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去世无儿无女,丈夫想取30万存款遭银行拒绝;

母亲突然死亡,银行存款无法取出,新余一男子起诉银行要求继承……

这些新闻屡见不鲜。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死了,在银行里的存款却没有人知道这种情况下,银行会通知家属吗?

根据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样透露,储户去世,不管他在银行存了100万还是1,000万银行都是不会主动通知家属的。

听到这里,我们会不会觉得这是银行刻意隐瞒,想把存款据为己有,但其实答案并非如此。

一、系统不同的沟通困难

虽然现在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但是一个人的死亡并不能够被所有人知道。

哪怕是专业的公安机构,也不能做到这一点,那银行自然也是无从得知。

所以一般情况下当事家庭需要前往当地派出所开出死亡证明,这样前往银行出示死亡证明他们的银行账户会被关闭。

然后银行会要求当事人家属提供一系列文件,以便银行核实其身份和继承权,这些文件通常包括死亡证明、遗嘱、身份证件、户口本等。

银行会根据这些文件,确定家属是否有权继承去世人的存款。

在确认去世后,银行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合法继承人能够获得这笔资金。

可是银行通常不会主动通知家属有关去世人的存款情况,这是因为银行需要遵守隐私法规,不能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

此外银行也无法确定哪位家属是合法继承人。

因此家属需要主动与银行联系,提供死亡证明和相关文件,以证明其与去世人的关系,以便银行能够协助他们处理遗产。

如果去世人没有留下遗嘱,那么存款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继承。

通常情况下,配偶、子女和父母是优先继承人,如果家属能够提供相关文件,证明其继承权,银行会将存款转入其账户。

当然家属无法提供足够证据,或者存在多个继承人之间的争议。

那么银行可能会暂时冻结存款,直至法院作出裁决,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可能需要寻求律师的帮助,以解决继承纠纷。

此外银行还会根据相关法规,扣除必要的费用,例如账户管理费、透支利息等。

如果去世人的账户存在欠款,银行也会要求家属偿还。

在我国银行有义务协助政府机关调查涉嫌洗钱、诈骗等非法行为。

如果银行发现去世人的账户存在可疑交易,可能会通知警方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协助调查机关,提供相关交易记录和信息。

而在这个过程中,家属可能需要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和人际关系。

因此建议家属在处理遗产问题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为了避免类似问题,人们在生前应当及时立下遗嘱,明确遗产分配,以便家属在离世后能够顺利处理遗产。

所以银行不通知去世人家属有存款的原因,就也只是因为他们也无从得知存款人已经去世,储户去世,没有人会去通知银行。

而且很多存钱的客户,电话号码经常换,钱到期了,银行联系不到客户,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并不是想把储户的钱占为己有,就算去世人的存款没有家属来取,这笔钱也不属于银行,这笔钱会一直就这样存下去。

直到有一天,储户的后人带着齐全的证件,就可以把这笔钱,连本带息的取走。

那这笔钱,就这样一直的在银行存下去。直到有一天银行消失,这笔钱就上缴国库,归国家所有。

二、不同储蓄方式取出的困难

其实银行不通知也是有好的一面的,在银行不知道的情况下,你可以直接拿着卡去取出钱财,拥有密码的情况下。

可如果你说出了“老人去世了”这几个字,那么恭喜你。

钱你取不了了,去找手续,各种手续,当然很可能就有那个“证明你爸是你爸的手续”

像是之前说过的那些证明手续,每个要办下来都需要奔波于不同的部门之中。

整套办下来浪费许多时间不说,还会让人十分厌烦。

当你取出钱财后,银行还要收取对应的手续费,通常这个费用都要大几千,而且这其中不同的储蓄方式,取出钱财的困难也各有不同。

活期存款,如果去世人的存款存在银行卡或是活期存折内。

那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还是十分值得高兴的,因为这种活期存款取出的方式相对简单。

只需要知道密码,带着银行卡或存折前往银行便可以轻松取出存款。

如果拥有存款人身份证的情况下,就可以一次性取出全部存款。

就算没有身份证,一次性也可以取出5万,最坏的情况也只不过就是分批取出而已。

如果不知道密码,也没有银行卡或存折的情况下,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前往公证处去公证。

相比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取出就相对麻烦了。

如果定期存款到期,并且金额小于5万的情况下,只需要携带定期存款单和密码便可以前往银行取出。

如果金额小于5万,并且存款没有到期的情况下,那就需要携带定期存折、密码、存款人身份证、代理人身份证这4个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如果存款人的身份证已经被销户了,这时也不用慌。

只需等待一段时间,等到存款到期以后再去取出就可以了,那时就是需要存款单据以及密码,不需要存款人的身份证了。

如果存款数额大于5万的话,那也只能按照5万的钱额进行执行,这样是最轻松的。

相比于前两者存款的情况,基金与理财产品这是很难进行兑换的。

现在的基金与理财产品几乎都是通过手机银行进行操作的。

而大部分的基金与理财产品必须在到期立刻赎回,不然就会进入下一年的循环周期。

而想要赎回产品,就需要手机银行的登录密码以及手机银行交易密码。

没有这两个密码,你是不可能将理财产品兑换成财物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密码,那就只能前往公证处进行公证,也就是说之前所需要的各种文件都需要办一遍。

总而言之,在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取出钱财是相对容易的,不需要去办理繁琐的文件以及材料。

三、公证手续的办理

如果没有用密码必须办理公证的话,那么就需要满足一些硬性条件。

第一继承人必须全部到场,第一继承人就是趋势者的父母、配偶、子女,这些人都属于第一继承人。

按照公证文件办理的规定,这些第一继承人活着的必须全部到账。

不在的人也需要去公安局开出死亡证明,要是实在有事过不来,也要手写文书说明相应的情况。

所以这里面就会引发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第一继承人之间没有协商好如何分配去世者的财产。

那很有可能会有第一继承人,故意不到达现场,造成其他人无法办理公证手续的情况。

而相对来说,银行那边就简单了许多,所有的困难几乎全卡在办理公证手续这里。

相对于公证手续的问题,可以协调来进行,需要给银行支付的手续费,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如果去世人在银行存储了1万以内的钱数手续费就是200元,而金额的数量一旦乘以1万,那这个手续费就会按照钱数的2%收取费用。如果去世人在银行存了5万块钱,那么取出这笔钱需要的手续费便是1000元,如果是50万,那手续费就是1万元。

要是去世人在不同的银行都存了钱,那就需要做许多份公证文书,花的手续费也相应增加了,一份公证文书只能对应一家银行。

所以在处理公证文件问题上,最好是有遗嘱的存在,很多老人应该在身体不好的时候及时将遗嘱立好。

这样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在现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再好的关系也很难不被前所动摇。

就算是有血缘关系的维护,那因为争夺家产而闹得四分五裂的家族也不在少数,所以说遗嘱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式。

结语

想要从去世亲人的银行存款中取出资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处理活期存款时,只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即可。

然而当涉及到定期存款、理财和基金时,所需的手续将更为复杂。

不同的投资方式和账户规定要求不同的证明文件,有时还需要法院或公证处的介入。

所以在亲人去世后,遗产的处理将需要耐心、时间和专业知识来完成,最好是雇佣一名律师,来进行相关事情的处理。

也最好在亲人有生之年就咨询律师,了解相应的法律规则,尽早在律师的公正下留下遗嘱,以便于子女不会因为财产而产生各种纷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