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9月,美国地理杂志刊载的几幅照片,记录了20世纪初发生在山东的一次抗洪的经过,显示了沿黄民众的勇气与智慧。

图①

1902年9月,黄河泛滥,将鲁北刘王庄河段冲开了长达1400米的决口,绝大部分洪水由此汹涌而出。要修复大坝,必须减小缺口处的洪水流速。于是先在附近上游处建造了一条折流坝。坝长约37米,用构筑扶壁的方法,由河岸延伸至河中。扶壁是用高粱秸捆子和土袋构成,每层扶壁用绳子和木桩与前一层连结成一体。这样层层壁垒,造起的坝身坚固得足以阻挡湍急的洪流。

大堤的修复,亦用此法,由决口的两端同时加筑扶壁,逐渐向对方靠拢,直到决口缩小为17米(图①)。

图②

然后,经过几次拼死尝试,数人丧生,终于将一个巨大的沉排摆放于缺口处,成功地截住了洪水(图②)。

图③

图③所示的是打夯筑坝的情景。这种夯具的主体是一块石制的或铁制的圆盘,直径约半米,厚约6cm~18cm,环周边连结10根绳索,每根由一人拉起。这种夯不仅用来夯实地基,也常用以夯打木桩。打夯时由其中一人领唱号子,并控制夯的方向和落点。石(铁)夯盘随着号子上下运动,十根绳索一张一弛,号子的旋律和节奏与人的动作协调一致,也与咆哮的黄河浑然一体。在当时,这种打夯筑坝,可算是一种既省力又高效的劳动了。

图④

刘王庄决口封堵成功,成千上万的民工即被调往其他危险堤段,抢运沙土,加固大堤(图④)。肩挑手推,人如蚁海的悲壮场面,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众志成城的抗洪斗争和传统的又一写真。

图中可见民工均着大襟棉袄和大裆棉裤,沉重而臃肿,是当时典型的农家装束。然而时值九月,尚不能算冷,而民工们身穿棉衣恐怕也是无奈。一来穷百姓的日子本来就是脱了单衣穿棉袄,并无其他中间替换的衣服;二来大堤上无遮无蔽,全靠贴身棉衣抵挡不测风雨;三来这棉衣也兼作夜间棉被,是民工的主要行李,也只有穿它最为实用。那时的民工,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现代人抗洪使用的机械、设备及救生衣、防寒服之类的装束。白天,汗水雨水将棉衣浸透,夜里再被体温暖干。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实在是千百年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至。

如图所见,独轮车毫无疑问是当时抗洪大堤上主要的运输工具。即使现在,独轮车也并不罕见。但当年的车轮没有橡胶轮胎,没有钢制辐条,没有轴承,没有弹性。木制的轮子,木制的车轴,虽然中间也上些油脂,增加润滑,但车子走起来,尤其是负重以后,车轴与车轮磨擦会发出吱吱扭扭的尖叫。若在偏乡僻壤间,几里地以外都能听到。那么,当年黄河大堤上那成千上万独轮车汇集一起奏出的合声,大概也算是一曲千古绝唱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