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自称为天子,认为会受到上天的庇佑。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些人受到“上天的保护”,成为天子,我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明成祖朱棣,他就是受到“神风”的眷顾,造反成功。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分封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为王,这些藩王手握兵权,势力庞大。其中燕王朱棣佣兵10万,宁王朱权佣兵8万,镇守边疆。朱元璋在世时,他还能管住这些儿子。1398年,朱元璋病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当时北方诸王手握重兵,尾大不掉。建文帝采取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削藩。先削内地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开刀。

1399年,建文帝四叔朱棣起兵造反,以清君侧为名,率兵南下。当时建文帝在军队人数和土地上等其他方面都占据优势。而朱棣从最初只有八百人,朱棣不断收复旧部,势力不断壮大,经过二十天发展到数万人。与建文帝大军展开数次激战。建文帝先是派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三十万伐朱棣,先锋部队被朱棣所败。后来派李景隆代耿炳文,调兵五十万进攻朱棣。朱棣在军队人数上处于劣势。 明成祖朱棣每次都身先士卒,作战英勇,但是都活下来了。其中也有几次败仗,朱棣也顺利突围出去,但是也损失惨重。其中在1400年,朱棣率军与李景隆军队,双方混战,飞矢如雨。朱棣先后换了三匹马,射光了三筒箭,宝剑也砍断,差点被平安、瞿能所伤。几次朱棣身陷险境。此时战争形式对朱棣很不利,朱棣人员不断减少,而建文帝的援军在赶来。

如果不发生点意外的话,这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到此可能就会结束了。但是这个时候上天眷顾了这个人,一场神风改变了这场战争的命运。据《明史》第五卷的记载是:“会镟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这场突然刮起的大风把李景隆的帅旗给折断了,在古代中旗子很重要,军队都跟着旗子走,旗子一倒,军心不稳。而且这场风是对着李景隆大军吹得,朱棣大军是顺风,因此趁着风势,朱棣命令大军赶紧使用火器,给敌军带来很大损失,这场战争朱棣大败李景隆军队,杀死数万人,淹死了十余万人,李景隆逃走,取得大胜。 此战后,朱棣大军一路南下,追击李景隆残军,李景隆残兵毫无战斗力,又大败。此后建文帝召回李景隆,六十万大军被杀了只剩下一点点了,这场战役后,朱棣军队力量壮大,逐渐缩小与建文帝差距。

1401年,在夹河之战中,上天又一次眷顾朱棣,又来了一次神风。朱棣大军进攻夹河,建文帝这方将领是盛庸,双方之间互有胜负,都损失较大。双方对阵的方位是:朱棣军在东北方向,盛庸军在西南方向,双方之间互有激战,但是胜负一直未分,处于僵持状态。但是这个时候,突然刮起了强烈的东北风,像沙尘暴,沙尘漫天,眼睛都睁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形势对朱棣军队极为有利,盛庸军队根本没法作战。趁此机会,朱棣军对士气大振,作战英勇,把盛庸军队打得大败,损失几万人。经过此战,朱棣军队士气大振,而且获胜得到上天的帮助,很多人认为自己一方一定能取得胜利。朱棣认为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此后朱棣大军南下,一步步占领北方地区。1402年6月,朱棣率大军进攻南京,夺取帝位,建文帝失踪。

如果要是没有这两场神风的话,说不定朱棣还夺取不了皇位,历史就要改写了。其实朱棣能夺取皇位,还和建文帝有关系,建文帝是一个比较仁慈的皇帝,他一直不忍心杀掉自己亲叔叔,而且命令军队要活捉朱棣,“吾使负杀叔父名”,使得众将士不知如何是好,有机会杀也不敢杀。但是建文帝不知道自己的叔叔是要杀掉自己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在皇权争夺中是没有仁慈的。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各位关注,一起涨知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