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和红军改编为新四军。

新四军成立后,首任军长是叶挺,对这个人选,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赞成的。叶挺早期参加南昌起义,加入过共产党,虽一度脱党10年,但一直心系革命,与我党的关系很不错。

在组建新四军领导班底的时候,确定了以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在新四军参谋长的人选上,一度出现了不同意见,叶挺和项英各自提名了两个人,毛主席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另选了一人。

在军队领导班底中,参谋长是一个重要职务,叶挺和项英各自提名何人担任?毛主席又看重谁了?

叶挺和项英的提名人选

叶挺是新四军的军长,在参谋长的人选上,他提名了周士第和周子昆两个人。

周士第毕业于黄埔一期,1924年加入共产党,在校期间表现很出色,毕业后在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担任营长、团参谋长,跟着叶挺将军南征北战。

可以说,叶挺对周士第是知根知底了,二人有着多年的革命友谊。南昌起义中,叶挺是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周士第以25师师长的身份参加了。

从周士第和叶挺的交情来讲,叶挺推荐他当新四军参谋长,也是合情合理的。周士第本人能力不错,革命资历深,也有资格担此重任。

与周士第一样,周子昆也是叶挺的老部下了,当年南昌起义,他也是重要一员。周子昆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革命信仰坚定,1925年加入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

土地革命期间,周子昆经受住了重重考验,上了井冈山后,又参加了历次反“围剿”,走了长征,这一路走来十分不易。

不论是周子昆还是周士第,都是叶挺非常看好的人选,二人革命资历很出色,确实是新四军参谋长的合适人选之一。

作为新四军的副军长,我党的领导人之一,项英的话语权不小,他推荐了两个人分别是刘英和陈毅。

不少人对刘英或许有些陌生,他是红军高级将领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擅长做政治工作。红军主力长征后,刘英留下来与粟裕等人一起在浙江领导艰苦的游击战争,在没有外援,被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部队发展到千人,刘英有不俗的领导力。

陈毅是大名如雷贯耳,他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新四军第二任军长。革命早期,陈毅与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在井冈山团聚,在红军队伍中担任要职。

十大元帅中,陈毅是唯一一位没有参加长征的人,组织把他留下来,领导游击南方的游击战争。陈毅虽然没有参加长征,但所受的苦,所面临的困难,一点都不比主力红军少。在陈毅的领导下,南方游击队不仅没有被敌人消灭,人数发展破万,他功不可没。

新四军成立后,主要人员由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来,陈毅带出来的部队多,在军中威望高,他担任新四军参谋长,那也是很合适的。

周士第、陈毅、刘英、周子昆都是非常优秀的领导,无论是谁出任新四军参谋长,都是够资格的。毛主席思考再三,心中另有人选,他就是张云逸。

毛主席为何看重张云逸?

张云逸的革命资历非常老,开国十大将中,论资历,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革命早期,张云逸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了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张云逸与叶挺的关系也不错,在北伐战争期间,当过叶挺的参谋长,二人合作地不错。

新四军成立前,我党与国民党之间有关于建立新四军的谈判工作,张云逸代表我党谈判。叶挺能够出任新四军军长,张云逸也有不小的功劳。

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凭借张云逸和国民党高层元老的关系,对新四军联合国民党军抗日来讲,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新四军参谋长一职很重要,算是军中的“三号人物”,张云逸全程参与领导了新四军的组建工作,革命资历和功勋相较周子昆、周士第、刘英等人更胜一筹,毛主席考虑让他担任新四军参谋长,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毛主席的提议和支持下,张云逸成为新四军参谋长,兼任第三支队司令。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11月陈毅离开新四军,前往延安后,张云逸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代理军长职务。

结语

在选谁担任新四军参谋长的问题上,毛主席比叶挺和项英考虑得更加全面和周到,这也是毛主席的能力之处,革命战争期间,多次挽救了党中央,总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把张云逸放在新四军参谋长的位置上,这个任命非常合理,张云逸也没有辜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表现非常好,领导新四军为抗日立下赫赫战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