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

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一别两宽各自喜欢。”

深情的歌词、动情的曲调紧紧抓住了人们的心,这首创作于2020年的歌曲,背后藏着的却是一个一百多年前,一个伟大的人和他平凡的妻子之间的故事。

邻村有女初长成,婚前却未识君面

1885年5月26日的那天晚上,翠亨村孙家的宅子里张灯结彩,亲朋好友们喝着喜酒,划着拳,大声地说笑着。新郎官在席间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酒,笑着接受亲人们、朋友们的祝福。

今天,是翠亨村一个叫做孙逸仙的大喜之日,也可以叫他孙中山。

洞房里,披着红盖头的新娘又紧张又期待地等待着。

不知过了多久,喝得微醺的新郎终于来到了洞房,轻轻掀起盖头来。

目光交汇之时,卢慕贞看着这个喝得微醺却眼睛依旧有神的男子,不觉有些痴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对方。

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返回故乡,在檀香山接受了5年的教育的他,对一切封建迷信的事情感到反感。在这年的秋天,他与同村的陆皓东毁坏了翠亨村北极殿里的神像。

面对乡亲们的愤怒,无奈的孙达成只好把儿子送到檀香山的长子孙眉家。

孙眉是一个传统且保守的人,面对如此不守规矩的弟弟自然是严厉管教。而倔强的孙中山由于年纪尚轻,在与大哥大吵一架之后竟直接负气又回了老家。

孙达成对这个倔强的儿子没有一点办法。在和长子讨论许久之后,打算为这个不省心的儿子找个媳妇,希望有了媳妇的他能被约束的规矩一点。

于是,在经过媒人介绍之后,孙中山的母亲杨太夫人看中了隔壁村卢耀显家的女儿卢慕贞。

卢家与孙家在家世、经济状况等方面都相当匹配,而且卢耀显读了几年书,后来到檀香山经商谋生,与大哥孙眉是旧识,因此两家也都相熟相知。

在这年的5月26日,19岁的孙中山和18岁的卢慕贞结婚了。

那天的洞房花烛夜里,当他们的眼神交汇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命运,也纠缠在一起了。

卢慕贞的父亲卢耀显早年在檀香山经商,但很早就去世了。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卢慕贞就像当时其他家庭的女人一般,身材矮小、缠足,也没有什么文化。

从小所受到教育的不同导致两人的观念也截然不同。

相较于看不惯清政府封建腐朽的表现, 进而想要改变社会现状的孙中山,卢慕贞只是希望能一辈子能平安顺遂,不要经历大波大折即可。

婚后聚少离又多,贤妻持家奉公婆

与卢慕贞结婚三个月后,孙中山就离开家乡再次前往香港学习。在他进入学校学习没多久,他就开始显示出他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来。

他在学校里认真学习,是学校图书馆里的常客,所学也涉及甚广,在学校里与人谈论起来总是能引经据典。他的博学令同学们折服,有好事之人给他冠以“通天晓”的称号。

自从孙中山去了香港求学之后便很少回广东老家,卢慕贞也只能从丈夫寄回的家书里了解一些他的现状。

在丈夫寄回的家书里,多是与社会有关的话题,却很少提到她。

她慢慢发现,丈夫不仅博学,而且一讲到政治有关的事物便非常亢奋,总是有自己的看法想要急切地表达出来。而谈论到社会现状,他总是对于一切与封建有关的事情表现得非常厌恶,说着什么“民主”,什么“改革”。

文化不多的卢慕贞看不懂这些话题,只是隐约知道自己丈夫的抱负是想要造福老百姓。

卢慕贞想着那一定是很伟大的抱负吧。

关于丈夫对于自己并没有那么关心,卢慕贞也并不那么在意。因为她知道,做大事的人是没时间谈儿女情长的。她作为妻子,只要照着幼时学过的《女德经》上说的,好好遵守三从四德就好了。

事实上,卢慕贞确实做得很好。

孙中山在外求学期间,卢慕贞就在老家翠亨村照顾着老人。公公年老体弱,卢慕贞总是亲奉汤药。在孙父病重的时候,卢慕贞更是整天不离病榻,每件事都亲力亲为。最后在她悉心的照顾下,老人十分安详的去世了。

对于许久不曾回家的丈夫,卢慕贞也十分牵挂。感觉到老家这边气温降了,她会想到自己丈夫那边是不是也冷了,他会不会穿得不够暖和。也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她在家无事的时候会照着丈夫离家前量好的尺码,给丈夫制衣做鞋。

我也不懂什么,就好好操持好家里,不让他担心吧。

卢慕贞在闲下来思念丈夫的时候总会这样呆呆地想着。

卢慕贞的贤惠孙中山是看在眼里的。对这个洞房花烛夜才第一次见面的女子,孙中山对她感情渐深。

从一开始相敬如宾无多话讲,到后来无话不讲。虽然这个文化不多的女子大多听不懂,但每次孙中山看着她的时候,她都有在很认真地听。仿佛在听什么名言至理一般。

1891年10月21日,卢慕贞生下了她和孙中山的第一个孩子孙科,两个人的小家庭愈发圆满起来。

1892年,孙中山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对卢慕贞来说,这种叫“博士”的学位已经是顶了天的高学问了。

是的,金子无论到哪总是会发光,志向远大的人无论到哪都不会平庸。

在香港求学的经历已经开拓了孙中山的眼界,让他看到了自己想去的方向。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终究是要“起飞”了。

丈夫欲遂宏图志,颠沛流离苦妻子

孙中山在香港求学期间,经常主动找同学谈论政局,在此途中,他慢慢结识了一群对清政府不满的爱国青年。他们在一起议论时政,批评清政府的腐败与不作为。

书生意气,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1894年1月初,孙中山专门从香港返回广东老家,回家之后他选了一间小屋子,带着被子和书写工具就住了进去,在之后的十多天里他都不曾出过这间屋子的门槛。

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他将早就在他胸中酝酿许久的当时社会问题的思考全部梳理,写成了一封长达八千多字的信《上李鸿章书》。

在他回乡的那些天里根本顾不上儿女情长,只是一心的写稿、改稿。

卢慕贞也无一句怨言。只是在该吃饭的时候不忘给丈夫夹好菜送进去,在深夜看到丈夫房间里的灯还亮着就进去给丈夫披一件衣。

在丈夫终于完成这封他人生中第一次写给朝廷的信后,怀揣着兴奋与激动匆匆忙忙离开家时,她只是默默为丈夫收拾好行李,再拿上他离家时候给他做的衣服,看着他的背影,默默送他远行。

他就像一艘在远方乘风破浪的船,无论他经历多少风浪,只要他回到家这座港湾,妻子总会抚平他的伤痕。

离开家乡后,28岁的孙中山带着能够通过这一封信来唤醒清政府的希望出发北上。

可历史给他开了个玩笑。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忙着督师练兵的李鸿章已无心再看这封凝聚着孙中山心血的国事陈情书。就这样,踌躇满志的孙中山被李鸿章随意敷衍打发走了。

失望的孙中山认定清朝已腐朽得无可救药,只有革命才能挽救国家于将倾。

1894年10月,孙中山回到檀香山并创建兴中会。

在他心中酝酿许久的抱负终于开始实践了。

起义!把这腐朽的清朝直接推翻!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

1895年,孙中山在与陆皓东反复商讨之后,最终决定在石门、南朗招募勇士,准备在广州起义。

可惜天不遂人愿。

1895年10月26日,由于朱淇的哥哥朱湘在得知弟弟参加了兴中会这种掉脑袋的活动后,害怕被株连,就向官府告了密,于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还没有正式发动就被清政府获悉。

广州起义失败,由于清政府的大肆搜捕,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不得不藏起行踪,因为事发突然,孙中山也来不及告诉家人一声,便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船只,之后又辗转去了日本。

而在老家的妻子和母亲却对此丝毫不知,若非被派下来的官署书吏特意将文书中的“翠亨村”写成了“翠微村”,提前向她们透露了风声,恐怕从此将与孙中山天人两隔。

这时候,卢慕贞终于知道丈夫天天念叨的“革命”是什么了,也终于知道丈夫天天在外边干什么了。在这危机的时刻还在坐月子的她只能一边带着孩子和母亲逃跑一边祈祷着丈夫没事。

幸好,同是兴中会会员的陆灿得知卢慕贞处在危机中后不顾自己安危,带着卢慕贞一家突破重重危机去到檀香山投奔了大哥。

一路颠簸的卢慕贞却不知道,这只是开始。

第二年6月,孙中山又从日本出发到欧洲去宣传他的理念。

从此以后,卢慕贞便与丈夫聚少离多。

这次欧洲之旅也并不顺利,在到达欧洲几个月之后,在清政府的影响下,孙中山被囚禁起来。虽然最终被放了出来,但孙中山还是一阵后怕。

不久之后,在孙中山30岁生日那天,卢慕贞给他带来的生日礼物是他们的第二个女儿。

而远在欧洲的孙中山正为国家的未来奋斗,无暇回家见一见他刚出生的小女儿。卢慕贞只能一个人欢喜。

几年后,由于全力支持兴中会的革命活动,大哥孙眉在檀香山经营的产业宣布破产。卢慕贞只能将正在求学的儿子留下,带着一家人和大哥回到香港生活。

1910年7月19日,孙中山的母亲去世,享年83岁。母亲去世的时候,孙中山正在国外奔波,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卢慕贞把母亲的后事料理得很好。

然而同年12月,南洋英殖当局配合清政府通缉孙中山,虽没把他们抓起来,但是将他和妻女驱逐出境。刚安定下来的卢慕贞再次四处流落。

孙中山只好动身前往欧美,筹措革命经费。而卢慕贞和两个女儿的生活没有着落,母女三人只能由当地华侨集资供给她们勉强活着,一家人的衣服旧了破了也不敢换,只能由卢慕贞缝了再补,补了又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毫不知情的孙中山在看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决定从海外回国,亲自领导此次革命并组建共和国。在归国路上与妻女短暂相聚之后便再度出发回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亲人离世终醒悟,放手平静度余生

1912年2月9日,卢慕贞带着两个女儿前往南京与孙中山团聚。

再次见到丈夫时,他已成为了无数人敬仰的临时大总统。在与他团聚的那些日子里,丈夫每天接待各种来访的中外来宾,与他们商讨国事。

她看着精神抖擞忙于政务的丈夫,她感觉仿佛这个男人发着光,灿烂到在她眼中只能看得见丈夫。

作为一个裹着小脚且文化不多的旧式女子,卢慕贞对于这种受人瞩目的生活并不习惯,那些带着敬仰的目光反而给卢慕贞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她也并不擅长应付抛头露面的事情,她只是像在老家一般照顾着丈夫的日常生活。

3月25日,一个就像往常一样的日子,孙中山依旧忙于政务,而卢慕贞未发一言,一个人回到了老家。

没过多久,或许是对于忙碌的政务感到厌烦,或许是因为袁世凯的游说,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带着两个女儿和秘书宋霭龄也返回了家乡。

对于丈夫的回来卢慕贞当然十分欣喜,而随着丈夫回来的这个女人,她也是见怪不怪。在南京的那些日子里,丈夫身边的女人也总是很多的。

袁世凯在接替孙中山的位置之后,邀请孙中山去北京考察,商谈建设中国自己的铁路相关事宜。

孙中山带着一家人一路上游遍名胜古迹,卢慕贞也难得度过了这一段惬意的时光。

然而他们的生活注定不太平。1913年,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刺杀,孙中山知晓此事后十分气愤,又转身投入到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中,可惜面对手握重兵的袁世凯,孙中山也无计可施,只能逃到日本以谋大事。

这次卢慕贞很镇定,她迅速前往澳门投靠长兄孙眉。

“一切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只是地方不一样罢了。”卢慕贞想着

然而这年18岁的孙娫因病去世,给了卢慕贞最沉痛的一击。1915年2月,长兄孙眉也去世了。从此卢慕贞在澳门再无依靠。

两个亲人逝世后卢慕贞渐渐明白,她在逃难路上颠沛流离,把她的小脚都磨烂了;在南洋靠人接济勉强过活,每天担忧着明天会不会没饭吃了;在澳门两个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亲人的离世......这些苦难,都是为了革命!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在1915年9月1日,由于革命党人胡汉明、朱执信强烈反对孙中山想与卢慕贞离婚的想法,孙中山邀卢慕贞来东京商谈离婚事宜。卢慕贞在与孙中山进密室里谈论许久之后,便在离婚协议上签下了“可”。

此后半生,卢慕贞开始了旅居澳门孙公馆的后半生。

在离婚之后她也时常与孙中山互通书信,讲述家里最近发生的事,孙中山也常给卢慕贞寄信,关心她的生活、健康和家用,并持续给她汇款。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辞世,卢慕贞听闻之后悲痛万分,别人劝她给孙中山写一份悼念文章以舒悲伤,她文化不高,于是找人代笔写下了她给孙中山的最后一份文章,在文章中赞颂孙中山一生的光荣功绩。

在生命的末尾,卢慕贞会后悔与孙中山离婚吗?

这封离婚时的离别信,或许能解答这个问题。

“我常识不够又不懂英语,缠脚行动又不便,帮不上先生什么忙,愿先生与我各寻良人,我爱你是真的,可我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可我就是觉得除了我谁也配不上他。”

是啊,她就是这么一个倔强却又深爱着先生的女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