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沙僧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呢?大部分的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恐怕都是“老实”、“憨厚”、“低调”甚至是“任劳任怨”,其实吧,这还是得益于86版电视剧的宣传,当然,大部分人也是通过这部影视剧作品来了解的《西游记》,然而这部剧与原著是有挺大的出入的,其中最大的错误在于原著挑担子的是猪八戒,而不是像电视剧中总是由老沙来挑,因此起码“任劳任怨”这一印象是不太符合原著的,如果你读过《西游记》原著的话,抛开以上标签外,一定还会加上一条“精明”,机智的沙僧让猪八戒有气都没处撒。

在《西游记》原著中,沙僧这一角色的存在感是要比剧版更稀薄的,他在原著中的任务是牵马而非挑担,孙悟空对猪八戒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我负责打妖精,你和沙僧负责挑担、牵马。”这任务分配也算是十分明确了,虽说有时候八戒和沙僧也会参与打妖精,然而大部分时间还是由大师兄来完成这项任务,事实上,原著中孙悟空都没叫过几声沙师弟,与沙僧的对话更是少之又少,那么要如何体现这个觉得的“精明”呢?

其实沙僧并非是个纯粹的老实人,就拿他拜唐僧为师之前吃过九个取经人这事来说,他就绝非是个善茬,而他恰巧又是在水中为妖,这让蠢哥不禁想要说句,这沙僧还真是“一肚子坏水”,在此前的文章中蠢哥曾提到沙僧在取经路上做了件坏事,即是打死那只变身成他的模样的小猴妖(六耳猕猴强迫的),然而这次要说的这“坏水”并不是他又做了啥大奸大恶之事,而是这人实在是精了。

在孙悟空被赶走后,沙僧此时加入取经团队没多久,就遇上这等尴尬的事,而八戒又自称大师兄,沙僧该如何称呼他呢?他自然是不服八戒的,于是他除了喊“哥”之外,还有另一种称呼,那就是“呆子”,一方面他给八戒面子,尊他为兄长,毕竟他先拜入唐僧门下,一方面又不服八戒,原著中这样描述:“好呆子啊!师父教你化斋,许你在此睡觉的?”接着沙僧又说:“哥啊,定不得吉凶哩。我们且去看来。”由此可见,他确实是不服八戒的,一时嘴快透露了内心想法,也顺便羞辱八戒一番,再称他为哥,让八戒有脾气都没出撒。 再到原著的第五十七回中,悟空又被赶走了,又有这么一段描述:“正走间,听得有人叫‘八戒’。八戒抬头看时,却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喊道:‘这里来!这里来!’”也就是说沙僧直呼二师兄猪八戒的名字,在古代是十分讲究长幼尊卑的,他怎么可如此冒犯?此时沙僧已经早就看透了八戒是个好吃懒做的主,正好悟空又不在了,他觉得这师兄弟的位置该重新排序了,因此他直呼八戒其名。可到了悟空归来之后,沙僧又重新称呼八戒为二哥或者是哥,足见沙僧是有几分心机的。

不得不说,这家伙审时度势的能力乃是一流,那猪八戒几次被他的在言语上羞辱最终也只能有气没处撒,老猪这脑子的确是不如沙僧好用啊,也可以看出,他从不敢冒犯悟空,足见他的确是服悟空的,但是对猪八戒恐怕就有点儿不服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