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低空经济是“航空+”式的新兴融合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深化空域改革,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通航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而无人机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两者结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是发展热点,eVTOL则是UAM的主流形式。低空经济具备强产业辐射力,有望催生万亿产业规模,新赛道将在通航产业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运营建设,拓展更先进的飞行器技术,扩大全新的应用场景,为相关产业提供更多发展增量。

低空经济是一种围绕低空展开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其主要具备三大特征:①飞行活动主要在低空空域中开展;②低空飞行活动是最终产出形式;③生产装备主要是各类航空器与作业装备。

广义上,低空经济主要是垂直范围为真高3000米以下,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中,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无人机产业将是未来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低空经济既有传统的内涵,亦有新兴的概念,其核心是航空器与各产业的“组合式”经济形态,如“农林+航空”“体育+航空”“电力+航空”“公安+航空”等。

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料将推动通航产业、无人机产业的高速增长,而UAM作为专注于城市区域内或城际中短途运输的新兴出行方式,将成为最为活跃的领域。其中,民用无人机领域,在低空经济浪潮的带动下工业无人机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潜力与商业价值,特别是物流领域或在低空经济发展下迎来新的放量。UAM即城市空中交通中,eVTOL(电动垂直起降)或成为主流方案。相较直升机,eVTOL在安全/噪音/成本等方面具备更大优势。目前航空装备巨头、传统或新兴车企、互联网科技公司均在该领域加速布局,eVTOL商业化元年已经到来。

根据新华网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在通航产业上,我国发展相对落后,2022年我国通航机队规模仅为美国的1.52%,相较美国发展空间巨大。在民用无人机中,工业级占比已超越消费级并在高速增长,根据Frost & Sullivan的预测(转引自纵横股份招股说明书),工业无人机市场增速仍将保持高位,其中,物流或将是无人机应用的重点领域,22-24年物流无人机市场CAGR或将达到200%。对于UAM领域,其愈发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特别是eVTOL,综合Markets and Markets、Global Info Research等机构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达200~3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复合增速或为最高,中国eVTOL产值预计在2025年有望超过百亿,到2030年中国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5%-30%左右。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