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房贷,很多朋友可能会流下不争的泪水。房地产的暴雷,不仅将底层打工人的底裤抄得一干二净,还使得一众炒房客天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可是围绕房贷这个金融产品为核心所发生的故事还远不止于此,我们都知道,房贷的本质是一款超前消费的金融产品。

可是金融常常与诈骗、洗钱和侵占等违法犯罪行为搅在一起。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金融拥有着与生俱来的邪恶属性,反而是在言明人性的贪婪已经到了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程度。

如此乱象很难不让一众关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人们将心提到嗓子眼,不过房地产市场的整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去科学评估调整后的影响几何。

其实,早在2019年时就有一个轰动全国的房贷诈骗大案悄然发生。只不过发生的时候是没什么人知道的,直到这十一套房贷的业主们集体断供后才使得整件事情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这十一位业主身上都有着一个极为明显的特性:那便是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而银行工作人员在进行审批时因为收了好处费而让贷款顺利通过,使得六千万元被不法分子诈骗。

贷款合同诈骗案

虽然这个案子是以房贷为核心而展开的,但究其本质仍然逃脱不了利用虚假贷款合同进行诈骗的定性。前已提及,房贷本身是一个金融产品,其表现形式为贷款分期偿还合同。

这句话的意思,银行和贷款申请人之间的合同关系的标的建立在房产的综合价值之上。这个综合价值既包括实际价值又囊括不断上升与火热的虚拟价值。故而仍未曾脱离合同诈骗范畴。

其具体的操作流程是:首先,不法分子通过包装一些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小白的手段,而使得这些三无分子成功进入到银行贷款的优质客户名单之内。我们都知道,银行也要盈利。

故而银行与这些伪装好的优质客户之间就有了互相奔赴的实际需要,一拍即合下银行发放专门购置房产的贷款给三无分子,然后这笔贷款就由中介、包装公司、房东和黄牛来按例分成。

更为可怕的是,不法分子们为了提升贷款的通过率还会去贿赂银行发放贷款的工作人员。这样一来,有了内鬼的配合之后,其成功率近乎是百分之百。

丑恶链条分工细致

虽然分红的主体就那么些,可是具体到分工操作上来其涉及的人员数量就十分庞大了。首先是不法分子们需要去寻找没有贷款记录的小白,然后诱使他们来到上海进行贷款操作。

其次是房产中介和房东达成虚假合意签订双份合同。其实这个合同就是我们民间常说的阴阳合同,只不过阳合同是给别人看的;阴合同才是真正敲定利益的合同。

也就是说,表面上的那层合同所估价的房产价值其实是虚高了的。用黑话来讲就是恶意哄抬房价。这样做的好处是为小白申请房贷获批更高的额度。毕竟银行发放房贷估价也需要参考。

然后就进入到了做假账、假交易记录与流水证明的环节。这部分工作内容是必须的,因为银行那边有复核的相关工作人员,这种明面上的账目数据必须要做得漂漂亮亮的。

等到房贷发放成功之后,上述的人员都会或多或少地拿到钱。可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房贷诈骗产业链。其中的分工之细致、环节之无瑕均是十分罕见的。

杜绝房贷诈骗需要多方面努力

从这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知道,房贷诈骗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分工合作。其中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分配与争夺可以说是时刻都在进行的。只不过起到润滑剂和核心作用的是房产中介商。

在上海住过的朋友们肯定都接触过链家与贝壳。这俩合租房的集中模式就是通过与房东协商和“勾结”的方式来共同成为承租人的债权人。这种模式和房贷诈骗的路子是如出一辙。

只不过一个是短期买断行为;一个却是长期的榨取利益的行为而已。如果将我们主动带入到承租人的角色中去就会发现其中是可以存在欺诈的情形的。比如房东一房多租、矛盾延续等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需要得到及时调整,最起码也要让房贷的审批环节提高相应的监管能力才可以。然后就要极力规范和约束房地产中介的各种行为。

同时也不要忘记加大对银行工作人员发放房贷的专项监管力度。银行工作人员要在审核的资料上多加费心费力,不要因为提升业绩的缘故而消极行使手中的权力。

总而言之,房地产的各种乱象一定会随着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大调整而趋于消失。毕竟居者有其屋是一个大趋势,我国也正在加快脚步,相信这个日子已经不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