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既定任期还有半年之久,执掌上海家化(600315.SH)“帅印”四年的潘秋生突然辞职。

5月14日,上海家化公告,潘秋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相关职务,自5月31日起生效。根据上海家化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经公司董事共同推举,新任董事长选举产生前,公司董事成建新担任代理董事长职责,直至选举产生新任董事长。同时,林小海被聘任为上海家化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自6月1号起生效;其也被提名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潘秋生的抽身离去,纵有个人原因,但市场普遍认为根本是其任期内上海家化营收增长不达预期。昔日的行业老大,无论是业绩还是市值,都不敌后来居上的“小弟”珀莱雅(603605.SH)。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平安系入主以来,上海家化的掌舵者已经四度更迭。在平安系进场的10余年间,上海家化囿于净利原地踏步的怪圈中。

董事长突然闪辞,“平安系”掌舵后四度换帅

据悉,5月10日,2024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这也成为潘秋生担任上海家化董事长等职务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公开资料显示,潘秋生1973年出生,在进入上海家化之前,相继在多家知名家化企业任职。

上海家化官网显示,潘秋生曾任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大众化妆品部商务总经理及欧莱雅集团大众化妆品部亚太区商务总经理、美泰全球副总裁兼美太芭比(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副主任。

潘秋生进入上海家化管理团队,从2020年4月22日说起。彼时,上海家化董事会通过议案,决定聘任潘秋生为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自2020年5月6日起生效,并提名潘秋生为董事候选人。2020年6月16日,上海家化董事会选举潘秋生为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主任委员。

根据2023年年报显示,潘秋生的任期终止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也就是说,潘秋生提前半年结束任期。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13年起,这是上海家化第四次进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更迭。

2001年,上海家化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了我国日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11年底,上海家化的实际控制权发生了变更,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手,进入了“平安系”的新时代。

从2013年至今的11年里,上海家化陆续迎来了三位不同背景的董事长:来自医疗器械行业的谢文坚、来自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张东方以及潘秋生。

与前两位董事长不同,潘秋生拥有丰富的化妆品行业从业经验。由于此前两任董事长均未实现渠道改革及提振业绩的目标,潘秋生一度被看作是实现变革的最佳人选。他任职期间大力推动品牌年轻化、转换投资策略、调整组织架构等。

潘秋生“空降”上海家化颇有“临危受命”的意味。如今,一纸辞职公告,正式宣告上海家化“潘秋生时代”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潘秋生2023年的薪酬为771.5万元,该薪酬在日化行业的董事长薪酬中排名居前。截至2023年末,潘秋生还持有上海家化40.32万股股份,对应市值超过800万元。

阿里前高管迅速补位,林小海接任CEO

据上海家化公告,董事会决定聘任林小海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自2024年6月1号起生效;同时,董事会提名林小海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将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批。

目前,上海家化官网已对高管团队信息进行了更新。

翻看林小海的履历,这位新任CEO是快消行业的老将。

公开资料,林小海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95年至2016年服务于宝洁公司,负责口腔护理及母婴护理品类、大客户团队、渠道管理、电商团队、市场营销部等,其中2014年至2016年在宝洁(中国) 营销有限公司担任大中华区营销总裁;2016年至2020年任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2020年至2024年3月任高鑫零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证券之星注意到,3月26日晚,高鑫零售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任命沈辉担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因需调回阿里巴巴集团另有任用。

从3月26日高鑫零售发布林小海辞任CEO公告,到5月14日上海家化发布新的人事任命,中间不过短短40余天,如此短时间内进入昔日“中国版宝洁”,或许意味着此前双方早已经过了稳妥的沟通及协调。

林小海从计划调回阿里,不到两个月后又将加入上海家化,是否意味着上海家化将与阿里巴巴有更深入的合作引发外界关注。

对此上海家化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林小海拥有多年跨国消费品公司和中国快消品行业管理经验,善于驱动转型变革,有较强的战略领导力和执行力。相信在林小海的带领下,上海家化将积极拥抱零售消费趋势的新变化,加快变革与转型步伐,公司上下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再攀高峰。阿里是上海家化的重要伙伴之一,但此次的任命与合作无关。

失去国货美妆第一宝座,市值仅为珀莱雅的三分之一

如同前任张东方的离去,潘秋生的离任消息显得十分突然。尽管上海家化在最新任命公告中表示潘秋生因个人原因辞职。但业界普遍认为,或许是与其任职期间上海家化业绩表现并不理想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家化诞生于1898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日化企业之一。产品涵盖美容护肤/个人护理/家居护理三大领域,主要品牌包括玉泽、佰草集、典萃、双妹、高夫、美加净、六神、家安、启初、汤美星等。

潘秋生在任期间,上海家化营收规模在70亿元徘徊,而在2023年则跌破了70亿元。

年报显示,2023年,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65.98亿元,同比下降了7.16%,这也是自2018年后首次营业收入跌破70亿元。去年归母净利润约为5亿元,同比微增5.93%。

降收增利背后,暗藏了一些“水分”。2023年上海家化有1.11亿元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全年的扣非后净利润实际仅有3.15亿元,同比下降41.82%。

上海家化在年报中称,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营业收入规模不达预期。公司目前仍处于调整阶段,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战略转型带来的阵痛及历史遗留问题所致。

实际上,2013年上海家化的净利润就已经达到8亿元的水平。2015年,上海家化的归母净利润高达22.1亿,但实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为8.18亿元。此后,归母净利润未能重回8亿的高峰。如今看来,上海家化近十年的利润指标非但没有增长,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现象。

不仅如此,上海家化在2023年还失去了行业头把交椅的宝座。去年,珀莱雅营收同比增长近40%至8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至11.94亿元,以“断层式”优势,居于国货美妆上市公司榜首。

不止业绩,市值也远不及珀莱雅。截至5月15日,珀莱雅的最新市值近440亿元,而上海家化市值为146.8亿元,仅是珀莱雅三分之一的水平。

上海家化2023年的销售毛利率为58.97%,略高于水羊股份的58.44%,但与珀莱雅、贝泰妮(300957.SZ)等行业对手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2023年上海家化的净利润率仅为7.58%,与珀莱雅、贝泰妮等品牌近14%水平相比,逊色许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经历了几年渠道结构调整,但上海家化目前线下占比仍然较高(2023年线下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7.34%)。较晚发力电商渠道的上海家化更是错过了线上增长的最佳黄金期。

继年报不及预期后,上海家化今年一季度有所回暖。今年Q1上海家化归母净利润升了11.18%,扣非后净利润升幅接近30%,这个经营结果达到了近33个季度以来最好的一季度开门红,市场普遍认为这大幅超过了预期。然而,问题依旧存在,2024年一季度上海家化营收仍在持续下滑。

如今的日化行业,一边是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另一边则是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上海家化想重新登上“本土美妆第一神坛”,挑战重重。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