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成功以及当时的抗战岁月都是十分艰苦的,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有很多的抗战前辈,他们不畏惧生死,一心为了革命事业,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我们铸造了无比坚强的后盾力量。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很长一段革命时期,每一个阶段的历程都是特别艰难,尤其是在国统区办事处的时候更为艰难。当时由于物资支援不到位,通讯不发达,资金紧缺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当时的工作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导致当时很多革命的工作根本就开展不了。

比如我党在1939年初开办的《新华日报》就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主要是资金不足,在大家正一筹莫展的时候,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具有关键作用的人,那就是周宗琼。她不仅为抗战出钱出力,还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帮忙了大量流民养家糊口。

她凭借自己的无私和高贵的品质,被邓颖超同志称她为共产党困难时期一位最能干的“老板娘”。

但没有任何的神话故事,她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面,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女孩。但是由于从小的时候就特别有主见,所以在上学的时候一直学习成绩非常的优秀,凭借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考进了当时最好的学校。如果说她小时候比较普通,那么在她长大了之后就一点不普通,她在学校毕业之后成功担任了学校里面的老师,并且在第2年担任了学校校长的职位,她有这样的能力也说明她在当时具有非常先进的思想。

在她担任校长的期间,她给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爱国思想教育的灌输,因为这样对待孩子的教育,所以才会被国民党当时给盯上,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辞去校长的职位,并且在当时离开了学校。离开学校之后,在重庆遇到了她的爱人,两个人有共同的思想文化,也在同一座工厂工作。因为工厂的管理不善,所以周宗琼和他的丈夫便带着厂里面的所有员工加入到另外一个工作岗位,周宗琼也因此成为另一个厂子的股东,因为有了她和丈夫的加入,这个工厂越办越红火。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周宗琼向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合适的办公地点,并且开始了自己为中国共产党服务的工作。再后来她直接建了一座房子来成为办公居所,这个房子十分的偏僻,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大力地支持当时的民主周刊,几乎拿出自己厂子里所有的收益都用来在这个周刊上。后来她还开办了面粉厂以及其他的厂子,让大量的中国共产党员以职员的身份在厂里进行工作的交接。

不仅如此,她还帮助了地下党员同志的转移,为了支持共产党的工作,还将夫妻二人在重庆的所有财产全部变卖给我党做经费,可以说能帮的地方都帮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因为周宗琼为中国共产党事业支出了大量的费用,所以她才有着“老板娘”的称号。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6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自己唯一的心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39年到1949年10月期间,周宗琼虽然是一个党外人士,但她无数次为《新华日报》的顺利出版,为革命同志的安全转移,为党的相关活动提供了难以计数的资金。

后来有人采访她时,她回忆说:“有人说我们党欠我周宗琼几千两黄金。离休后没事,我还真的姑算过,有还是有的,但我决不跟党算账,要算就算我周宗琼向党组织交的党费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