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工人的职业需求即将撑起一个IPO。

5月20日,优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优蓝国际”)宣布,与公开交易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简称“Disstoken”)签订了最终的业务合并协议。

合并后的公司将被命名为优蓝集团,并将继续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YOUL”。交易预计最快将于2024年11月完成。

优蓝国际成立于2014年,是蓝领人才综合服务商,主要业务为职业教育服务、人才招聘服务、雇员管理服务及市场服务四大板块。

翻开优蓝国际的招股书,一名普通人的创业成功故事徐徐展开。

创始人王云雷曾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任教8年之后进入国企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奋斗成为人力资源高管,2008年王云雷再次辞职创业。2014年,王云雷决定向互联网转型,打造中国蓝领服务平台——优蓝网。同年,优蓝国际也正式成立。

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提到,在我国7.47亿就业人口中,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人,占比超过53%。

优蓝国际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人才素质,提高蓝领人才供给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科技提升服务效率,提升蓝领人才匹配效率,实现了蓝领和技能型人才的结构化供应和定制化培养。

根据招股书,优蓝国际先后完成了A轮、B轮、B+轮、C轮、C+轮共五轮融资,吸引了包括新东方产业基金、三七互娱、远洋资本等机构在内的知名投资方关注。

在2021年6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优蓝国际的估值为33亿元人民币。优蓝国际在招股书中表示,以6.7亿元的年营收计算,该公司已经成为市场上最大的蓝领终身服务平台。

2022年年底,优蓝国际正式向港交所发起冲刺,拟借助资本市场扩展职业教育板块。

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优蓝国际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65亿元、6.36亿元和7.38亿元。2022年上半年,优蓝国际实现收入3.04亿元,同比下降了21.51%。

从收入结构来看,雇员管理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至2021年,优蓝国际雇员管理服务收入分别为6.1亿元、5.4亿元、5.6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7%、84.9%、77.1%。2022年上半年,雇员管理服务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至67.8%。

在优蓝国际的背后,蓝领教育服务是一门好生意吗。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收入计,中国蓝领终身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人民币7,113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11,903亿元,2016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8%,预计于2026年将达人民币22,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3%。

不过,优蓝国际所处的是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市场环境。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1年前五大蓝领终身服务平台合计仅约占中国蓝领终身服务市场的0.2%。在市场高度分散且竞争对手众多的情况下,优蓝国际需要进一步搭建自身的护城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