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打假”热潮,3.15晚会大家都看了吗?

没时间看也没关系,科大大已经连夜汇总了3.15曝光黑名单!

今年被称之为威力蕞猛的一届315晚会!

科大大看到一位群友,一句话做了总结:

“开着宝马车,在同城金融借钱,给婚恋红娘充钱,喝着听花酒,吃着梅菜扣肉,接了个视频电话让打钱,屋子突然着火了,拎起劣质灭火器往外冲……”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有点惨……但反向也正好说明,央视315晚会的价值!老百姓是需要媒体监督的,更需要315晚会这样的“爆点”!

不过,作为十一年资深育儿科普,科大大蕞关心的还是孩子们衣食住行!

无论是之前的“瘦肉精”还是现在的“劣质槽头肉”,或是“淀粉肉”!

还有“重金属超标的餐具”,今天科大大会一一跟大家说明,应该如何给孩子选肉,选餐具,并且整理出了一份:

跟娃息息相关的“3.15隐藏黑名单”,所有家长都要看☟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1

不同年龄孩子吃肉、选肉宝典图鉴!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有不同的吃肉标准!

一般宝宝满7个月时,宝爸妈就要着手改变“食谱”,也就是小餐桌上该有肉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肉禽鱼可也不是随便选的,想让娃吃得好,不仅要会选,还得选对!

①猪肉、牛肉

猪肉、牛肉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锌、B族维生素,营养丰富,其中牛肉的铁含量格外高,约是猪肉的2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给宝宝吃的推荐部位:猪腿中间肉或里脊;牛里脊、臀、腹

挑选技巧:先看外观挑选鲜红有光泽,而不是暗红无光的;

有弹性不黏手的就比较新鲜,按压后塌陷能立刻恢复说明肉质紧;

添加顺序:满6个月后在添加米粉和一两种蔬果的基础上,就可以给宝宝慢慢尝试猪肉泥或牛肉泥。

添加原则还是一种一种添加,由少到多,观察3-5天无异常后再添加另一种肉泥。

②禽类(鸡鸭)

禽类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营养却相当丰富,维生素A含量高于红肉。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给宝宝推荐吃的部位:去皮的鸡腿和翅根

挑选技巧:有弹性,肉质紧、无粘连感的肉更好;如果挑整只禽类可以观察眼睛,眼睛凹陷或浑浊的就不要选了

添加顺序:宝宝6个月就可以吃鸡胸肉泥了(添加方式与猪肉牛肉相同)

③ 鱼肉

鱼肉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是宝宝摄入“脑黄金”DHA的重要食物来源。

来源:网络

但鱼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尤其深海鱼可能有重金属蓄积的问题,每周有2~3餐的鱼摄入就够啦

来源:网络

挑选技巧:鱼鳃清晰呈鲜红色,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无异臭味;

表面有透明的黏液,鳞片有光泽且紧密;

添加顺序:在宝宝尝试肉泥后,就可以开始给宝宝添加鱼肉,同样先给宝宝吃一小勺,逐渐加量,持续观察3-5天

对于宝宝喜欢吃肉的家长,这是妥妥的干货宝藏!

2

孩子餐具红黑榜汇总!

①害娃不浅的“毒”餐具!

✘不合格的密胺类餐具

密胺餐具因为撞脸瓷器餐具,也被称为仿瓷类餐具

它因为形状多变、花纹好看、耐摔等优点,受到很多家长和宝宝的青睐。

合格的密胺餐具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这是一种无害原料,但其材料成本较高,导致合格的密胺餐具价格较贵。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由[脲醛树脂]制成的不合格餐具,这种不合格的密胺餐具一般情况下光洁度不好,容易脱色,高温及加热的条件下会释放三聚氰胺和甲醛,娃经常使用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给娃选购密胺餐具的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买到不合格餐具。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工业玉米类餐具

工业玉米类餐具是由工业玉米中的聚乳酸(PLA)材料制成。

聚乳酸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制成的新型材料,由它制成的餐具因环保、抗菌、防霉的优点,也成为网红餐具。

但长时间使用微波炉和洗碗机清洗这类餐具会导致其发生破裂,造成食物渗漏,有烫伤的风险。

宜家因考虑到这方面原因,曾免费召回过工业玉米类儿童餐具。

图片来源:光明网

✘ 聚糖酸酯塑料餐具

这种材料最常见于塑料桶装水,它是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聚合而成。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在高温下容易释放双酚A,时间越长释放的越多,而双酚A会诱发性早熟,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导致儿童肥胖症,严重还会致癌。

虽然这3类材质的餐具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会释放出一些有害物质。

但对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潜在的健康威胁!

拉黑它,不要等!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当然不是,儿童餐具红榜中就有塑料餐具哦!

②安全可放心入手的红榜餐具!

✔聚丙烯类塑料餐具

推荐指数★★★★★

聚丙烯是世界公认的,用来制作食物容器的安全材质。

它无毒、无臭、轻便、耐摔、易清洗,可以满足家长选购儿童餐具的基本需求。

此外,它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也比较高,即便是在140℃的高温下,也不变形,更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

挑选合格的聚丙烯餐具也很简单,只要认准5号塑料pp材质即可。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当然,作为塑料家族的一员,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易老化。

如果餐具出现裂痕,意味着它该退休了。

✔ 陶瓷和玻璃类餐具

推荐指数:★★★★

这两类优缺点相近,科大大放在一起讲。

它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也是日常最提倡使用的。

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基本不会释放什么有毒有害物质。

陶瓷碗和玻璃碗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经摔,并且玻璃碗隔热性差,盛放热食时,有可能炸裂导致烫伤,使用时一定要把家里的熊孩子看好。

✔ 木质餐具

推荐指数:★★★★

木质餐具无毒无害,耐摔,隔热,和精心准备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妥妥的ins风。

选择木质餐具建议选购没有漆的如红木,橡木等结构紧密的木材。

木质材料表面磨坏容易滋生细菌,清洗时也不要用钢丝球等大力摩擦。

给娃使用木碗的家庭,建议每隔一周将宝宝的碗用消毒柜进行消毒或高温进行蒸煮。

✔不锈钢餐具

推荐指数:★★★★

不锈钢餐具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三无产品可能会溶出铬,镍等重金属。

因为食盐、酱油、醋等调料会和不锈钢引发化学反应,形成对宝宝有害的物质,所以尽量避免用不锈钢餐具盛放这些。

✔硅胶类餐具

推荐指数:★★★

硅胶类餐具有无毒无臭,轻便,耐摔的优点,但它存在柔软,易变形的缺点。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给宝宝选餐具,材质是否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一定要从正规商家购买,购买前查看其成分构成,给娃选购一款放心的餐具。

除了材质,款式同样重要,好看的餐具才能让娃爱上吃饭。

3

这3款增塑剂玩具,易致性早熟!

我国GB6675-2014《玩具安全》国家标准中要求,儿童玩具中安全的塑料添加剂,其含量不得超过下图规定: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设计团队

除了开头提到的芭比娃娃,这3种增塑剂超标的玩具,也要一律拉黑!

① 洗澡玩具小黄鸭——具体型号:YFM001

② Enchan Timals 塑料玩具套装——具体型号:编号8168

③ Hua Ya美丽天使塑料玩具套装——具体型号:NGH9306351

赶快检查检查,家里有没有这些玩具,如果有,赶紧扔掉!

4

这款4款玩具,同样致命!

✦导致中毒的【硼砂】

各种软软黏黏像果冻一样的“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水晶泥、史莱姆、泡泡泥等。

虽然这种玩具的名字多种多样,但是“泥”的主要成分都是——硼砂。

“磞”是一种具有毒性的物质,而硼砂水晶泥类的玩具,很有可能成为宝宝的口中之物,误食5g就能导致宝宝死亡。

因此,这种“泥”类玩具,显然不符合规定。

以下几款硼砂黑名单玩具,赶紧拉黑:

① Ravensden 鲨鱼、蜘蛛粘液怪——具体型号:T084SK、T084SP

② Banledao 水晶泥——具体型号:BLD68252

对于这类硼砂水晶泥,记住一句话:压根儿不给宝宝玩,看见就扔掉!

ps:但娃经常在商场玩的“太空沙”,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和蜂蜡,安全无毒,可以放心给宝宝玩。

✦腐蚀皮肤的【强酸】

另一种最近风靡孩子圈的“炸包玩具”,用手捏破玩具中的小塑料袋,就会立即膨胀,产生爆炸效果,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然而这种“炸包玩具”,小塑料袋里装的是一种强酸,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还会采用一些工业废酸。

来源:石家庄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如果宝宝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到,或者炸包泄露,强酸就会直接接触宝宝皮肤,形成严重的化学烧伤。

如果进到眼睛,就会使宝宝瞬间失明。

不仅如此,强酸长期保留在空气中,被宝宝吸入就可能导致宝宝咳血、胸闷、呼吸困难,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休克。

✦激光笔

各种大功率的激光玩具,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重要隐患。

激光笔不宜作为儿童玩具使用,长时间直视会对宝宝的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家长应指导宝宝避免直视和玩耍激光笔。

✦磁力组合玩具

误食会致命,导致孩子小肠穿孔。

这种玩具如果不小心被吞咽,磁力牵拉的力量足够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毒或死亡。

5

纯属白花钱!这5种谁买谁上当!

1.退热贴

娃发烧时,很多爸妈都会在娃的脑门上贴一张退热贴。

但实际上,退热贴的作用,没有爸妈们想得那么大!

早在2019年,央视新闻就曾发声:

退热贴和用凉毛巾敷脑门的效果差不多!无法真正帮助宝宝退烧。

新闻来源:央视新闻

2.清火宝

上火,可以说是很多爸妈嘴里都在念叨的“高频词”。

娃便秘、口臭,都能被迅速盖章:宝宝,你这是上火啦!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于是,赚钱嗅觉比狐狸还灵敏的心机商家,便顺势推出了清火宝这类商品,成了母婴品类下妥妥的爆款。

但爸妈细心点就能发现,清火宝的包装上其实明明白白写着六个字:

植物固体饮料!

既然是饮料,还指望它有什么保健功效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软床软鞋

看着宝宝软萌的小脸,摸摸宝宝绵软的小手,很多爸妈都会陷入一种错觉: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实际上,太软的床和鞋起不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软床不能支撑脊柱,软鞋不能支撑和保护脚掌。

不管是床垫还是鞋子,太软的,都不建议给娃买。

4.儿童酱油

看看营养成分表就知道,儿童酱油的盐、钠含量一点也不低!

很容易对肾脏造成负担,造成孩子偏食、厌食。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5.儿童牛奶/酸奶

有一部分儿童牛奶/酸奶是适合宝宝的,但目前很多家长买到的其实都是又甜又贵的“假牛奶”、“假酸奶”!

这类奶制品为了迎合宝宝的口味,会添加麦芽糖等调味品,有些产品还会加入香精。

不仅没营养,还会容易让娃龋齿肥胖!

所以购买时一定要看清配料表!太甜的不要!

6

花钱买风险!3种用品伤娃最深!

1.定型枕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1岁前宝宝不需要枕头。

定型枕会固定住宝宝的头部。

一旦娃翻身或吐奶,枕头的遮挡部分就可能影响枕边的空气流通,使宝宝呼吸不畅,甚至有窒息的风险。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摇摇床

很多爸妈都把摇摇床当做哄娃睡觉的神器。

但据研究显示,部分摇摇床的倾斜角度可能导致娃的气管阻塞,甚至造成娃死亡。

新京报就曾发表过这样一则报道:

新闻来源:新京报

根据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美国已有59名婴儿死于这类摇摇车。

不建给娃使用。

3.学步车

学步车并不能帮助孩子学会走路。

而且由于宝宝无法控制学步车停止和转向,很容易导致跌倒、摔伤,甚至影响孩子的腿部发育!

目前,学步车已经被加拿大纳入禁售名单!

但很多国内家长还在买,甚至月销量上万!

科大大之前就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新闻来源:焦点访谈

还是那句话,以上这些物品千万不要给娃买!

科大大多么希望每天都是3.15,这样就可以帮大家排更多的坑!

各位家长每次给娃选购商品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时刻注意身边的一些“不良商家”!

文末给大家附上,今年3.15晚会“黑名单”!点点在看和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