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在最近几个月与胡塞武装的海上攻防作战后,美国海军深刻认识到了面对低成本、数量庞大的无人机、巡飞弹、巡航导弹的打击,强如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这样的“宙斯盾”军舰也难以招架,最大的问题是防空导弹的大量消耗。

先不说一枚“标准”中远程舰空导弹的价格与一架无人机或一枚巡飞弹之间的消费比,就说面对无穷无尽的无人机攻势,军舰上原本还充足的导弹库存很快就见底了,如果不进行补给很可能就成为无防空导弹傍身的“靶舰”了!因此在红海的美国海军战舰会定期到友邻国家的军港补给弹药。

此外,美国海军称正计划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启冷战时期的一项关键训练科目——海上再装填训练。这是圣地亚哥举行的海军会议上透露出来的消息,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发表讲话,强调现在是时候“彻底改变水面战”的战局了,提出美国海军将重新启动战舰海上导弹再装填训练,并坚信“通过实施这一看似简单的步骤,我们有能力彻底改变水面战的战局”。

图片:美国驱逐舰在港口接受弹药补给舰的导弹补给。

很多国内的媒体认为,美国的这一表态说明其准备重新在MK41垂直发射系统中加装弹药补给吊车。

我认为,国内媒体的这种认识错误的!

早年,为了能够方便海上补给,美军战舰上MK41垂直发射系统中会留有一组3个单元安装可以折叠伸缩的“克令吊”。一旦补给舰将导弹储存箱转移到作战舰船上,藏在垂发里的起重机会迅速展开,将导弹储存箱安放在MK41垂直发射筒内。这个吊车主要安装在垂发单元较多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早期型驱逐舰上,代价就是前后两组垂发系统中要总共减少6个单元不能装填导弹。

图片:美国MK41垂直发射系统中有3个单元安装有折叠吊车。

然而,在现实的海洋环境中,想要使用这种吊车问题多多。因为在大洋中经常会遇到7~8级海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进行导弹重新装填,即使是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下,这种吊车装填的方式也比较缓慢,在激烈的战斗中是完全不现实的。

因此后来美国海军决定在阿利·伯克级后期型战舰中取消了这个多余的吊车,转而多出6个单元的垂直发射井,能够多装6枚“标准”系列中远程防空导弹或者24枚“改进型海麻雀”ESSM近程防空导弹,火力密度大幅提升。

图片:垂发重新装填是一项精细化的活,在高海况下使用自带吊车几乎不可能完成。

而且我们要注意,美国海军只是说要重新启动海上再装填的训练,并没有说要恢复安装那个垂发自带的吊车。

因为在目前美国海军的后勤补给中,往往由弹药和干货补给舰(T-AKE)对战舰进行海上弹药的再补给。在这种大型水面舰艇上是带有大型吊车的。这种吊车能够吊运各种适用于MK41发射井的导弹,起重吨位远比垂发自带的小吊车要大得多,也稳得多,要知道小吊车只能够吊运“标准”、“海麻雀”等防空导弹,却能以吊运“战斧”巡航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吨位较大的导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图片:美军弹药和干货补给舰上的大型吊车,远比垂发自带的小吊车要可靠。

因此,美军所谓的重启海上再装填训练,其实应该是加强补给舰与战舰之间的协作配合,在退出战区后能够选择较为平静的海区进行两舰靠帮式补给,由补给舰直接将导弹发射箱吊运装填到垂发井中,而不是要重新安装垂发自带的小吊车,因为后者毕竟会让导弹基数降低。

从最新的美国海军消息看,美国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正在开发、演示和测试多种“远征装弹方案",其中一个方案是使用带有大量吊车的远洋拖船,配合弹药和干货补给舰为战舰的垂直发射系统装填弹药。2022年美国就曾经使用“海胆”号试验舰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进行过导弹的再装填。

此外,美国海军还打算升级弹药和干货补给舰(T-AKE)上的吊车,新吊车能够满足5级海况(17~21节中等风速、6~8英尺中等海浪)情况下为垂直发射系统进行补给。

图片:倾斜发射的“鱼叉”反舰导弹也有海上再装填的必要。

图片:装有大型吊车的“海胆”号试验舰,曾经演示过在海上为MK41垂发补充导弹。

我国第一种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军舰是052C导弹驱逐舰,当时采用的是左轮手枪型H/AJK03垂直发射系统,在垂发当中也有一套吊车再装填系统,好在不用占用垂发的空间。

但是在后来,由于改成了巧克力垂发系统,这种复杂的再装填系统也就被舍弃不用了!

因此,我们现在不要美国人说要重启海上再装填作业训练,就以为又要加装垂发吊车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发展好自己的战斗补给舰才是正途,加强与战舰的海上合练,用补给舰上的吊车设备进行再装填远远优于开发华而不实的垂发吊车!

图片:我国052C导弹驱逐舰H/AJK03垂直发射系统中间的吊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