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精良的古装剧中,看剧之余我们除了嗑男女主的糖,就是欣赏女主和女配们各式各样的华美衣裳。
       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在千百年前的古代,贵族小姐们依旧追求着时尚穿搭和精致妆容。


       在层出不穷的古装剧中,一个又一个古色古香的美人身穿拖尾华服,长长的裙摆铺地,上面绣满精致花纹,行走间,裙摆逶迤。
       而我们在欣赏好看的衣服时,也不禁思考这么长的拖地裙摆脏了该怎么清理呀。一天换一身也换不过来呀。


       在现代我们还有洗衣机可以解放双手,再不济现代的洗衣液、洗衣粉、洗衣凝珠各种洗护类产品层出不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弄脏衣服了。
       但在皂角都是稀缺物品的古代,他们又该如何保留这份美丽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不是谁都有资格穿拖尾长裙的,士农工商,只有排在第一阶层的“士”才有此殊荣。
       而其他人,无论是富可敌国的商贾,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都不能逾制,穿这样华贵的拖尾长裙。


       一旦有人逾制,便会直接面临着残酷惩罚,不仅会被定罪为违反礼制、觊觎皇权,面临着掉脑袋的风险,更有甚者会连累自己的家族,被株连九族。
       就像《如懿传》里的如懿有一天穿了绣有万花之王的姚黄牡丹的旗装去拜见皇后,结果被嘉妃摆了一道,不得不面对皇后的冷眼。


       看这穿错衣服的惩罚,连贵为皇帝嫔妃的如懿都没法避免,更别提身为百姓的普通人了。
       就算没有礼制约束和等级规范,普通人也穿不起呀,一寸布一寸金,被赋税压得传不过去的贫苦百姓只能穿棉麻制成了短打,不仅便宜还方便劳作。


       没有补丁的短打就是他们最体面的衣服了,那拖尾华裙属实是他们不配了。
       而就连皇室贵族们也不是天天都穿得如此繁复华贵,不是拖尾长裙穿不起,而是实在是没必要,过长的拖尾实在太不方便了。


       试想贵女们在曲水流觞时对诗喝酒,好不快活,结果一个不小心踩到裙摆,那可真是故事变事故了,不仅分分钟登上贵女热搜,还得喜提风寒闭关休养。
       再试想万一碰到敌蜜,想让对方出洋相踩她的拖尾裙摆就好了,绝对会让对方一个倒仰,轻微脑震荡没跑了。这样看来这种美丽的代价实在是不可避免,层出不穷的。


       所以在古代,带有长长拖尾的衣裙就相当于现在红毯上女星穿的大牌礼服,只有在册封、祭祀等大典上才会拿出来穿一穿,而用料越名贵、裙摆越长、花纹越繁复,越能彰显其名贵的身份地位。
       而和现在女明星只穿一次的大牌礼服不同,一年穿不两次的命妇朝裙那是仅此一件,可不是他们平时穿一件扔一件的常服。


       那可是皇宫出品,其工艺之复杂、材料之名贵自是不用说,古代妃嫔们都得给这身衣服配个宫女。
       更别提宫外的贵族命妇小姐们那更是恨不得将衣服供起来,悉心打理,时不时还得擦一擦晾一晾,熏一熏香,这身衣服可是要在百年之后跟着自己入土的“枕边之物”。


       总有人担心衣裙长长的古代人们会弄脏裙摆,拜托贵族小姐们家里不是平整石砖地就是铺地毯,出门不是坐轿就是乘车,下了车还有侍女专门为她提裙摆。
       而且以他们奢侈程度也实在没必要为了弄脏裙摆而感到烦忧,是马球不好玩?还是东街的花灯不好看?还是诗会不够带派?居然有时间为了此等小事烦忧。


       至于大典上那身尊贵拖尾华服,入殿前那自然是身后的侍女时时刻刻为主子小心提着裙摆,入殿后那皇家锃光瓦亮的青石地板上铺着华美的地毯,担心裙摆弄脏实在是太过杞人忧天。
       而至于衣物清洁打理工作那也是古人自有妙计,古代最为常见的洗衣方式就是将衣服浸水,再用棒槌敲打,通过这样“暴力洗衣”从而实现衣服的洁净。


       但这些价值不菲的华服自然不能如此粗暴对待了,这些衣服上往往嵌满了华美的珠宝,若是你一个不小心敲碎了一颗珠子,那你估计也要和你的脑袋saygoodbye了。
       而“水洗”不成就只能“干洗”喽。专门打理服饰的侍女们会先将主子们脱下来的衣服仔仔细细地掸一遍,保证没有一丝灰尘后放进专门的箱子里。


       一般这种木箱的材质都不一般,用极为珍贵的木料制成,不仅不能出现潮湿情况,还带有特殊的幽香。衣物放进去不仅清清爽爽,还自带熏香,简直是一箱两用,不亦乐乎。
       古代人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居然想出了这种独特的“干洗”方式。就算主子实在不小心穿脏了衣服,下人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得将污垢消消乐。


       所以贵人们从不担心衣物整洁问题,毕竟他们下面有一大堆为了他们的美丽负重前行,而他们只需要岁月静好就好啦。
       除了这些极尽奢华且象征身份意义的华服外,这些皇室贵族其他的衣服更是不用太过计较。


       他们那些由名贵丝绸制成的衣裙也不能轻易过水,一旦勾丝变形那衣服基本上是废了,所以他们穿脏了便丢在一旁,或是打赏下人或是直接扔掉。
       而一些贵族小姐们去参加宴会,一般除了身上穿的衣裙外,他们都会另外再带一两身衣服,不是要在宴会主办方家留宿,而是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一般宴会赏赏花喝喝茶,也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但禁不住人有三急呀,就算你是尊贵的皇帝老儿也有上厕所的需求呢。
       而古代皇室贵族们为了让防止衣物染上不该有气味,所以会在如厕后更衣,这样古代茅房便成了奇迹暖暖小游戏,进去一个清冷独绝的仙女姐姐,出来就是红衣飒爽大美人。


       就这样他们便实现了穿一件扔一件的“穿衣自由”,而替他们担心起衣物整洁的我们被贫穷限制想象,活像一个joker。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奢靡的,例如大名鼎鼎的汉子皇帝雍正,他就曾为龙袍褪色而苦恼。


       作为君主,各式各样的龙袍自然数不胜数,据记载清朝负责做龙袍得就有三千人,至于皇帝的衣橱究竟有多大,这就要展开你贫瘠的想象了。
       但雍正作为历史上出了名的勤俭务实派君王,他的龙袍自然也是循环利用的,这不仅可以被树立成全国典型,拜托连龙袍都水洗,你的衣裙比龙袍都高贵?还会充分彰显他勤俭节约的明君风范。


       但归根到底龙袍掉色这事都能在紫禁城热搜上霸榜一年,这别的衣服咱先不提,龙袍洗掉色这事该拿谁是问呢?究竟是谁进的货?皇帝该怎么维权呢?
       在古代皇室贵族“服浣濯之衣”甚至会被扣上勤俭节约的美德桂冠,所以有些贵族小姐便会穿上洗过的衣服招摇过市,以此展示她们的贤惠勤俭。


       更有“服浣濯之衣者”会在青史留名,其中杰出代表就是唐代的长孙皇后以后清代的富察皇后,两人都曾在史书上留下勤俭的美名。
       而最凸显其美名的就是戴简朴的首饰、穿浆洗过的衣服,毕竟贵为皇后之尊的她们实在没有必要考虑衣物清洗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两位皇后的衣裙我们不难看出各个朝代服饰的不同,尤其是裙摆的长度,相比于富察皇后的旗装,长孙皇后的常服裙摆就要长得多了。
       自宋元之后,女子的衣袍便不再拖地了,我们也不用被形形色色古装剧所误导,与其担心古代贵族小姐的长裙摆弄脏了怎么办,不如替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担心一下来年的赋税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