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F-22是美国赫赫有名的战斗机,但是却在2011年的时候宣布停产,现在美国想要重新开启生产线却十分困难,明明图纸和生产工具都保存完好,现在的生产技术也比以前要先进,为什么现在却没有办法重新启动生产呢?
       不仅是F-22战机,B-2、安-225以及图-160等也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论花费多少资金和精力,都没有办法重新开启其生产线,个中原因其实非常多,但是总结下来就一个原因:战斗机的生产线十分复杂,涉及面也很广泛,耗资巨大,所以无法继续生产。


       接下来就来细细分析其中的原因。
       许多人认为只要有图纸和钱,就能够复产出一架飞机,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军用飞机的研发非常困难,复产更困难,复产一架战斗机的难度并不比研发一个新的战斗机要小。
       要知道建造一架军用飞机并不是只靠工厂流水线作业就能成功,这其中涉及了许多精密零件,前期需要对这些精密零件进行整体规划,对生产线进行分工,以及对工人进行培训等等,之后还有零件检验以及机体组装,过程十分繁琐,每一步都难以复制。
       所以当初美国在决定停产F-22战机时,早就做好了有朝一日要复产的准备,在生产F-22战机时都用视频记录了下来,各种工装模具都认真保护,并且还保留好了图纸,以便以后复产时使用。
       当时的美国信心满满地认为,只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未来就可以复产成功,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狠狠一巴掌,在万全的准备之下,美国依旧复产失败了。美国复产失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钱,重启F-22战机的生产线,至少需要花费150亿美元,要知道F-22战机本身的造价就很高,而现在物价上涨,各个零件加工商要价也高,所以复产战机需要的钱就会比以前更多。


       战机身上的各种功能都是由这些小零件组成的,每一个零件都是单独设计单独制造,有着自己的特殊的外形和材料要求,每个型号的战机都有着不同的零件,哪怕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战机,也做不到生产一个零件适用于两款战机。
       尤其是F-22这种功能齐全性能优越的战斗机,需要的零件只会更加复杂,对零件的要求也会更高,再加上战机的雷达、航电、液压等专业技术,会牵扯到更多的加工商,整个飞机的复产就会变得很复杂。


       美国复产F-22失败的第二个原因也跟零件加工商有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战机的生产自然也是这样,美国当初建造F-22战机时,就将这款战机的一部分零件分给了其他加工商。
       一些技术要求较低的零件的拼接和组装被美国放到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人员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里有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能够帮美国组装零件。


       而其他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零件则被他们拿到了欧洲国家,毕竟欧洲的生产技术更高,更适合加工这些精密的零件。而战机最核心的部件则由他们自己的军工企业生产,确保自己的技术不会外流到别的国家。
       当然,美国这么做的原因不是自己没办法生产,而是通过多个国家联合生产,可以降低战机的建造成本,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从F-22战机的制造分工可以看出,F-22战机的生产线涉及了很多个国家以及企业,产业链十分复杂。
       如果美国现在想要重启F-22战机的生产线,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把当初那些生产商或者是替代生产商全部找回来,如果不找,就需要自己亲手操作,但是美国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廉价劳动力,如果美国自己制造,那么整架飞机的制造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F-22在建造初期的时候,一架的成本大约在3.6亿美元,后来虽然因为产业链的成熟而下降到了1.5亿美元,但是如果这些零件生产全部交给美国自己来做的话,一架F-22战机的成本可能就会超过4亿美元。
       可美国根本没有这么多钱,当年F-22战机停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资金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如果美国有钱就不会停产了,而且原来的这些零件供应商根本就没有办法全部找回来。


       首先,因为战机的零部件很特殊,一般这些加工商完成订单后都不会再继续生产该零件,工厂的设备和原材料都会发生变化,为了下一个零件的生产而做准备,如果想要复产,除非需要的量特别大,否则很少有加工商会愿意为了几十架战机而改变工厂的设备。
       除非美国愿意给这些加工商提高利润,但是前面都说了,美国没钱,也不可能为了增产几架老款飞机而提高别的企业的利润。
       如果没有这么多钱去复产F-22战机,还不如拿这个钱去研发新的战机,或者是增产F-35战机。
       更何况,时隔多年,当年这些加工商现在是否还存在都是一个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各种新的战机层出不穷,这些厂家为了顺应新的市场都会作出改革,改革成功的加工商则扩大了产业,进军别的行业,改革失败的加工商只有破产和倒闭的结果,加工商转行的转行,倒闭的倒闭,美国又怎么可能能够找到他们?


       找不到的话,美国要么自己生产要么重新寻找加工商,自己生产这个办法前面已经分析过,对美国来说不划算,然而重新找分包商,就意味着所有流程都要重新走一遍,重新招标,重新签订保密协议,重新商议交单时间,一系列下来光是筹备工作至少都需要小半年。
       对于复产F-22战机来说,多耗费一天就是多浪费一笔钱。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军用零件的特点就是量少且贵,能够长时间做军用零件加工但不倒闭的加工商实在太少。
       说到零件加工商,也有人猜测美国之所以没办法重启F-22战机的生产线是因为缺乏我国供应的相关零件。
       确实有这个原因,但是并不全是因为这个。
       当年F-22战机生产时,我国确实替美国做了一些简单的零件组装工作,但是这都属于低端制造业,对于美国而言不算什么。没有了我国的零件,美国还可以找越南等东南亚的国家作为替代,毕竟这些地方的劳动力甚至比我国还廉价。
       但是就算美国解决了加工商的问题,找回了当年所有的加工商,美国自己内部也存在问题。


       美国缺乏技术工人,近些年来,美国的实体工业渐渐衰退,尤其是需要大量工人的制造业,其发展更是逐年下滑,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少,相反,制造业的市场大多都被我国以及日韩等国占领。
       因此,美国的许多工人都选择另谋生路,转行或者换职业,有的甚至离开了美国,来到了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谋生。
       就算美国招聘到了足够数量的工人,也不代表能够顺利复产F-22战机,因为战机类型不同,设备不同,其生产和组装的流程也不一样,美国想要重新生产F-22战机,就需要对这些新招聘的工人进行培训,而培训时间至少也要好几个月,培训成功后还要让这些工人彼此磨合,熟练上手。


       可是航空领域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晦涩的领域,从事这方面的人员的综合素质必然也要比别的行业要高,否则无法取得稳定的工作效率,美国想要把这批新来的工人培训好,十分困难。


       所以总结下来,美国无法复产成功F-22战机的原因就是没钱。
       不过就算美国有钱,也心甘情愿花费那么多钱去复产F-22战机,也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
       现在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新的战机和装备,尤其是我国和俄罗斯,现在已经掌握了第五代战机的制造技术,如果美国还在执着于增产从前的老战机,迟早一天会被世界淘汰。
       这对于习惯了做领头人的美国来说,必然不是一件好事,相信他们也不会乐意看见这个事情发生。所以,就算F-22Z战机最终还是没有办法复产,对于美国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有这个钱去复产F-22战机,还不如拿来研发一款新的战机。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