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系列举措,为下南关街“出圈”护航——聚焦“下南关街”系列报道之四

帮助市民在公平秤核称重量。刘祎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执法安全,人人有责,经营中,请规范着装,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佩戴健康证……”

3月24日下午,市民苏婷将购买的西瓜、橙子等水果放在公平秤上核称,很快就显示出重量无误。“公平秤放在这里,随时来核称,保证了市场交易的公平性,我们消费者也图个安心。”苏婷满意地点点头。

公平秤既是诚信计量监管的定盘星,也是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神”。“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放心消费的需求,也便于执法人员更加有效地监督检查,我们在中南关街、下南关街共放置4台公平秤,对于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及时处理并作出相应警告和处罚,日常也会不间断地抽查,营造一个安全、放心、满意的市场消费环境。”西宁市城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综合监管科工作人员杨小君说。

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规范引导“集市经济”健康发展,西宁市城东区委区政府多措并举,公安、市监、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出动,各司其职持续发力,为商铺聚集地保驾护航,推动街市经济稳健发展。

“就在刚刚,结个账的工夫孩子就不见了,真是急死人了。”3月22日15时许,正在下南关街巡逻的城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队员马刚接到张女士的紧急求助。

“6、7岁小男孩,红色外套,黑色裤子,个头大概1米出头。”马刚第一时间在微信工作群内将小男孩的外貌特征告诉大家,划片搜寻他的身影。市监、城管、公安……各部门工作人员迅速反应前往目标区域搜索,沿途向路边摊主询问是否见过走失儿童,并提醒各摊主一旦发现立即上报。

“孩子找到了,在团结二巷呢,我这就带他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大约30分钟后,第4组城管队员张国梁、代成云及韩效文在团结二巷的角落找到走失儿童。看到孩子平安回来,张女士紧紧地抱着孩子,不停地向执勤人员表示感谢。

“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不要拥挤。”“大家注意安全。”……傍晚正是客流高峰,巡逻途中,城管队员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上前提醒游人及经营者。

夜幕降临,下南关街人气依旧,从烧烤到涮煮,从粽子摊到水产店,热闹喧嚣的氛围中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很方便,将车停好后走到下南关街也就10分钟。”不少开车前来的市民表示,以往不好找停车位的情况少了许多。为有效缓解下南关街周边停车压力,城东区城管局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开放、拓展、增加5处233个停车泊位,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停车服务。除了协调和增加停车位,加大交通疏导力度,确保重要时段、重点道路周边通行安全有序外,城管局和交管部门还提供道路指引、带道通行等温馨服务。

环卫工人清洗街面。西宁市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供图

“嗡嗡……”随着无人机的升空,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民警借助空中视角将下南关街、中南关街及周边高清影像传给一线指挥员。30分钟巡逻一趟,一次5分钟左右,一天10余次的无人机巡逻,让民警更加精准化了解街面实时人流动态,准确引导地面巡逻警力及时检查隐患区域,守护城市“烟火气”。为保证治安管理秩序,清真巷派出所每日安排两名民警,从上午8时至晚上22时在市场巡逻。

“市场里随处可见值守的民警,这满满的安全感,让我们逛得很踏实。”游客杨先生说。10多天来,下南关街知名度不断上涨,守护平安责任重大。每一个执勤的夜晚,民警们都坚守到深夜,有时候甚至更长时间,待游人完全散去才会收队回家。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环境整体平稳有序。

夜晚20时许,繁华、喧闹的下南关街逐渐安静下来。随着环卫工人王永沧的一声“准备出发”,垃圾清运车随即启动。下车后,王永沧熟练地拿起扫帚将散落在垃圾桶周围的垃圾清扫干净,并将垃圾桶拖到清运车上。30余分钟后,中南关街、下南关街片区新增的25个分类垃圾桶便清洁完毕。随后,在大型洗扫车及高压冲洗车的奋力清洗下,白天被油渍污染的街面焕然一新。

5时30分上岗,22时30分下班,从白天到黑夜,环卫工人一直在街上忙碌。“25个垃圾桶,每天要清运3次垃圾。今天一共转运了4吨多生活垃圾,比平时增加了3至4倍,虽然辛苦,但看到老街这么受欢迎我们也非常高兴。”王永沧说。强化保洁,减少垃圾、杂物停留时间,加强环卫设施冲洗……据城东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环卫经理官宝星介绍,自3月12日起,中南关街、下南关街片区的环卫工人由原来的12人增加至28人,每天8时完成晨扫作业后转入巡回保洁,及时清扫垃圾,保证路面干净卫生。

(王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