家的房子是两室一厅,和《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待遇不同。麦承欢这个姐姐一直有自己的房间,而麦承早则从小到大都住在客厅里。
       为了欢迎辛家亮这个豪门女婿来家里吃饭,麦母和麦父不经麦承早的同意就把他的床给撤了。








       见麦承早没有生气,还美滋滋地夸小早长大了,懂事了,仿佛麦承早没地方住就是活该,他生气就是不孝。
       辛麦两家吃饭也是一样。
       麦承早周末约了教授谈工作的事,虽然没有告诉大家,但他这么大了,免不了周末会有一些自己的安排。
       麦母非但不关心,经麦承欢提醒后,还理直气壮地强调说:
       “有时间的吧,没时间也要把时间空出来。姐姐结婚的事情大事情,记得啊。”




       合着姐姐是麦家的孩子,儿子就是后养的是吗?
       如果是这样,那生儿子又是为什么呢?为了孙子可以姓麦?为了养老送终?还是为了多一份扬眉吐气的机会?
       戏谑的是,没有人觉得麦母这样做不对。
       麦承欢也只是凭借主角光环,象征性地安慰了一下麦承早。
       还语重心长地说:
       “小早,这么多年,我凭借姐姐的身份,光明正大地占着家里的房间,享受父母的优待,心里亏欠你很多,姐都记得呢。等我结婚了,你就有房间住了。”
       这话听着非常感动,但前提还不是一句“等我结婚了,你才有房间。”
       如果是真的亏欠,麦承欢堂堂一个酒店管理层,早就想办法出去住,或是买房子了。又怎么可能一直让弟弟住在客厅里?
       合着她要是不结婚,那这房子就一辈子没有弟弟的份儿是吧?
       麦承欢的父母对女儿的偏心更是离谱。


       她和麦父商量着变卖首饰,多凑点钱给女儿当嫁妆,却完全没有考虑过也马上就要到了成婚年纪的麦承早。
       仿佛这个儿子就不是他们麦家的似的。
       可怕的是,电视剧中的麦承早并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他就活该是麦家的牺牲者,就活该所有的东西都让给姐姐。
       他是真的毫不在意吗?
       这怎么可能?只是人设需要罢了。
       为了突出一家人的团结友爱呗。
       原著中,麦承早未成年,就不停地换女人,甚至让女人养自己的作派,或许就是麦承早对麦家的报复。
       人非早木。每个人都渴望被平等对待。不平等的关系,只会让人心灰意冷,心生埋怨。绝对不会促进感情,团结友爱。
       其实在儿女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无论是“重男轻女”,还是“重女轻男”,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如果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不如就规规矩矩地生一个孩子好了。
       毕竟,在社会上混已经够累心的了,莫要扯着亲情的大旗,伤害珍惜待你们的孩子。
       基于此,我才觉得《承欢记》看着有些令人失望。真的大可不必以“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作为噱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