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向来是“多事之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安安心心发展几十年了,可阿富汗却依旧动不动就处于内乱之中。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有很多,特别是到了20世纪,有些事情就不是阿富汗自己能够决定的了,阿富汗乱象背后和中东乱象不同,他们所开发的石油资源远不如中东丰富,这就代表着阿富汗沦落到这个局面背后的原因更加复杂。



身不由己的阿富汗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进入工业文明后,最看重的是自然资源。


中东国家就像是出生在“金窝”中,只要没有被侵略,那必然是盆满钵满。


阿富汗没那么好的运气,他们比不上中东,突出的是矿藏资源比较丰富,目前探明的有煤、铁、铜等资源,不过大多还没来得及开发。



按照这个方向看,阿富汗被侵略的意义不大,除非像类似二战时期日本那样的国家搞“全面侵略”,否则考虑到交通运输成本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侵略阿富汗怎么说都是赔本的买卖。


可当世界逐步融为一个整体,有些事情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


就算阿富汗什么都没有,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地理位置都决定了它必然要挨打。


无论从任何角度,阿富汗都能被归入西亚、中亚和南亚,并且还能够直接通往东亚,兴都库什山从东北向西南贯穿了整个阿富汗,占据了阿富汗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



由于这种“顶级地理位置”,阿富汗还被伊克巴尔喻为“亚洲之心”。


再来看下阿富汗的状况:3800万人口中几乎就没几个不信仰伊斯兰教的,而且这批人中还有接近九成属于逊尼派成员,一直到2021年,这个国家的城镇率还没有超过百分之三十。


和大国对比,阿富汗的人口并不算多,可这个国家同样是个多民族国家,写在宪法中的民族有14个,可本土学者却认为国家内通常有三四十个民族构成,可不稳定的因素也同样明显:这个国家没有主体民族。


位置好本身是好事,可只要没跟上时代潮流发展起来,就必然会有别的大国帮你“发展”。



阿富汗发展不起来,从某种角度看是一种必然,因为这里的地理条件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内部的交通网络也极为落后,广大农村地区的来往也极为有限,导致了国家权威都没法施展出来。


内部长期不沟通,很容易造成“地方势力扩大”的现象,这在阿富汗就表现的很明显了。


在那里,各地方政权甚至敢于直接反对中央政府征兵、征税等工作,动不动就要闹事反抗一下,中央政府的势力也不强,没法通过强制力来管控,只能以“商量”的方式解决问题。


几乎所有东西都隶属于“地方”的情况下,只剩下一项内容是共通的:伊斯兰教。



从19世纪末期,伊斯兰便是畅行整个阿富汗的“通行证”,1923年以来的历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伊斯兰教为国教,可即便是大家找到了如此共性,依旧没办法弥合既有的社会政治矛盾和分裂。


阿富汗的故事也说明:共同的宗教信仰没有办法转化为社会团结。


这个国家过去也强大过,1747年阿富汗王国才正式成立,那时的国力便非常强盛,成为了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兰国家。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积累和向外扩张时代的来临,阿富汗也就跑不脱了,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进则退。



正是因为这么个地理位置,阿富汗自1907年变成沙俄、英国两国角逐的“斗兽场”,或许是沙俄离得比较近的原因,他们在此处攫取了不少利益,还和英国人签了协定,美滋滋的承认了“阿富汗处于俄国势力范围之外”。


而协定的事情,阿富汗“本人”竟然都不知道:自己就这么很随意的被当成块肥肉分了。


在世界大变革时代,阿富汗的主题只有一个:听天由命。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皇不见了,可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西方有了极大的冲突。



英国当时代表西方世界的最强者,他们眼睛里容不得列宁,此时阿富汗对他们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变成了进攻苏维埃俄国的后方基地。


列宁也根据形势作出了精准判断:“英国人已经在印度巩固起来,现在征服了阿富汗,早就为自己找到了据点扩大殖民地,准备进攻苏维埃俄国。”


不过,反应快的国家早已搞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这让阿富汗深受刺激,所以他们干脆也在一怒之下踏上了这条路,随着阿曼努拉国王继位,阿富汗向世界发出了坚定的声音:从现在开始,阿富汗不承认任何外国的统治。



英国人一听,这还得了?


1919年5月6日,英国对阿富汗宣战。


此时的苏俄坚定地站在阿富汗一边,同英国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阿富汗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取得了巨大胜利。


败仗面前,英国人无奈地宣布阿富汗是自由的主权国家。


斯大林还高度评价过这场战争:“阿富汗国王为阿富汗独立而进行的斗争客观上属于革命斗争,因为它能够削弱和瓦解帝国主义。”



从这之后,阿富汗仿佛找到了靠山,因为苏维埃政权每年都会给阿富汗国王提供补助金。


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关键原因还是此时的世界格局变化太大了,动不动就要重新洗牌,所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总是会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考虑,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真正无私的援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有战胜大国都启动了“抢地盘”模式,苏联自然不甘落后。


彼时的英国已经走向没落,被迫从亚洲撤退,苏联便找准机会,加强了对阿富汗的渗透,那里的位置实在对苏联太重要了。


阿富汗也不敢乱动,只能乖乖听苏联的话,当时查希尔王朝和苏联签订了贷款合同、武器交易合同等一系列项目,这样苏联还算安心一点。



可到了1973年,阿富汗军官发动了政变,直接推翻了查希尔王朝并成立起阿富汗共和国,过去那套亲苏政策就不太管用了,新共和国的主要构想是中立,并表示愿意和美国恢复关系。


其实,这并不是阿富汗新政府自讨苦吃,他们的出发点也没有问题:在两极格局中,能“两头吃”才是最合理的方式,这样万一两个大国真打起来了,自己还有逃过一劫的机会,否则无论屈服于哪个阵营,挨打的都先得是他阿富汗。


那几年的阿富汗政府内部总是波折不断,苏联还是在努力寻找着合适的切入时机,终于有一件事让他们无法再忍受了:1979年,阿富汗阿明总理发动政变,上台后直接和苏联渐行渐远,并决定投身于西方阵营。



这下,苏联彻底坐不住了,他们为了防止在阿富汗几十年的经营化为泡影,决定先下手为强。


当年12月27日,一队苏联特种兵降落到喀布尔地区,直接暗杀了阿明,还在他的裹尸袋上写下了“美国间谍”字样。


同时,苏阿边境的5个师迅速出动,在1700多辆坦克、2100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入侵阿富汗。


此时的阿富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们对于各种乱象早已适应了,向来就有反抗精神的阿富汗民众开始反抗,还利用地形优势打起了游击战。


这样一来,苏联的坦克面对山地也束手无策,为了能快速解决战斗,他们将作战部队升级到10万人,可还是没有控制广阔的农村地区。



这件事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所有国家都在注视着事件进展,当然,最震惊的当属美国。


时任总统卡特立即表示:“这是二战后对和平的最大威胁。”



当然,这场战争关乎美国全球布局,因此他们不会选择袖手旁观。


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被美国搬运过来,甚至还包括了毒刺式导弹,让战场的局面更加混乱。


里根总统上台后,美国的军费开支更是于1982年达到了1996亿美元的惊人数字,这笔钱还有不少被用于新武器研究,包括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两个方向。



世界闻名的“星球大战”计划也是在这一时期被提出的。


苏联进攻的脚步越来越艰难,拖成常规战后,局势就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原本控制阿富汗是为了增加对南亚、非洲和波斯湾的影响,特别是广大的中东地带。


奈何阿富汗人的激烈抗争使得苏联道路被堵死,这场仗打到第八年时,苏联已经蒙受了巨大损失,据西方估计:苏联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数字还在持续上涨。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认为这场仗实在打不下去了,最后一批部队于1989年撤离。



苏联走了,美国又来了


苏联去打阿富汗的时候,美国坚定站在阿富汗一边,后来苏联没有了,美国还可能真的去帮助阿富汗吗?


美国的逻辑和苏联一样,只不过美国的“蓝图”更大:苏联将阿富汗视为一个重要通道,而美国将阿富汗当成一个重要枢纽。


这场仗之后,阿富汗更是混乱不堪,1994年,塔利班在阿富汗边境成立,他们代表着普什图族人的利益,由于基数比较大,短短时间就几乎横扫全国。



这个组织并没有给阿富汗带来什么新的希望,该乱的地方还是照样乱,他们采取残酷暴行、歧视女性等方式更是招来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批评。


原本苏联倒下了,美国眼里阿富汗的战略价值就下降了,可2001年的痛却逼着他们开始行动。


在“911事件”后,民调显示有超过九成的美国公民支持对阿富汗发动战争,这就等于逼着总统采取行动,时任总统小布什也在国会演讲时明确指出:“中亚地区要么成为恐怖主义的天堂,要么就成为美国反恐行动的打击点。”



愤怒中的美国将一些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贴上了标签,诸如“邪恶国家”、“无赖国家”之类。


他们也有个十分宏大的目标,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击溃“基地”组织则是第一步。


说到头,还是因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这是能控制整个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美国没有理由选择其他地方。


其次,美国霸权主义的终极目标始终没有改变过,熬垮了苏联后,他们也在分析谁将会成为阻拦美国霸权的绊脚石,俄罗斯和中国都被他们列入了名单当中。


还没打仗之前,美国就定好了未来计划:先控制阿富汗,随后借助经济援助、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渗透等多方面入手,挤压中、俄两国的战略空间。



最后,才是资源,这和美国中东布局的角度完全不一样。


中亚地区也是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的,美国作为超级军事大国,海外军事基地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很大,中亚也算是开辟多元化渠道的一条路径。


苏联没打下来的阿富汗,美国同样不行,阿富汗是个“泥潭”,谁进去谁倒霉。


可是,在接下来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美国还是成为了阿富汗政治舞台上张牙舞爪的主导者。


小布什一直坚持认为“民主阿富汗”可以避免滋生极端主义,还配套去搭建了美式议会民主制度,让总统、议员这些职务都在选举中产生。



想法确实不错,可这一套放在阿富汗就直接失灵,人家懒得玩这一套。


美国在的那20年中,阿富汗一共进行过4次总统选举,除了2004年还算平稳外,其余的3次都引发了巨大争议。


特别是2019年的选举更是令人震惊,明明说好了是选举,竟然还出现了双总统、双政府的奇葩场面。


而那些在美国监督下产生的阿富汗官员似乎也清楚自己是个空架子,真正的幕后老大还得是美国,所以他们上来后啥事不干就是贪,不仅贪国内民众创造出来的财富,还把外部带给阿富汗的支援一块贪了。



“选举”下的各种制度也是为了让行政机构更加高效,可这些放在阿富汗也只剩下搞笑了。


一个普通的民事案件,几个月到几年都办不下来;要是给的钱足够多,那么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既得利益者当然觉得美国不错,要不是美国人来了他们兜里还没那么鼓。


可普通民众就不愿意了,他们普遍认为正是美国人到来才把阿富汗弄成这个样子,在不甘心之下,他们干脆倒头去追随塔利班。


塔利班挨了打,只能逃窜到阿富汗边境地区,还在那些地方反客为主,反倒促成了当地的变革,成立了反美战争根据地。



在那段时间,塔利班为了壮大自己根本连个加盟门槛都没有,管你是什么武装分子、犯罪团伙、走私集团,只要来了就是“兄弟”。


美国很震惊,可他们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能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焦头烂额的小国,除了阿富汗,恐怕摊开世界地图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阿富汗强大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归根到底,这个国家只属于“容易打,不容易管”的情况。


哪一套在阿富汗都走不通,也是因为阿富汗是个重视部落和家庭的国家,政府的影响力在这里一直都不够充足,就算首都被占领,农村地区的家庭都可以表现的跟听笑话一样。



想要彻底扭转阿富汗也只有一个方法:排兵列阵,先打一个部落再打下一个部落,所有村庄还得兼顾。


打是可以打,可没有收益的买卖谁愿意去做呢?


美国是有十足的力量优势,奈何塔利班更加灵活,他们想往哪里跑就往哪里跑,美国的行动还得考虑到国际舆论,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美、阿这两个国家,可塔利班只用想着活命,谁骂了自己他们根本听都懒得听。


苏联已经留下了前车之鉴,可美国根本就没有认真学习,当年苏联明面上打下阿富汗只用了2天时间,可在接下来的10年中,还是没有实现任何目的。



美国连撤军之路都充满了思考:又不想让多年的努力化为泡沫,又不想继续在这鬼地方纠缠。


2021年夏天开始,阿富汗迎来了又一个拐点:塔利班上台执政。


美国的“试错”到这里也就彻底结束了,可很多奇葩故事依旧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



一路走来,阿富汗经历过很多次的自主道路,可由于地理位置实在过于特殊,他们总是深受大国博弈连累,这也导致他们一直以来都有着夹缝总求生存的困境。


世界上很多国家一帆风顺的建设道路,放在阿富汗经常会断断续续,除非他们能爆发奇迹突然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国家,不然这些风险仍然会始终伴随着他们。


地缘政治诅咒阿富汗早已适应了,什么大事小事他们也都经历了,未来的阿富汗究竟会是什么样,似乎很难有人能预测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