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个国家都经历过落魄的时期,无论是现在发展得多么的强大,在追开始的那段日子一定是黑暗无光的。我们中国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落魄时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就像是噩梦一样令人无法直视。在那段日子里,我们国内就像腐烂的仙人球,虽然外边看上去光鲜亮丽,但是内在的部分已经腐烂。虽然那时候许多国外的游客觉得中国仍然是超级大国,国内的情况也应该是繁荣昌盛,但是当他们来到那时候的中国后,严重的景象却是那般的触目惊心。

晚清时期,中国最不堪回首的噩梦 这个黑暗无光的日子,就是我们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时代。其实中国大清朝建国之后,也一度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王朝,各行各业朝气蓬勃,实力雄厚,寸土寸金。但是到了晚清,因为慈禧掌权只顾自己作乐,不顾国家兴亡,才导致晚清的哀声遍野。曾经就有一个美国的记者来到中国想要拍摄一些中国美好的照片,但是来到之后映入眼眸的场景却没有那么的美好。 街道上的女人们纷纷站在家门口看着这个洋人,因为从来没有见过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所以妇女们对这个洋人很感兴趣。同样的,这个美国人对妇女的三寸金莲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们的脚被用布裹到骨折变形,以至于无法走路,只能依靠拄着木拐杖来进行艰难的行走。远处看去,他们的腿就像两根木头杵在地上。

城墙上的人头和筐子里的尸首 在这个美国人来中国的这段时期,恰巧赶上那时候的义和团运动。当时,闹得最厉害的一些拳民,因为对清政府挑衅兴事,被当朝圣母皇太后慈禧知道了之后,就被下令斩首示众了。这些拳民被砍头还不算结束,他们的头颅被挂在了城墙上,尸体被放进了竹筐里。路过的百姓都能够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人们纷纷绕着城墙走,生怕会得罪城墙边的守卫。 那时候,美国人给这幅场景拍了照片,带回了他的国家,照片上的人头因为腐烂而变得轻盈,风一吹在城墙上摇摇晃晃,场面十分惊悚恐怖。这还只是从照片上看到的景象,仅仅是黑白照片就能把当时的情况展现的如此骇人,如果在现场看到的话,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恐怖场面。可见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的残忍霸道。

船工的食物令人作呕 来到中国的美国人还拍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有两个船工正在吃饭。要知道,船工中最小的年龄仅有十七岁,而他却需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去养活一家人。按道理来说吃饭是一件让人非常享受的过程,但是照片上的船工却一脸的愁容,眉头紧锁、龇牙咧嘴。纳闷的美国人过去看了一眼船工的饭菜,从此再也不吃这类东西了。 饭菜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反尔是一些难以下咽的东西。船工因为要赶工,所以来不及吃饭,只能够把动物内脏和烂菜一起放到锅里煮熟吃。这些动物的内脏大都已经腐烂发臭,所以为了能够下咽只能够往锅里加入大量的辣椒。这种食物在被美国人看到之后,当场就吐了。从此这个美国人再也不吃动物的内脏了,甚至看到动物的内脏都会想到此时的场景。

温馨画面寥寥无几,仅在宫中才能得见 其实除了街头和码头上拍到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照片,那时候有些地方也是能够感受到一丝丝的温馨的。当然这无法从民间看得到,要看到也只能去到一些王公贵族家庭中。那时候的王公贵族奢淫无度,只知道自己享受快乐而不管百姓的死活,所以他们的脸上能够看到贪图享乐的放荡的笑容,而这种笑容的背后,又是怎样的难堪呢。 除了王公贵族的家里,能欣赏的也就仅剩下建筑物了。要说建筑物就不得不说一下中国当时的天下第一园,圆明园。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在圆明园门口留下了珍贵的一张照片,虽然这张照片只是在圆明园的门口拍摄的,但是从这张照片上仍然能看到当时的一些信息,例如圆明园的建造工艺,圆明园建筑的恢弘,圆明园是多么的珍贵等等。

民间的乐趣,也就评书能够吸引人了 其实这个美国人也踏足了中国当时的许多地方,了解了许多民间的事情。在这个美国人看来,民间还是有一些东西比较好玩的。有杂技、斗鸡等等,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民间的评书了。评书是当时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娱乐项目,类似于现在的综艺节目。许多人围着一个说书人,听得津津有味,评书讲到高潮的时候也有人喝彩叫好。 据了解,美国人说评书是他在中国唯一能够感受到快乐气息的项目,评书的内容有很多,大多数都是通过文言文来表述的,所以美国人无法听懂具体的内容是什么。但是看到人们能为说书人喝彩呐喊,美国人也仿佛加入到了其中去。一张桌子,一条木凳,一个说书人,一群听众,一下午的时光。这是在中国能体验到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结语 现在的宫廷剧中,宫女皇帝光鲜亮丽,宫外也是热闹非凡,许多贵族小姐甚至想女扮男装出城游玩。看来这些内容也就是电视上才能有的,现实还是非常的残酷的。和今天的社会相比,那段时光简直就像是大海的最深处,无论阳光再热烈,也无法穿透这海水,海底的世界仍然是漆黑一片。所以,能生在新中国,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感到幸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