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言:“二十岁的容颜是上天赋予的恩赐,三十岁的面容则是生活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四十岁的脸庞,则是你自身修养与经历共同塑造的写照。”
       面相,恰似一面映射内心的镜子,它无声地诠释着你的内在世界,左右着他人对你的初印象和评价。
       在这世间万象中,有三种特定“面相”的人群,他们的内在品质或许并不值得我们深入交往。
       一旦遇见,请务必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1
       笑里藏刀的人
       自古以来,民间智慧便有言:“害人之心切莫存,防人之心不可缺。”笑,作为一种普遍的面部表情艺术,常常被人们用来传递友善与和睦。
       有人的笑容,源自内心深处,真诚地播撒善意的种子;然而也有些人,笑容背后却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心机,他们以笑为盾,遮掩其真实意图。
       追溯至唐明皇统治时期,右相李林甫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笑面藏刀”之辈。他与左相李适之共同辅佐朝政,表面上二人交情甚笃,实则李林甫心中暗藏祸心,时刻觊觎陷害李适之的机会。
       一次,李林甫满脸笑意地向李适之透露:“华山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若能开采,定能让国家财力大增。”李适之听闻此言,深感赞同,并对李林甫的提点心怀感激,遂积极地上奏天子。
       皇上得知此事后,召见李林甫征询意见。而李林甫却狡猾回应:“华山虽有金矿,然矿下盘踞龙脉,倘若贸然挖掘,恐将动摇龙体安康,乃至影响国运昌隆。”
       这一番话,使得皇上认定李林甫乃忠贞之臣,反将李适之罢免官职。现实生活中,不乏那些表面和善可亲,背地里却处心积虑设陷阱之人。
       我们待人接物应当胸怀坦荡,但也要警惕社会中潜藏的各种圈套。人心难测,总有些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扮演君子,背地里却行小人之举,让人防不胜防。
       因此,对于那些善于笑里藏刀的人,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永远不要对他们掏心置腹,以免遭受背叛与伤害。


       2
       眼神飘忽的人
       孟子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他的眼睛。”这是因为眼睛就像心灵的窗户,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有一次,曾国藩大人正在挑选弟子,有三个年轻人来到他面前。曾国藩大人只看了一眼,就告诉他们:“左边的人可以用在小事情上,右边的人完全不能用,而中间的人则可以担当重任。”
       当被问到原因时,曾国藩大人解释说:“左边的人眼神闪烁,不敢和我对视;中间的人看我一眼,也大方地回视我,这说明他心胸宽广,有气魄;而右边的人则四处张望,神色不安。”
       这件事让曾国藩大人总结出了一个识人的秘诀:“要看一个人是否正直,就看他的眼睛和鼻子;要看一个人是否真诚,就看他的嘴唇。”
       那些行为端正的人,通常眼睛明亮,不会斜视别人;而那些心胸狭窄、嫉妒心强的人,眼神总是犹豫不决,飘忽不定。
       事实证明,曾国藩大人的“识人术”是非常准确的。那个被他认定为可以担当重任的年轻人,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台湾巡抚——刘铭传。
       如果一个人总是斜着眼睛看人,眼神飘忽不定,那么他很可能对待别人不够真诚。
       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无论他们如何掩饰,他们的眼神都无法隐藏内心的丑恶。


       3
       满嘴是非的人
       《增广贤文》中提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往往自己就是制造事端的人。
       这些人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随口说的一句闲话,可能会给别人带来无尽的麻烦。
       沈括到杭州出差时,顺道拜访了苏轼。两人相谈甚欢,自然而然地聊到了诗词歌赋。
       沈括把苏轼的新作都抄写了一遍,其中包括一百多首诗词。然而,他却从这些诗句中挑出几个字眼,歪曲了苏轼的本意,并加以注释。
       之后,他将这些“注释”呈献给皇帝,诬陷苏轼写诗是别有用心。
       皇帝看后大怒,苏轼因此入狱,险些丧命。这起事件还牵连了三十多位亲友,被称为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来矛盾和纠纷。他们能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也能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
       这些人常常引发争端,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他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