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在一片被描述的极乐图卷中开始了攻城掠地,连续征战十八个省,六百多座城市。在那个风雨飘摇,思想动荡的年代,给腐朽没落的满清封建政权狠狠一击,差点让清政府寿终正寝。

但自古功败垂成都源于祸起萧墙,一个最致命的错误,让太平天国政权黯然退出历史舞台,让人发出阵阵唏嘘…… 披着西方民主外衣的极端专治 道光二十三年(1844年),屡试不中的洪秀全开始凭借自己学得一知半解的《圣经》进行布道,让他和同伴冯云山都没想到的是,效果还很不错。

于是,洪秀才马上就有了成就感,马上奋笔疾书,创作出了《百正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一系列“学术著作”。 洪秀才想成名,著作也不用找出版商,自己亲自宣传,更直接! 冬去春来,转眼已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33岁的洪先生终于在自己家乡找到了用武之地,这小子凭借“上帝的力量”,竟有模有样地创建了“拜上帝会”,响应者云集,一时间竟达两千人之众,这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太平天国政权的核心成员: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

不要小看这股力量,四年后的咸丰元年(1851年),著名的金田起义爆发,从此,万人之众的太平天国运动拉开序幕。 刚开始,已近不惑之年的洪先生展示了一个领导者的成熟与稳重,有模有样地对起义做了具体规划,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对团队内部制定了一套十分详尽的制度,试看其初期的五条法令: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无犯;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是不是与秦国商鞅的“约法三章”很类似,可见,无论何时,立规矩都是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于是,这支讲规矩,听号令,有理想的万人军队,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便顺利攻下南京,并将满清的两江总督衙门改作了“天王府”。 就这样,书生小洪同志摇身一变,竟成了高高在上的王!号令百万之众的王!

但正如易经乾卦第六爻所述:亢龙有悔!一旦一个人得瑟到忘乎所以的时候,往往就产生了衰败灭亡的祸端。 太平天国愚弄、煽惑大众之时,用到了一个相当诱惑的关键词:平均!但这具有现代意义与革命性的一个词眼,洪天王却只拿它做了个幌子,事实上,在太平天国政权内部,实施的还是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甚至与满清政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自己尊称天王外,他的好兄弟,好臂膀五人也各自有了王的尊贵称号,而且将满清皇室中那套避讳制度玩得风生水起。 荒诞不经的天国避讳制度 众所周知,皇帝自认为是天的儿子,因此“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既然自己是天下最尊贵的人,那其他人就不能与自己一样,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天下无双!

吃的不一样,用的不一样,甚至名讳都不能一样。例如雍正皇帝登基后,他的名字“胤禛”二字,天下便无人敢用,甚至他十多个兄弟王爷们都纷纷将字辈“胤”字改成了“允”字。 这就是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的专制,而起初以“平均”、“共有”作为政治纲领的太平天国政权也将这一名讳制度演绎地炉火纯青。

皇帝天下只有一个,而太平天国的主儿却有六个。 因此,不仅天王洪秀全的名讳要避,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的名讳都得避,比及其他皇帝名讳区区两三字,这十八字可是大大增加了避讳的概率,于是乎,一幕幕奇葩事件发生了。

山西、山东,本义太行山划界,取名是依据百姓间最普遍的认知方位进行,但只因冯云山占了一个“山”字,因此,将山改为“珊”,这样让矗立亿年之久的太行山情何以堪啊! 同样,云南也犯了南王的讳,因此加了草字头,变成“芸南”。贵州又犯了萧朝贵的名讳,因此称“桂州”。 而但凡含“江”的省份,也莫名其妙地参合进了更名风波,将“江”更名为“姜”,因此,那个时候你会看见“新姜”、“姜西”、“浙姜”等奇葩地名,

种种地方怪称,应接不暇,让人啼笑皆非。 而对于满清京畿之地的天津,因与太平天国的“天”字犯讳,因此改为“添津”,又因天津、北京、河北等地隶属直隶省管辖,而直隶又是满清天子所在地,所以洪先生们也不顾直隶省内人民的感受,将之改了个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名字:罪隶省! 地名尚且如此,人名更不可“胡来”,当是时,凡与天王同姓“洪”的,都得改姓童,姓王的改姓“黄”。

如此在名讳上兴师动众,而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只起义部队的初心,这样的政权自然长久不了,由于思想的局限性,在那个山河破碎,政治腐朽,需要将人民从封建制度彻底解放的时间节点,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政权如此作为,无异于倒行逆施,逆时代潮流而行,这样的政权,必败无疑。

无独有偶,洪秀全改名的这番骚操作,让笔者想起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那就是被许多人认定是现代人穿越者、建立新朝的王莽。 与洪先生一样,王先生也是个更名高手,他将西汉的一些官名全都“复古”,比如“少府”称“共工”,“大鸿胪”称“典乐”,“大司农”称“纳言”等等。

新莽政权还设立了“东岳太师”、“南岳太傅”、“西岳国师”、“北岳大将军”等等独出心裁的官职,仔细想想,这与太平天国的几个王的称谓如出一辙!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无论是新莽政权还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政权,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没有让生产关系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那些表面的,无关紧要的,甚至逆历史大流的事情上,焉有不败之理? 巧合的是,新朝十五年,太平天国十四年,放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如一滴浪花,只是跳跃一下。便湮没于浩浩江水中。

尤其是太平天国政权,除了无聊的避讳外,统治者之间的相互内耗,才是加速它覆灭的关键,因此,当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剑锋所指,前来剿灭太平天国军时,百万之众的农民大军竟不堪一击。 其实,曾国藩智商是不高的,幼时读书梁上小偷都为之着急,但最终还是让声势浩大,差点掘了清王朝坟墓的太平天国军永久性覆灭了。

究其原因,除了曾大帅超于常人的毅力外,太平天国政权内部的“乱”才是促使其灭亡的最终原因。 第一乱就是心乱,太平天国之初心,乃是“平均地权”,结果演变为个人享受,乃至权力角逐,一切始于心乱。

第二乱就是治乱,太平天国政权后期,一切治理乱作一团,制度形同虚设,表面文章做得有模有样,实际上人心涣散,石达开愤愤离去,萧朝贵被斩杀,几个领导者互相拆台,厮杀,导致势力迅速减弱。 第三乱就是志乱,攻占南京后,洪秀全等太平天国核心成员,显然是有点飘了,他们似乎忘记了北边的满清政府并未灭亡,就急急享乐,急急称王,急急彰显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弃群众,腐朽堕落,莫名其妙,啼笑皆非的更名就是实证,让人唏嘘不已。

正如伟人所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者,便是英雄,逆者,只是尘埃,只是小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