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中全 张美欣

□ 本报通讯员 李红岩

近年来,“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已成为吉林省公安机关重点工作之一。松原市长岭县公安局纵观全县治安态势,切实将“两个融合”工作放到重中之重,务求把“两个融合”工作落实、干细,作出“融合”后应当凸显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非常感谢民警的热心帮助,我现在已经顺利入职了!”居民汪先生激动地说。

原来,汪先生是海青乡居民,近期经人介绍到内蒙古自治区某企业应聘,在笔试、面试及技能测试均成功通过后,企业入职要求的“无前科劣迹证明”却无法提供。当时已是应聘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如果再不能提供,之前的努力将全部白费。

此时,如果向汪先生应聘的企业邮寄纸质版无前科劣迹证明已来不及。经办民辅警便立即现场连线汪先生,告知其立即登录“松原市公安便民服务平台”进行在线办理。但汪先生并未在线办理过此类证明,疏于网络操作,民辅警就耐心指导其操作每一步流程。经民辅警用两部手机远程视频演示,汪先生逐步学会申请方法,仅仅用时五分钟,就拿到了电子版的无前科劣迹证明,并及时上交到应聘企业顺利入职。

这件事是长岭县“两个融合”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推动“两个融合”,长岭县公安局海青派出所多措并举,为居民办理了一系列实事。

前不久,长岭县北正镇派出所持续落实“两个融合”工作,结合近期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情况,将“护学岗”作为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囤警街面,保证高峰期“护学岗”警力集中、到位。

“校园周边复杂地点治安巡逻是重中之重。”北正镇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全力确保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并适时对校园周边的可疑人员、可疑车辆进行主动盘查,预防各类案事件发生,切实增强了校园师生的安全感,确保了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派出所还开展了联合执勤。巡逻队员联合学校老师,对学校主要路口的交通进行持续疏导,维护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期间道路交通安全。

通过“护学岗”工作,辖区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明显改观,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有效提升,切实筑牢了校园安全防范屏障。在此工作中,派出所民辅警多次受到学生家长点赞,因化解矛盾纠纷、成功处置案事件荣获多面锦旗。

近日,光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蒙古屯到光明乡街里的国道上躺着一位老太太,路上车辆来往密集,情况十分危险。值班民警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将正在路上爬行的老人就近安全带至村屯警务室,安抚情绪的同时,及时为其提供食物和水补充能量。

经询问,老人自述已说不清家住哪里,只记得自己和儿子姓名。值班民警根据老人提供的十分有限的信息,立即展开了调查。经过警民合力和多警种联动,几个小时后成功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

在行动中,光明派出所以入户信息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主动上门服务等工作形式为基础,聚焦群众关切,围绕地方安宁,用真心、真意、真情,架起了警民“连心桥”。

“我们依托‘警地融合’‘警民融合’的坚实基础,将继续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时刻将群众安危放在心上,扎根‘融’入基层,奋力向前、敢于担当,为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美丽家园贡献源源不断的公安力量。”长岭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张大为说。(刘中全 张美欣 李红岩)

(法治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