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径直吹来的风,在耳旁呼啸而过,距离江面625米高的花江峡谷大桥上,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进度。他们头戴安全帽,紧好身上的安全绳,小心翼翼地对大桥的施工猫道防护网进行加固,力争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这座“横竖之最”的世界级桥梁工程。

正在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

“花江峡谷大桥是一座由贵州投资、贵州设计、贵州施工,并使用贵州建材的自主品牌大桥。在大桥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无不凝聚着来自本土专业高校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刷新了贵州高桥建设的品牌与招牌。”在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贵州省六安高速公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超动情地说。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专家一行考察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

站在陈超旁边的,是来自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的教师马宗源。作为贵州交通“人才培养的摇篮”,贵州交职院早在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之初,就派出有着丰富路桥建设经验的博士马宗源进驻到项目部挂职,全程参与大桥的设计、建设、安全、养护等各项科技攻关工作,充分发挥贵州交职院在高桥建设方面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为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从2个小时到2分钟 “世界第一高桥”雏形初现

花江大峡谷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交界处,是国内最长的峡谷,峡谷长约80千米,谷内峰林怒拔,崇山峻岭依岸对列,河谷深切,相对高差近千米,是我国唯一被誉为“地球裂缝”的大峡谷,其雄奇壮观可以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

“世界第一高桥”雏形初现。

在花江峡谷之上的,就是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该桥全长2893.6米,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距水面高625米,建成后将超越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同时也是山区桥梁跨径第一桥。

“桥梁连接的是路,托起的是民生。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车辆横穿峡谷两岸的时间可从过去的2个小时缩短至2分钟,六枝特区到安龙县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马宗源说。

工人正在施工。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境内126万座山头横亘阻隔,山高谷深,让这里过去的公路建设只能通过延长长度来减缓攀爬的坡度,公路在山路中蜿蜒盘旋,2000多米的直线距离,却要两个多小时才能跨越。大山,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让山不再成为“绊脚石”,让河不再成为“拦路虎”,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志在必成。自2022年1月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来自贵州桥梁集团等承建单位的建设者们,不畏严寒酷暑,奋战在花江大峡谷600多米的云山雾海里,用长度跨越天堑,用高度跨越沟壑,用技术跨越障碍,为大桥早日建成攻坚克难、不懈努力。

“为了确保大桥能够如期通车,我们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所有人都在加紧进度,全力以赴。”陈超说。自项目建设以来,施工单位面临着技术和安全等诸多考验。为了破解高空作业、峡谷大风等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建设团队与来自贵州交职院的桥梁专家一道,攻坚克难,有效解决了山区峡谷风的不稳定性问题、高空大吨位吊装、悬崖陡壁上进行桥梁桩基施工等难题。

来自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专家一行考察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陶陶摄

2023年4月21日,花江峡谷大桥主塔顺利封顶;2024年1月10日,大桥猫道第一根承重索顺利跨越北盘江,两岸主塔成功实现跨峡谷牵手;2024年3月23日,大桥主、散索鞍顺利完成吊装,桥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4月9日,大桥首根主缆索股牵引完成,标志该桥正式进入上构主缆架设施工阶段,向世界第一高桥合龙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重器巧匠显身手,大桥建设日日新。站在桥下抬头仰望,如今大桥雏形已清晰可见。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进度超过53%,已精准完成了主、散索鞍体与底座的对接,接下来将进行主缆架设,预计明年6月底能够实现顺利通车。

参与技术科研攻坚 “桥”见大国工程背后的“交院力量”

世界第一高、山区第一跨,这一“高”一“跨”,带来的不仅仅是让人惊艳的光环,更是给建设者最艰巨的考验与挑战。作为六安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成为了整个工程线路产生重大影响,难度最大,花费时间最长的关键工程。

专家团召开现场座谈会。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为桥梁技术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实践平台,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难度倒逼我们不断创新攻坚。”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表示。

花江峡谷大桥所处的位置地质构造复杂,监测到的最大风速为12级,这样的风速相当于一辆特快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因此,这个超级工程的高度每增加1米,都会给施工带来全新挑战。技术攻坚,成为整个桥梁建设最重要的部分。

来自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专家一行考察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陶陶摄

“在花江峡谷大桥建造中,贵州交职院充分发挥公路桥梁隧道方面的专业优势,参与了大桥勘测、设计、建设、健康监测等全过程,致力为大桥的建设及安全营运保驾护航。”陈超说。在花江峡谷大桥项目建设中,不仅建设单位董事长陈飞、总经理陈超、副总经理张羽露、项目总工程师刘豪等30余名技术骨干是贵州交职院毕业生,还有近200余名本条高速公路项目参建者也都来自贵州交职院,他们大多都在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岗位,是项目的中流砥柱。

为了破解高空作业、峡谷大风等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确保施工建设中的质量和安全。期间,来自贵州交职院的专家团队与建设单位一起,通过自主研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采用轻型煅焊结构索鞍、大吨位智能缆索吊,进行超大跨径猫道抗风研究、隧道锚开挖及山区峡谷风研究等多项技术。其中,山门对开造型索塔、锻焊式索鞍等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为大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基于北斗卫星的基准索线实时定位技术研究”项目签约。

4月18日,由同济大学和贵州交职院共同研究开发的“基于北斗卫星的基准索线实时定位技术研究”项目正式与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约。该项目作为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悬索桥主缆智能化安全架设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的重要子项目,将充分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定位服务,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开展多通道RTCM信号解码与SSR数据收发接口、多基站GNSS定位预处理算法、多基站GNSS大地坐标解算算法研究与研发,为花江峡谷大桥的主缆架设施工提供更精准的定位服务。

与交职院的同学们交流桥旅融合新发展。

此外,作为贵州“十四五”时期桥旅融合重点项目,花江峡谷大桥还是贵州首座在设计阶段就将“桥旅融合”理念纳入发展之中的世界级大桥。在这过程中,贵州交职院也依托专业优势,参与了云渡特色服务区、大桥周边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户外极限运动场地建设的商讨与设计工作,助力花江峡谷大桥建设“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桥旅融合综合体,努力打造贵州桥旅融合升级样板。

推进产教融合 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未来的“桥”

让专业接地气,把施工现场当课堂。在4月18日当天,贵州交职院党委书记王昌林、院长吴有富、党委副书记刘正发与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和贵州桥梁集团总经理田景贵一起,在花江峡谷大桥给来自该学院的45名学生开展“理实一体化”施工现场教学,共同打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现场教学交流。

当天,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张羽露向同学们介绍了路面施工作业流程以及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总工程师刘豪以《“智”取深山峡谷花江峡谷大桥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及成果》为题,讲述了大桥在施工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技术创新,同学们通过实地走、亲眼看、上手测等方式,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现场,大家听得仔细,记得认真,纷纷表示“大开眼界”。

“参建‘世界第一高桥’的机会难得,我们非常欢迎交职院的师生来到项目现场来学习考察,为贵州桥梁建设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看到师生热火朝天的学习场景,来自六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老师们露出欣慰的笑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广泛开展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将教学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把岗位的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融入教学内容,既丰富了课堂,又开阔了眼界,让同学们学得快、记得牢、有回味。”在项目观摩现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喀斯特山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领衔人、院长吴有富深情表示,带着学生走进项目,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高桥建造的最新工艺技术和管理流程,同时也勉励孩子们要在实践中砥砺才干、增长本领,坚持向实践学习。

把施工现场当课堂现场,桥梁专家现场给同学们授课。

王昌林则在现场寄语同学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努力培养工匠精神和行业职业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通过走进世界级工程,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理解,增强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情怀,感受所学专业的意义所在,真正做到求真理、悟道理。

让施工现场“小课堂”,发挥育人“大作用”。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贵州交职院就与贵州交建集团联合开始了“一桥一课一团队”协同育人探索。学院依托贵州在建桥梁项目,着力打造一类桥一个模块、一套教学资源,一座桥一个课堂、一个实训基地,并创建了梁、拱、斜拉及悬索桥4个结构化教学团队,确立了“一桥一课一团队”育人模式框架,并荣获贵州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28所院校推广运用。

为持续深化“一桥一课一团队”喀斯特山区高墩大跨桥梁建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当天,贵州交职院与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安高速公路第LATJ-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签订了校企深度融合共建“花江峡谷大桥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协议。双方协定,将以花江峡谷桥建设工程为依托,在共建工地课堂、开发校友课堂资源、建立“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驻花江峡谷大桥博士工作室”和“师生实践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素质高、技能强,符合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高桥建造”所需求的应用型高端技术技能职业人才,为贵州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花江峡谷大桥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签约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团队将大桥从施工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场景形成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贵州交通百大工程”资源库。

高桥平地起,天堑变通途。多山的贵州,造就了非凡的贵州桥,这一座座桥,不仅只贵州地标,更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曲中最响亮的音符。吴有富表示,接下来,学院将会继续深化“一桥一课一团队”育人模式,加强产教研融合,以学促用、以知践行、以干增效,让学生在工程报国中练就过硬本领,为学生真正搭起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文/陶陶 图片由贵州交职院提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