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千禧之年,美国《华尔街日报》评选了过去一千年全世界最富有的五十个人,在其中有六个中国人上榜: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这六个人里面,只有伍秉鉴一个真正的商人,其他五个人都是依靠权力获得的财富,可以说,中国唯一公认的世界级首富只有伍秉鉴。

伍敦元,原名秉鉴,字成之、号平湖。鸦片战争前后是广东十三行怡和行行主身价2800万两白银,怡和行独家垄断了与英国贸易,他在嘉庆十四年成为十三行的总商,为此他获得三品顶戴,并靠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走私成巨富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伍秉鉴却是它最大的债权人。实际上伍秉鉴就是现在所说的买办。

满清初期实行海禁。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下令废除“迁界令”,由朝廷垄断的海外贸易向沿海百姓开放。随后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等几个开放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和征收关税的机构。官府特许的商人团体作为买卖的中间商(行商)成为外国人与中国内地商贩和商品的链接通道。清乾隆五十七年,发生戛尔尼事件以后,乾隆就下令关闭了除广州以外的其他三个海关。广州十三行作为唯一官方对外贸易的机构,开始大赚特赚,伍秉鉴就此崛起。

在当时的广州,主要经营广州外贸的有十三家商业团体,名为广州十三行。他们独家垄断的了对外贸易(13行并不是一个定数,),海关对外国的货物收取2%-4%的货税,以及480—1120两不等的船舶管理费,如果与洋人的交易绕过十三行,均被认为是走私。如此一来,清政府直接从十三行收税,行商越肥,清政府收的税也就越高。十三行和粤海关也就有个别称“天子南库”。

十三行商在清代的对外贸易活动中举足轻重,因为行商由政府指定,属半官半商性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做外商的代理人,同时还负有约束和监视外商的责任,有时也代表政府向外商传达有关官方的文件和政策。十三行商是外国资本主义商人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中介人,说白了就是朝廷规定某些专门商人替清政府来跟外国人进行贸易,而且是在“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时候中国跟外国进行贸易的唯一场地。

除了民间贸易,广州十三行还为皇宫提供了大量的珍奇洋货,时称“采办官物”。其中多为西洋新奇事物,十三行的商人根据内务府的具体要求,按照内廷出具的式样逐件采买,分别由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和粤海关监督每年进献四次。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伍秉鉴一生,你很有可能认为伍秉鉴是一个穿越者,在道光时期中国人还不知道是保险,证券是什么玩意的时候,伍秉鉴已经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伍秉鉴已经就是美国人名副其实的天使投资人。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伍秉鉴不过是十三行的其中一家。

伍秉鉴从他的父亲伍国莹开始,就已经参与对外贸易。乾隆四十八年,伍国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了怡和行,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商名叫“浩官”。以卖茶叶发家,偶尔卖些丝绸瓷器,该商名一直为其子孙所沿用,成为19世纪前期国际商界一个响亮的名字,嘉庆六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随后伍秉鉴顺便投资国外巨额利润的行业,再放贷给欧美贸易公司。当然其他十二商行,也是同样操作。于是,全世界的银元金币,源源不断地流进广州十三行。

无尽的财富,也造就了十三行的富商们奢靡无比的吃穿用度。就在广州市中心的珠江之岸,坐落着伍秉鉴的豪华宅院。玉楼金阁,曲径通幽,华丽程度远超《红楼梦》的大观园。这实际上也是满清最后的繁华,帝国的最后一抹余晖。

伍秉鉴真的是一个天生的商人,他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茶园、店铺等,当1824年美国人罗素在广州成立的旗昌洋行,是伍秉鉴的生意伙伴,通过经营丝绸、茶叶和鸦片,迅速成为美国在华最大贸易商。1837年,16岁的美国人约翰·默里·福布斯来到广州闯世界,他贩过茶叶、鸦片,但最大的收获是认了个干爹,这个干爹就是伍秉鉴。伍秉鉴与旗昌洋行签订合同,将大笔资金投资美国实业,条件是每年利息要支付给他的后裔。

约翰·福布斯由此成为旗昌洋行的股东。伍秉鉴晚年病逝前,他将财产交给义子福布斯打理,福布斯用这笔财富投资经营,成了美国铁路大王。晋身波士顿名门望族之列。后来又代表伍氏家族投资美国密歇根中央铁路、柏林敦和密苏里河铁路,并成立了美国股票投资公司,投资阿尔巴尼和波士顿矿业公司。福布斯因此成为美国“铁路大王”,晋身波士顿名门望族之列。

当全世界人都想探索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而中国人也想开眼看世界时,广州十三行成了唯一的通道。在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兵船围攻广州城, 洋行众商出面疏通调停, 促成交战双方和谈与英国撤兵。只是,处于风雨飘摇的帝国下的十三行,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见识,也无法扭转帝国的衰败。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获取中国白银,打开中国的市场,于是就将鸦片这种毒品中国贩卖给中国。但在官府严密监督下的十三行商没人敢沾鸦片。但在巨大利润面前,伍秉鉴主动配合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贩卖毒品,成为最大的经销商,而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白银外流、人民疲态、吏治腐败、军纪败坏,清王朝一时危机四伏。

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奉命开始查禁鸦片,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林则徐虎门硝烟销毁的鸦片中大部分都是沙逊家族的。而沙逊家族利用鸦片赚取的巨额财富创办了汇丰银行,在远东第一大城市成为首屈一指的豪富。也必须指出的,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伍秉鉴贩卖鸦片,后世认定伍秉鉴贩卖鸦片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为了自证清白,伍秉鉴派儿子将从外商那里缴获的1037箱鸦片交给林则徐,这让当时人们确信伍家与英商勾结。

但鸦片战争前夕,伍秉鉴捐资修建炮台和战船,仍没挡住战争中清军的颓势。为了换取英国人不进广州城,清军交赔款 600 万两白银。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十三行,伍秉鉴一人就出了110万两白银。而伍秉鉴被冠上“汉奸”的名声,因为富可敌国而丧失尊严。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清廷向英国赔偿鸦片、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朝廷自然不愿掏银子,再次将手伸向十三行。被掏空家底伍秉鉴顿时气绝身亡清朝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 向例全归额设行商承办, 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同例, 凡有英商等赴各国贸易者, 无论与何商交易, 均听其便。”这一规定的订立,标志着十三行对外贸易垄断地位的丧失。

当后来两次鸦片战争搜刮干净十三行的财富后,这个繁荣了一个多世纪的贸易港口,被炮火化为灰烬。实际上,十三行不过是一个帝国的财富神话和虚假盛世的背影。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