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初一,郭荣正式任命宰相李穀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以以忠武军节度使史彦超为副部署,率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位将领,三万名龙捷、虎捷禁兵出征南唐。

李穀的前军才进入南唐境内,便消灭了南唐吴廷绍率领的三千唐军,十二月十日,顺利进抵寿州城下,又在寿州城东的山口镇击溃了唐军一千多人,随后,又在上窑(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上窑镇)再次击败唐军一千多人。 郭荣收到这一连串的捷报,不再犹豫,下诏尽提马步三军,领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等一班大将御驾亲征淮南。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初八,汴梁城内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三万名顶盔带甲的禁卫军将士,齐刷刷地在演武场排好阵形,待命出征。 瑞雪纷飞,将士们一个个目光坚毅,神情沉着, 奉命留守京城的镇安军节度使向训、彰信军节度使韩通和开封府尹王朴,率领着文武百官站在右掖门前等候着恭送皇帝御驾亲征。 而前一天,郭荣连下了两道圣旨,一是大赦天下,一是永不加赋。这两道圣旨,使京城百姓无不感激涕零。 今天,百姓们听说皇上要冲风冒雪,远征淮南,纷纷拥上街头,提上花烛,等候着恭送皇上,瞻仰御驾出征的雄壮军威。 午时正刻,随着一阵悠扬的钟鼓乐声,五凤楼下,响起震天动地的大炮声。一队队举着龙旗。宝幡的内侍从午门走了出来。 随后,又有二十一队羽林军列成方队,威风凛凛地走过。 这才见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三位随驾出征的大将骑着高头大马,戎装佩剑,率领一队御前侍卫走了出来。 大家都知道,皇上就要出来了,现场瞬时沸腾了。 也正在这时,号角震天响,军乐队奏起了雄壮的军歌。向训、韩通和王朴率领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扬尘舞拜,山呼万岁。 三万铁甲军士,也同时发出了山呼海啸似的喊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这一片欢呼声中,郭荣出现了,他头顶金盔,豹尾饰甲,宽大的披风下,是一身明黄鲜亮的龙袍。腰间扎着一条镶金饰红、宝石闪光的玉带。只见他手按宝剑,迈着沉稳的步伐,翻身上了一匹雪白的御马,漆黑的浓眉下一对明亮的眼睛,在白雪映照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精神。 郭荣看着现场严整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的心里,充满了豪情,充满了自信。他轻轻地举起手来,向三军致意。 整个演武场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只有漫天飘洒的大雪,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将士们!江南唐国诈称唐朝李氏苗裔,窃位称帝,乃是伪朝伪邦,我大周怜悯淮南百姓生计艰难,准许过境进行粮食交易,但江南唐国主却将淮南百姓的救命粮据为己有。周不负唐,唐实负周。其又勾结契丹、河东,企图南北夹击我大周,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朕亲统三军讨此奸邦,愿上苍佑我,旗开得胜!”说着,从腰间箭中,抽出一支镶金的雕翎箭来,“啪”的一声,撅为两段:“有临阵怯敌,不遵号令贻误军机者,犹如此箭!” 三万誓师的军士,一齐大呼道:“上苍佑我,旗开得胜!” 殿前军都虞候赵匡胤跃马而出,大喊一声:“出发!” 于是鼓乐又作,大军浩浩荡荡开出,直赴前线。 然而,郭荣对形势的判断还是过于乐观了,没等他到达前线,败讯已一个接一个传来。 原来,镇守寿州城的乃是南唐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此人乃是将门之后,其父刘金,乃最早追随杨行密起事的三十六英雄之一,其本人武艺高强、熟读韬略,面对周军的强大攻势,不慌不忙,把寿州城守得固若金汤。

李穀或诱其出战,或驱难民以先登,或挖地道以入,或乘夜强攻,或泄濠水以渡……大凡攻城之计全部用尽,均被刘仁瞻却一一化解,攻了将近两个月,寿州城仍自岿然不动。 虽说南唐主暗臣佞,但唐主李璟也不至于眼看着敌国攻至国门而无动于衷。他已先郭荣一步命大将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另以奉化(治在江州)节度使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共率四万大军,分为两路来援救寿州。 郭荣才到圉镇,就收到了李穀从寿州撤军的消息,不由大失所望。 御驾既出,不可轻回。 正月十三日,郭荣抵达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赵匡胤提醒他:“李穀仓皇撤军,敌军必定尾随,从身后掩杀,垂垂危矣。” 郭荣矍然一惊,说道:“若非将军提醒,我士卒死伤定多。”急命李重进率军火速前行,与李穀会师。 李重进来援及时,将自来远镇(今安徽寿县西南,位于淮河东岸)追杀李穀的刘彦贞所部南唐援军主力彻底打败,斩杀刘彦贞,擒获其手下大将咸师朗,缴获器械、兵甲达三十多万件。

周军的颓势一下子又扭转过来了。 而刘彦贞的阵亡,使得江南唐国上下一片惊慌失措,寿州一带的百姓纷纷入城躲避,前来赴援的皇甫晖和监姚凤在恐惧之下,退守清流关(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北),与镇守在寿州东北一百里外的涂山大营遥相响应。(以上为覃仕勇长篇历史小说《功夫皇帝赵匡胤》节选,欲知上下文内容,请到专栏阅读全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