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9日上午。

北京人民大会堂庄严地举行了“七一勋章”授奖仪式,而这次授奖的对象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一位来自新疆的放羊老人。

彼时已经81岁高龄的他,在这个授奖仪式上不禁热泪盈眶:

“我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只是在边疆放了一辈子羊,知道一个道理:党叫干啥我就干啥,为祖国守一辈子的边疆。这是我对党的承诺,只要我还能走得动路,我的腰板还能直起来,我就不会放弃,我还要把任务传给我的下一代!”

这位耄耋老人说出了自己一辈子的坚守,这样的人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那么,这名耄耋老人究竟是谁?他为何会被授予“七一勋章”?他在新疆经历过怎么样的生活,又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

魏德友

这位来自新疆的放羊老人,叫魏德友,他为国家戍守了一生的边疆。而关于他的故事,还要从1940年说起。

前往边疆,背负职责

魏德友,1940年11月在山东临沂出生,彼时正是日本侵华最猖獗的时期,受到父亲的影响,在魏德友小的时候就立志参军。

等到长大以后,魏德友提出想要当兵,父亲欣慰地拍着魏德友的肩膀说:“孩子,这个志向好啊!爸支持你!”就这样魏德友踏上了当兵的旅程。

然而魏德友当兵的过程可谓百般曲折。1958年,18岁的魏德友想要报名参军,但是因为身高不够被刷了下来,1959年他再次报名参军,这次却因为面黄肌瘦、身体不好被刷,但是魏德友并没有放弃。

直至1960年,魏德友终于得偿所愿,他和同乡陈秀仓一起前往北京军区服役。

魏德友(前排右一)和战友们

然而彼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4年4月,此时的魏德友已经24岁了,他和多数战友接到命令,要前往一六一团“兵二连”戍守边疆。

在出发之前,因为魏德友本身表现突出,踏实能干,教导员很欣赏他,便想要把他留下来,于是就对他说:“留在北京不要走了,等到你退役之后,我保证在北京给你找份好工作!”

但是魏德友拒绝了,他想要继续为国家付出,毅然决定前往西北边境萨尔布拉克。

萨尔布拉克草原土地盐碱化特别严重,寸草不生,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荒漠,夏季蚊虫繁多,甚至还有“十只蚊子一盘菜”的说法。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有的战友坚持不住离开了这里,而魏德友却并没有轻言放弃,始终坚持在最前线。

魏德友年轻时候的照片

当时,魏德友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在老家的母亲忙着给魏德友相亲,后来经过别人介绍知晓了刘景好。说完媒后,刘景好并没有立刻同意这门亲事,因为当时刘景好并不想那么早结婚,想陪陪自己的母亲。

然而没过多久,刘景好的母亲身患重病,在临走之前对刘景好说:“妞,妈知道你为我着想,但是对方是当兵的,品行不会差,女人还是要找个靠谱的啊……”

刘景好看着即将离世的母亲痛哭流涕:“妈,我知道了,我嫁!”

不久,刘景好的母亲撒手人寰,刘景好为母亲守孝了三年,在这三年期间没有再谈婚论嫁。

1967年4月,魏德友回家相亲,而此时刚好刘景好守孝期满,两个人就这样成了亲。

结完婚之后,魏德友说服对方跟自己一起去边疆,然而面对未知的世界,刘景好也很迷茫。刚刚新婚,刘景好好奇地问:“新疆好吗?能不能不去新疆,就留在家里我们一起种地,好好过日子啊?”

面对妻子的询问,魏德友说:“新疆很好的,每个月都会发工资,比家里的日子要强!”

刘景好看着自己的丈夫,心里想了很久,起初她也有犹豫也有担忧,但最终她决定尊重丈夫的意愿,同魏德友坐上了去新疆的列车。

这一路上坎坎坷坷,等到刘景好到了萨尔布拉克,看到丈夫所住的屋子后,内心很震惊:眼前的屋子漏水严重,一张简陋的床,旁边挂着一个灯,床旁边只有一个破旧的箱子。而仅仅这些东西,就已经要将屋子占满了。

那一刻,刘景好心中是有一些怪丈夫没有说实话的,但既然已经来了,就要一心把日子给过好。就这样,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小两口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一辈子。

魏德友、刘景好夫妇

边境之地困难重重

1964年刚到达边疆的时候,魏德友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时,心里面也发憷过,在面对广袤无垠的时,魏德友会经常想:“我能战胜这片土地吗?我能否坚持到最后呢?”

在边疆的时候,魏德友和战友们一起种树、种菜,每次下地的时候看着战友们的干劲,魏德友也会干劲十足,鞋子都不知道穿坏了几双。

每次回到家之后,浑身都是汗,手心里面磨的水泡也是一个接一个,往往都是钻心的疼,甚至有时候疼的魏德友都睡不着觉。

他和战友们一起在边疆巡逻放牧,在辖区内的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草原、额敏河南畔,用生命构筑了一条“可移动界碑”。

虽然生活艰难,但魏德友还是坚持了下来,在他的心中把军人这个职业放在了第一位,心中时刻都是党和国家,他甘之若饴。

1969年,边境上的局势开始变得紧张,而当时魏德友的小女儿还不足三岁,最小的孩子还在吃奶。

在这种情况下,魏德友却提出想要离边境更近一些,这可吓坏了刘景好:“能不能不去,咱家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去了能干啥呢?”

但魏德友却坚持前往那里:“在战士的眼中,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不是事!”

面对丈夫坚持的态度,刘景好不再说话,她很理解对方,就这样,两个人住进了萨尔布拉克小溪旁的一间屋里。

魏德友全家福

1981年兵团恢复了建制,本来的土地交给裕民县进行管理,由此,本来在此居住的人家都要分批离开。1984年,原兵二连完全撤离,本应该被分到离城市更近的连队的魏德友,却第一次“抗命”:“人都走完了,边疆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场景,魏德友很是心酸,守了那么多年,说离开就要离开,他不愿意。甚至他又买了3头羊,20只牛,准备自己坚守在这片土地。

当时同个战队的战友李建忠也来劝魏德友:“还是走吧,在这里这么多年,孩子都没有过过好日子,搬到别的地方对孩子也好啊。”

魏德友知道对方的好意:“我的心意已决,这里是我的念想,我不会离开的!”

而凑巧,当时敏河边防站连长白松和机要参谋常向耀,正拿着一副望远镜和一件皮衣,还有“边境信息员”的袖章来到了魏德友家里:“魏兄在吗?”

看到家里有人来,刘景好赶紧叫自己丈夫出来,白松亲热地握住魏德友的手说:“辛苦你了!魏兄,知道你不想离开这里,现在组织要交给你一个任务,当我们的边境信息员吧,有事情向组织汇报就行。”

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魏德友也很是兴奋,爽快地答应对方的要求:“收到!我一定完成任务!”

拿到边境信息员的袖章时,魏德友颤颤巍巍地把它放到了桌子上,特意给它留了一块位置,这不仅仅只是一块袖章,更是魏德友心中的“使命”。

虽然身处边疆,但是魏德友很关心国家大事,由于放牧的工作比较独立,魏德友就买了一台录音机。每天出去放牧的时候,他都会把录音机挂到脖子上,学习党的政策,了解党的文化,积极的去发扬党的精神。

他会经常把党的一些政策和精神,讲给自己的妻子还有牧民们听,让他们也接受新思想的号召,光录音机魏德友都听坏了几十台。

而每到周一的时候,魏德友和自己的妻子就会庄重地举行一次升旗仪式。魏德友的妻子拉绳子,而魏德友则会捧旗、展旗和敬礼,每个动作都是一丝不苟。

魏德友总说:“虽然我们不在祖国的心脏,但不管离得有多远,我们的心中要一直有党有国家!”

这是魏德友内心的向往,也是他的“光亮”。

魏德友家的升旗仪式

魏德友会积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不管是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魏德友都会很积极地去帮助对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然而在边疆也常常会有意外发生。

1987年冬天的一个下午,魏德友像往常一样巡视过一遍之后准备回家,然而就在这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雪,刮起了大风。这给魏德友的行程增加了很多苦难,大风吹的人睁不开眼睛,魏德友一只手牵着马,身子紧紧挨着马身子前行。

然而还是在大雪中迷失了方向,四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清回去的路,也没有方向。

此时的魏德友鞋子里面全都是雪,脸冻得都是发紫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五个小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手电筒也快没有了电,这让魏德友很是担忧。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远处的灯光,还有呼喊声:“魏哥——魏哥—你在哪?”

听到呼喊自己的声音,魏德友赶紧将自己手电筒打开四处扫射:“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最终,魏德友得以平安回家,原来是那天的暴风雪太大,边防连官兵担心他家的房子破旧,会出现事故,特意前往看看,结果碰到焦急万分的刘景好,发现对方还没有回家,急忙出来寻找。

魏德友就这样躲过了这一劫。

魏德友

2002年,魏德友退休后,他的子女们劝他回山东老家养老,但是魏德友不肯,守了一辈子了不能走,于是他拒绝了自己的孩子们,并说:“祖国的边境不能没有人守着,我身为一名党员,我要留在这里。”

刘景好也深深地了解自己丈夫的为人,因此她当即就说:“我跟着你一起,咱老俩就这样过一辈子!”

见到自己的父母坚持不愿意离开,孩子也没有办法,孩子们几年前就已经为父母申报了两室一厅的保障房,装修完之后,他们却一次都没有去住过,按魏德友的话就是:“住在哪里都没有住在萨尔布拉克自在,这里踏实!”

2003年,中哈两国边境的围栏和道路都开始修建,魏德友和妻子是唯一见证这光荣时刻的人。

魏德友充满褶皱的大掌抚摸着173号界碑念叨着:“陈兄啊,你可以安息了,这片土地现在已经彻底属于我们中国了!”

这句话不仅仅是魏德友想告诉自己的战友,也是一名老兵对于祖国的坚守。

中哈边境的围栏

其实在边境戍守,魏德友的身子骨已经很糟糕了,他多次因为胃病、脑溢血和糖尿病住院,身体已经快被掏空,而他的妻子也不例外,患上了疱疹和布氏杆菌病。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在第一阵线,每当魏德友住院了,他的妻子就会一人在无人区坚守着。

两人年纪都已经大了,然而却依然坚守,风雪、风沙、暴雨这些都阻挡不了他们的坚持……

2014年6月的一天,在放牧的过程中,夫妇俩再次遇到了狼,这不是魏德友第一次遇到狼,然而却是刘景好第一次遇到。

本来是魏德友在前面放着大群羊,刘景好在后面带着一群哺乳羊。突然,魏德友听到妻子大喊着:“狼来了!狼来了!”

魏德友知道妻子是在提醒自己,他往前环视了一圈没有看到有狼,猛然回头看到妻子正在拿着鞭子驱赶一只撕咬羊的狼。

看到妻子害怕的模样,这让魏德友怒火中烧,拿着棍子使出浑身的劲向狼冲去,狼见到对方来势汹汹,吓得夹着尾巴逃跑了。

事后,魏德友跟自己的妻子传授经验:“看到这样的狼不能害怕,你一害怕它就会更有劲,感觉你好欺负,就会咬你,要学会和它周旋,跟着我委屈你了。”

两个人遇到这样的事情远不止于这一件,但每当领导问魏德友家里有没有什么苦难时,魏德友的回答总是:“没有!”

魏德友和刘景好

继续传承给下一代

2021年6月29日,在这一天,魏德友被授予了“七一勋章”。后来魏德友还回忆说:“我只是觉得自己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党把这么高的勋章授予了我。”

“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大多数都是各个战线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人民英雄。

在授予仪式上,这位81岁高龄的老人热泪盈眶地说道:“我一定要为祖国守边一辈子,为祖国巡边一辈子,这是我对党的承诺,还要把这份任务传给我的下一代!”

魏德友的孩子中,魏萍是受到父亲影响最深的一个人。魏萍曾经当过兵,她很理解父亲,并一直在支持着父亲。

魏德友

在2017年的时候,魏萍和自己丈夫商量,辞掉了自己本来的工作,要接替父亲的任务。于是,魏萍回到哈尔布拉克草原,一边照顾着父母,一边当起了护边员。

每当提到自己的孩子,魏德友总会表现得很惭愧:“对于孩子,我是亏欠的啊!小时候有次两个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差点冻死在半路,当时我的那个心情啊,难以言喻。”

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远,小小年纪孩子就要学着住校,每次到过星期的时候,都是孩子自己蹬着车蹬十几公里的风雪路。

如今,魏萍再次回家承担起了戍边的责任,这让魏德友心中既感动又感慨。

当记者问起魏萍的时候,魏萍则说:“戍边这几年,我也算是领略了父亲的艰辛,体会到边疆的重要性,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相反,我很骄傲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也要向父亲那样传承爱国精神!”

这位老人心中也有自己的苦楚,他把国家放在了第一位,心中时刻考虑的都是党和国家,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人不敬佩呢?

魏德友

7月6日,九师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建立,在柜子里面展示着魏德友一生的“荣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时代楷模、全国文明家庭、最美奋斗者等一系列荣誉证书。

而在荣誉证书的两旁,还放着魏德友在放牧过程中的“三宝”:望远镜、行军壶和收音机。

这些东西都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件东西,它其中承载了魏德友这么多年的艰辛,是他的光辉历史。

在展馆内还有一张证书,魏德友格外的重视,证书上写着:“魏德友同志在中苏边境争议地区生产放牧斗争中,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做出了成绩和贡献。特发此证,以资鼓励。”

后来爱国主义基地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魏德友的事迹,很多党员干部都前往基地进行聆听学习。

这个时候魏德友总是会说:“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坚持初心,干到底,投身到我们祖国的建设中,你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祖国的希望,望你们能够把祖国的兵团事业传承下去!”

祖国需要更多的人才,身为年轻的一辈,要多学习前人的经验,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而那些如今还在坚守着的英雄们,值得我们去致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