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往往是最能“打”的群体,是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通过众多上市公司的年度成绩单,能窥见一个区域“经济大盘”的发展轨迹。

5月,A股2023年年报披露落下帷幕,146家上市湘企悉数公布成绩单。

过去一年,湖南新增7家上市公司,天润数娱遗憾退市,到2023年末,上市湘企数量达到146家,位居中部六省第二。

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146家上市湘企过去一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9249亿元,净利润合计约490亿元,在湖南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进程中积极担当作为。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上市湘企带着创新与发展的命题前行,2023年共有104家上市湘企实现盈利,占比超七成。其中7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51家公司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营收稳定 前十名门槛涨至200亿

从年度营收数字可以判断企业规模的大小,更能直接了解上市公司主业发展情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上市湘企依旧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3年,湖南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合计约9249亿元,较2022年的8880亿元增加了369亿元,整体稳步上升。

纵观2023年146家上市湘企的营收榜单,有21家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年营收前十的门槛已提升至200亿元。

连续6年坐拥千亿营收的湖南省属最大国企华菱钢铁,2023年实现营收1638.97亿元。

这一年钢铁行业承压前行,华菱钢铁营收虽较2022年度有所下滑,但作为湖南唯一一家年营收过千亿元的上市湘企,其年营收近乎是第2名至第5名这4家上市公司的营收总和。

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需求逐步回暖、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蓝思科技2023年实现营收544.9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位列上市湘企第二。

中联重科2023年实现营收470.75亿元,同比增长13.08%,其境外收入高达179.05亿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中联重科一举反超湖南裕能,成为营收“探花”。

唐人神、长沙银行、湖南黄金这三位“优等生”老面孔,分列第五、六、七名。

其中,长沙银行资产规模达10200.33亿元,成为湖南首家万亿级法人银行。

益丰药房和老百姓两家本土连锁药房,分别锁定榜单第八、第九名的位置。

中国中车旗下的时代电气,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0.88%,成为营业收入前十强的唯一“新面孔”,排名第十。

从行业分布来看,湖南上市公司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传媒、医药生物等领域形成了优势产业。过去一年,这群“优等生”们火力全开,营收表现坚挺。

上市湘企的营收数据,也映照了湖南“经济大盘”的稳中求进。

赚钱能力基本持平 分红更有诚意

相比营收,投资者可能更为关心企业一年到头究竟赚了多少钱。

过去一年,146家上市湘企合计赚了约490亿元。

但各大上市湘企盈利能力各有差异,谈及“净利润”实则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揣着“钱袋子”的金融类企业,在上市湘企的净利润榜单上表现依旧优秀。

2023年,长沙银行实现净利润74.63亿元,以9.57%的增速再次成为“最赚钱”的上市湘企。此外,五矿资本及方正证券也位居净利润榜单前十。

营收第一的华菱钢铁,2023年的净利润虽同比减少20.38%,但仍以50.79亿元位居上市湘企净利榜单的“榜眼”。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净利润前十榜单的两张“新面孔”均是传媒股。

芒果超媒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0.73%,达到35.56亿元,跃升至上市湘企净利润第三名。

出版传媒龙头中南传媒,在业内有着“能吃辣会出书”的美誉,年均出版图书1万余种,新书3000余种,2023年度市场动销约37000种。过去一年,中南传媒实现净利润18.55亿元,成为上市湘企净利润前十榜单中的“新晋黑马”。

全年盈利超10亿元的还有中联重科、爱尔眼科、时代电气、蓝思科技、旗滨集团、安克创新、铁建重工、湖南裕能、益丰药房共计15家企业。

截至目前,共有89家上市湘企公布了分红计划,占比超6成。

其中,来自新兴产业的安克创新出手最为阔气,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

湖南传统食品加工产业的代表盐津铺子则一贯心系投资者,拟每10股现金分红15元(含税),每10股转增4股。

4月30日上交所就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业务规则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此次规则修订引入现金分红不达标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措施。

规则正式实施后,将会推动更多公司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A股“铁公鸡”将会越来越少。

分红力度的加大,既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入市热情,也是财富的再分配。股民们分红更多,也有利于促消费。

“研”值亮眼 新质生产力正在拔节

建设一流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科技实力作支撑。

2月28日晚,威胜信息披露2023年度业绩报告,公司研发费用2.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22%,同比增长14.57%。报告期内新增专利64项。

上市湘企2023年报季大幕就此开启,有关“研发投入”的第一枪就打得响亮。

过去一年,湘股的研发费用累计超过340亿元,共有17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0%,创业板和科创板湘股的“研”值格外亮眼。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上市湘企的共识。

在研发上最舍得投入的上市湘企是麒麟信安,从这家专注于操作系统、云计算及信息安全产品的企业,“耐心资本”潜质明显。

尽管其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59.18%,但基于对行业及未来发展的信心,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26.0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更是高达49.93%。

GPU是一种复杂的高端芯片,有着高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相比于像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我国芯片行业尚在追赶阶段。

国产GPU龙头景嘉微正不断突破技术封锁,进行自主研发。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3.3亿元,同比增长6%,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6.44%。

铁建重工构建施工重器,自主研制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下线;时代电气IGBT治氢电源首秀,助力全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制氢……

以实绩论英雄,回望2023年,上市湘企科技创新可谓捷报频传。2024年,上市湘企还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跑出更迅捷、更有力的步伐。

对于企业而言,成色与“研”值往往是一种正向循环的关系。

企业发展得越好,才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提升“研”值,而“研”值越高,往往更能淬炼企业的成色。

也就是说,今天上市湘企的“研”值,或许就是他们明天的成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