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早在生前,便看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不可给予其实权,害怕司马懿反客为主,篡夺皇位。既然曹操早已知道司马懿有不臣之心,他为何不敢杀司马懿呢?本文揭秘曹操不杀司马懿背后的玄机,探究司马家族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司马家族的起源
       司马家族,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即夏官祝融。高阳大家并不熟悉,换一个说法大家就清楚了,叫“颛顼”。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是三皇五帝之中的“五帝”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人文始祖之一。颛顼在少昊死后,击败与之争夺帝位的共工,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由于其封地在高阳,因此被称为“高阳氏”。
       到了商朝时期,高阳氏后人袭承“夏官”这一职位,周朝时期,夏官这个官职改称“司马”。西周宣王时期,程伯休父官至大司马,被封在程邑,他的长子仲庚的后代以官职司马为族姓,次子仲辛的后代以程为族姓。


       司马家族什么时候定居在河内郡的呢?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入关,因平定河内有功,被项羽封为殷王,都城在河内。此后,司马卬在项羽和刘邦两方势力之中左右摇摆,最后在和项羽的作战中被杀。但是司马卬的后人却在河内郡扎根下来,繁衍出无数的后代。
       司马家族在河内郡,是一个大家族,名门望族,世代都有当官的。如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是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官至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官至颍川太守,到了司马懿的父亲这一辈,名叫司马防,官拜京兆尹。司马防生育能力不错,一口气生了八个儿子,他给八个儿子取的字中都有一个“达”字,被世人称之为司马八达。


       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他有一个哥哥,名叫司马朗,非常有才华,曾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在一次征讨吴国的作战中,军中突然爆发瘟疫,司马朗不畏凶险,亲自视察,不幸感染瘟疫,英年早逝,年仅47岁。如果司马朗多活几年,司马家族的领头人就是司马朗,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司马朗死后,司马懿崭露头角,成为这一代司马家族的引领者。司马懿下面,还有六个兄弟,分别是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个个都有本事,都是高官。如司马孚在曹操活着的时候,便出仕当官了,是
       文学掾
       ,后来官至太傅。


       在“高平陵事变”中,司马孚作为司马家族的一员,出力甚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确保了事变的成功。但是司马孚却忠于魏国,不但没有参与司马氏废立皇帝的事情,还反对篡权,到死都以魏国的忠臣自居。
       司马家族在河内郡多年,盘根错节,家族势力很大,曹操也不敢小瞧,于是几次三番请司马懿出仕。曹操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好,多次派人征辟司马懿入仕,但是司马懿看不起曹操这个家族(曹操的祖父是太监),于是装病,说他有风痹症,拒绝辅佐曹操。后来又过了六七年,曹操成为汉朝丞相,再次征召司马懿。这一次,曹操采用强制手段,迫使司马懿就职。


       曹操之所以三番五次征召司马懿,不只是因为是因为司马懿个人优秀,更是看中其背后的家族。如果司马懿辅佐曹操,相当于整个司马家族都站在曹操一方,将会稳固曹操的统治。
       曹操在重用了司马懿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不是甘为臣下之人。但是他害怕除掉司马懿,失去整个司马家族,乃至其他豪门望族的支持,于是没有下手。因此,曹操虽然看出司马懿有二心,但他忌惮司马懿背后的家族势力,于是对其网开一面。
       司马懿被曹爽架空十年,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竟然得到了蒋济、高柔,以及其他大家族的支持,可知司马家族是众士族的首领,非常庞大、非常强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