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上海报道】5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正式拉开帷幕,以“数质新时代 未来新消费”为主题的开幕式于同日举行。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获悉,上海作为国家信息消费优秀示范城市,持续通过举办信息消费节、示范项目评选等一系列工作,推动信息消费快速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信息消费发展呈现消费产品多样化、产品技术高端化、商业模式创新化三大趋势。短视频、人工智能大模型助手、直播购物等新概念信息消费产品,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新型消费体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端信息技术发展,新型信息消费产品的技术架构逐步升级,催生云智算、生成式大模型服务等高端产品;逐步诞生以小红书为首的种草经济、以哔哩哔哩为首的弹幕经济等新型信息消费商业模式,成为新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优质土壤。

“信息消费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更加注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与体验,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吴力坚在致辞中指出,黄浦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全域中央活动区,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示范区,黄浦区具有经济密度领先、基础设施完善、消费载体丰富的核心优势。

美团、小红书、得物等平台发布活动方案

开幕式上,主办方对寻找最好的“上海制造”——推进上海市工业企业数智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展示。截至5月17日,上海市已推动各区组织工业企业与平台公司召开11场对接会,超10000家企业线上线下参与,超3000家企业意向对接,超100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在“数质”新力量赋能行动发布仪式环节,美团、小红书、得物等6家沪上数字平台企业分别发表此次信息消费节期间的活动方案和针对商家、消费者的赋能计划,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据了解,此次信息消费节将重点打造三大板块,积极发挥区域优势、联动产业独角兽企业合作策划配套N场活动,链接创新项目评选、产业生态集市、行业高端对话、云品直播推介、商圈互动体验、品牌普惠福利等系列活动。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消费节更加注重呈现上海新质生产力“底层建设”的成就、理念与愿景,展现国芯、国产、国用的创新与变革,突显先进生产力质态及全市特色应用场景、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特色案例,体现智能制造精细化中的创新实践及数质化解决方案,汇聚人工智能、扩展现实、数字孪生、新一代通信等创新技术的标杆应用场景,弘扬数质赋能、产融谋新的价值理念,倡导产业生态健康发展,引领未来新型消费热潮。

沪港双城共建共享“海外仓”

沪港在经贸领域的双城合作渊源已久。此次开幕式上还举办了沪港双城共建共享“海外仓”计划战略合作启动仪式。该计划旨在畅通沪港双城项目合作、资金和人才回流渠道。这一计划首批将服务100家企业,通过政策宣导、供需对接、精准服务等手段,共同畅通两地业务资金和人才回流渠道。

在随后的沪港对话双城论坛上,香港特区政府驻沪办副主任林景富致辞表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高度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人才,香港亦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特区政府一方面支持香港的居民和企业把握内地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协助内地城市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角色。

在圆桌论坛板块,香港中华工商总会联席主席李道洪、上海亿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国成、微盟集团政府关系部总监李尊、上海学无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丁锋永就“创新无处不在 合作共赢未来”深入探讨了沪港在信息消费中的合作前景和新思路。

元宇宙为企业提高近500%运营效率

论坛上,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发布了《2023元宇宙科技降本增效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元宇宙为企业降本增效量化效果明显,最高提升了近500%的运营效率;文旅行业距离元宇宙商业化更近;爆款IP与科技融合,可产生几何级裂变;多种技术融合、细分领域垂直深耕和元宇宙方案定制的标准化初现也是目前元宇宙应用中的鲜明特征。

此外,本届开幕式还举办了2023年度上海市示范型、培育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和2024年上海市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发布仪式,以成就显著、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基地和新兴信息消费项目,为上海信息消费的进一步发展树立标杆。

2024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黄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承办,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促进会、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上海分公司协办。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