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祝学军院士虽然是弱女子可是身体上却是有大能量。作为一名科学家,她致力于钻研东风导弹,最后解决了导弹的世界难题,让我国的国防事业发展更近一步。她因此也被誉为女版 的“钱学森”。

制造导弹的女神

祝学军院士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她是完全我国培养起来的专家。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在某型的导弹电气系统工作。她年纪轻轻就在国防部门担任重要的职务,这也为她后来担任东风导弹的设计师铺好了路。

她三十七岁的时候就担任了重要导弹的总设计师,并且以出色的成绩完成导弹的设计工作。她在工作的时候遇到难题也会迎难而上,不畏难不怕难。

1943年的时候,我国著名的导弹专家钱学森就提出了钱学森弹道,但是这个弹道在当时其实只是一个猜想,具体的实践其实有很大的难度。这一猜想已经发表各国的科学家们都跃跃欲试,各国都想要攻克这个难题,因为难题一旦被攻克,那么国家的国防事业将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祝学军院士在看到这个猜想的时候,就下定决心攻克这一难题。最终经过多年的钻研,祝学军院士实现钱学森弹道的猜想,而她也凭借这项技术获得几项国家级的大奖。2019年,中国科学院公布新晋的院士名单,祝学军的名字赫然在列。“超高音速导弹”也成为了祝学军院士的一个重要标签。

导弹如何打水漂

钱学森弹道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导弹像打水漂一样滑翔。这一猜想是钱学森先生在留学美国的时候在加州理工大学做研究提出的。后来,钱学森坚持回国而被美国扣押。最后总理出面才解决钱学森回国的问题。但作为最后的条件,美国要求钱学森留下他的学术资料,学术资料中就记录了这个猜想。

钱学森在国内的时候又重新提出了“钱学森弹道”。这个弹道是把导弹的飞行轨迹分为三个阶段:主动段,自由段,再入段。主要的意思就是导弹在发射之后,等它进入自由段的时候就关闭发动机让导弹根据地球上的动力滑翔。

导弹因为关闭发动机,所以产生了很少的能量,这种能量很难会被导弹追踪器发现。而发动机突然的减速会让导弹在空中上下晃动。导弹受到了空气阻力就会像我们在水边拿着石子打水漂一样。“打水漂”其实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个比喻详细生动解释了“钱学森弹道”。

“打水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是简单又好玩的事,但导弹在空中“打水漂”要复杂的多。稍有不慎,导弹就会酿成悲剧。祝学军院士这一项难题的攻克让我国的导弹国防事业更加成熟。

世界级难题的破解

祝学军院士攻克的这项难题让世界各国的导弹追踪器很难发现导弹的运行轨迹,从而实现了在天空中“隐身”。这无疑给了我国领空管制权。祝学军和钱学森的理论渊源可谓是一脉相承的。祝学军在“钱学森弹道”上进行改进,逐渐研发出乘波体和钱学森弹道相结合,造出了全球唯一的乘波体超高音速弹道导弹。

这一导弹的主要两大特点,第一就是速度超级快,这个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10马赫。10马赫也就意味着这款弹道导弹是音速的十倍。10马赫的速度意味着即使导弹靠着撞击力就能把一艘航空母舰撞沉。这么快速的导弹目前外国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

第二就是飞行轨迹无法预测,飞行轨迹无法预测这也以为反导弹系统无法对其进行拦截。所以,导弹的命中率也就达到了百分之百。导弹的飞行如果中途变幻轨道的话就需要重新锁定目标,敌人是无法精准的追击的。

祝学军院士在国防事业方面的贡献巨大,她也被我们亲切的称为“女版钱学森”、“导弹女神”。我们对这样深藏功与名的科学家是会怀有崇高的敬意。

国防事业是我国建设的重中之重,人们从那些苦难的日子中走过来的,人们一直深刻秉承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人们深知那些国防能力弱而备受欺凌的下场,中国在清朝时候的积贫积弱的现状也一直深刻的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回想起,新中国刚刚成立。那时候的中国一贫如洗,但我国面临着外国势力的入侵,苏联和美国的技术封锁让我国的科技几乎停滞。领导人下定决心改变这样的状况,钱学森就算面临着美国如此强烈的威胁还是坚持回国研究导弹。

最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无数的科学家们付出他们的一生。祝学军院士也正是和那些初期建设新中国的科学家们一脉相承。他们的爱国心始终如一,他们在寂寞中独自钻研,最终迎来了中国国防实力的强大。

这项技术的研发让我国的“肌肉”更加强硬。目前这项导弹技术只有中国和美国才有。而且目前美国的导弹技术虽然达到九点八马赫,但是最后没有取得进一步的进展。他们的导弹技术是极其不稳定的。

祝学军院士研究的这项技术却是稳定精准的,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远程的精准打击,并且可以使得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失效。这一进步并不是仅仅只是导弹领域的进步,导弹的技术也可以在航空的领域有所运用。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中国的导弹技术发展让中国的肌肉逐渐强壮起来。在现代国防的背景下,导弹技术真正的成为镇国重器,中国人随意被人欺凌的日子也已经逐渐远去。中国身板的坚挺与这些科学家们背后默默的是分不开的。

由此可见,祝学军院士这项技术对于我国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国防实力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钱学森们。七十年国庆阅兵的时候,看着直播的我们看着那些导弹和装甲车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心中油然而生的还是那句“这盛世如你所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