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浪子”燕青原本就是,庄主卢俊义家里的家仆“燕小乙”。只不过是外形俊俏、善用弩箭,颇懂得几分相扑之术和曲艺之道。

但要是论到真功夫和行兵打仗,他完全排不上号。可是为啥他一介家仆就能,力压诸多梁山好汉,成为三十六天罡星之一呢?

而同为家仆的李固有和他相比,差在了哪些地方?

两人出场就彰显不同

佛教说,一心可善可恶、可恶可善。善恶如同难兄难弟,纠缠一体,但看因缘,有的向善,有的向恶。“义”表现在忠奸善恶的对立中。

作为仆人,自然也有善恶之分。有“义仆”,对应就有“恶仆”。

燕青和李固二人作为卢家的仆人,终日围绕在主人左右,都是主人的左膀右臂。可是,对比二人的行为,高下善恶立判。

正如作者所刻画的一样,为善的,忠肝义胆,为恶的背心欺主。

在《水浒传》中,燕青在第六十一回随着卢俊义的出场初次露面。他的形象被作者刻画的栩栩如生。

有一首词:“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燕青出场时,是这样介绍的:“这人是北京土居人氏,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的他大。……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

社会环境的存在和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对于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燕青就是如此。

这段文字开头就交待了,燕青的家世出身。他和卢俊义是主仆关系,燕青和许许多多丫环、仆人一样,依附于主人,受主人驱使。

当然,燕青和其它的奴仆相比,也有独特之处。

他天资聪慧,深得卢俊义赏识,跟随卢俊义学得一身本事,加上个人的聪明灵巧,他可以接触到社会之中的各个阶层。

并且与他们广泛交往,使得他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的深刻和了解,超出了一般的仆人。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他身上“义”的品质更为凸显。

李固,原本到东京投奔相识,未曾寻到,冻倒在卢家门口。卢员外救其性命后养在家中,见其勤谨,能写会算,就让他管理家中事务。

五年之内,升为了卢家都管,手下管理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手中掌握,可谓春风得意。

两相对比,“义”字凸显

对于燕青的“义”,我们可以在小说中很多场面和细节中看到,尤其是在李固的对比衬托下,更加将燕青的“义”凸显。

如开头,智多星吴用想要赚取卢俊义上梁山落草,因此,假扮算命先生设计给卢俊义算卦,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使得卢俊义要去泰安州躲灾。

卢俊义挑选管家李固跟随,我们看李固的表现是这样的:“小人近日有些脚气的症候,十分走不得多路。”

作为奴仆,听到主人命令,竟然还找借口推脱,更不要谈为了主人舍弃生命。李固的丑恶嘴脸显露无疑,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忘了自己冻倒在门外的经历。

而再看燕青:“小人靠主人福荫,学得些个棒法在身。……留下李都管看家,小人伏侍主人走一遭。”

燕青时时刻刻为主人着想,担心主人的安危,二者对比,谁对主人忠心,立马分晓。

当路过梁山泊地界,一声哨响下,李固就和两个当值的躲在车子底下叫苦。此时还是在主人身边,眼看着主人陷入险境,自己先缩作一团。

试想若等到主人落魄后,这样的仆人还不落井下石吗?当卢俊义中计,被掳上梁山逗留数日后。卢俊义

回到京城,遇到穷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只见他衣衫褴褛,穷困潦倒,早已失去了昔日的俊俏模样,看着卢俊义,伏地便哭。

燕青告诉卢俊义:“自从主人去后,不过半月,他已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违拗,将房私,尽行封了一应衣物尽兴夺了,……若入城中,必中圈套!”

这些原本就是实际情况,但是卢俊义却置若罔闻,根本不相信燕青的话。

为了主人,燕青更是直接明白的说出:“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

燕青此时的话语,丝毫没有回避任何东西,他并不是口不择言,而是想让卢俊义清醒的认识到现实。

可是还是招来了,卢俊义的辱骂和踢打。

再看李固,卢俊义奔入城中,径直走入院内。李固慌忙上前迎接,在安排饭食的同时,偷偷去报官。

当卢俊义刚举起筷子的时候,只见得二三百个做公的衙役破门而入,将其捉住,使得他惊诧不已。

在大堂之上,卢俊义和李固、贾氏的对质,李固更是上下使钱,妄图屈打成招。作为仆人的李固,狼子野心,霸占家产、主母,不仁不义的行为,人人恨之。

在主人发达时,倚仗权势,欺小凌弱,利用职位之便,中饱私囊;当主人落魄时,背信欺主,丧尽天良。

而燕青并没有选择离开,选择守候和跟随。他终日在府外徘徊等待,就为了让主人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内心的“义”。

当卢俊义被押入牢中后,燕青在外边每天是要靠乞讨度日的,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了下顿,每当讨要来吃的东西,就立刻送往牢房,深怕主人挨饿。

文中写道:“节级哥哥,……小人城外叫化得这半罐子饭,权与主人充饥。节级哥哥,怎地做个方便。”讲话的时候,更是流泪不止。

而反过来,看看另一仆人李固,先是收买蔡福,希望在牢中将卢俊义害死,后因干涉未能如愿。于是,在卢俊义充军发配时,又买通董超、薛霸,要他们在路途中杀了卢俊义。

文中这样来刻画了其丑恶的嘴脸:“实不相瞒,卢员外是我仇家……就僻静去处结果了他性命…….”

就在二人正要动手的时候,又是燕青担心主人的安危,用弩箭结果了欲杀害卢俊义的董超、薛霸,最终救卢俊义上了梁山。

李固作为奴仆,想尽办法要加害主人;燕青作为奴仆,千方百计的照顾营救主人,同为奴仆,善恶立判,燕青对于卢俊义的“义”让人感到佩服。

燕青上梁山后对卢俊义的忠

宋江在平定王庆的时候,卢俊义率一路兵马攻打西京,屯扎在伊阙山的空谷之中。

此时,敌人差人前来救援,燕青劝卢俊义不要亲自临阵,卢俊义没有听从。燕青道:“若是主人决意要行,乞拨五百步兵,与小人自去行事。”

卢俊义笑道:“小乙,你待要怎么?”燕青道:“主人勿管,只拨与小人便了。”卢俊义道:“便拨与

你,看你做出甚事来!”

最终,也正是凭借燕青的先见之明,使得卢俊义的两万多士兵在敌人的火攻中得以保全。

在这里,燕青始终称呼卢俊义主人,并且随时保护主人的安危,他并没有因为自身地位的改变而失去自己内心的“义”。

方腊平定后,梁山军马班师回京,论功行赏。而此时,燕青私自来劝主人一同归隐,卢俊义不解,认为正是功成名就之时,正要图个衣锦还乡,封妻荫子。

燕青说道:“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里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临祸到头难走。”

而卢俊义并未听其劝告,最终也证明了燕青的话语。卢俊义失足跌入河中而亡。

何谓“义”,当卢俊义受难之时,他不离不弃,义无反顾的营救帮助,此乃忠义;

当上了梁山后,虽然地位身份发生了改变,但他仍时时忧虑卢俊义的安危,此乃仗义;

当平定方腊后,他规劝卢俊义一起归隐,此乃仁义。

燕青作为“义仆”,为了报答卢俊义的恩情,出于自己内心的“义”,他义无反顾的跟随主人,他选择的是遵守内心的道义,不求名利,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那份操守。

后记

也许,燕青单独拎出来不足以上榜天罡星,但是他作为卢俊义最核心的心腹,也是卢俊义小集团的关键人物,自然是有理由位列末尾的。

最关键的还是,在他身上将忠义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就算是放眼整个水浒108将中,也是少有的存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