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朱民认为,中国出口今年会有提升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摄

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外贸承压前行。针对外贸发展面临的考验,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逆全球化”因素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但今年中国出口会有提升。

绿色产业“逆全球化”伤害很大

朱民表示,过去两三年全球贸易增长低于经济增长,这是少见而逆势的。究其原因,逆全球化是一大因素。中国坚守加入WTO时的承诺,降低了税率,也在力度、宽度、深度方面更大程度地支持开放,比如数据跨境流动增强,制造业向国际资本开放,金融业也几乎全部开放,已经做了大国该做的事。

而反观某些欧美国家,在贸易方面设置了很多无形阻碍,不仅对中国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更不利于全球碳中和转型。他以光伏产品为例,去年中国的光伏产品在美国边境被拦,结果影响到美国20多万人的就业,去年美国光伏装机容量相比前年负增长。

“没有中国的光伏设备后,美国的绿色转型也受到了影响,”朱民说,“绿色转型是全球化的事情,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在绿色产业中不让资本和技术流入是不对的,绿色产业‘逆全球化’带来的伤害很大。”

今年中国出口有望提升

谈及今年中国出口前景,朱民认为,原本基于市场经济的传统模型,如今加上了地缘政治因素,预测贸易情况就变得很难。尽管如此,他仍认为今年中国出口会有提升,原因之一是加大了出口的多元化:“中国对欧美、日韩等国的出口确有下降,但我们越来越多地向‘一带一路’、拉美、非洲、东盟等国出口。”

同时,一个隐形变化也正在发生,即中间产品在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占比越来越高。如今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在墨西哥、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设厂,很多中间产品出口到当地组装后,再出口到欧美。

“今天来看,‘在中国生产’是一个概念,‘由中国企业和资本生产’是另一个概念。从长远发展来说,中国企业和资金走向全球布局、全球生产是很正常的。因此从整体来说,去年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生产的出口情况还是好的,今年也有望反弹。”他表示。

此外朱民指出,一项共识正在全球形成,即绿色转型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和太阳能电池)的出口确实在助推全球转型。“现在讲得较多的是中国产能全球倾销,攻击了当地市场,但反过来说,中国有这个产能,能低成本帮助全球实现绿色转型,帮助治理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何乐而不为呢?”他说。

特派记者 金旻矣(新民晚报博鳌今日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