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云翔产业社区(航拍)。云霄融媒体中心供图

初夏时节,云霄县南部的工业组团发展片区里,厂房拔地起,土地“热”起来。

在云翔产业社区,福建豪锦生物科技项目加快推进,多幢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已初具雏形,有效盘活低效用地;龙岩卷烟厂云霄厂区退城入园项目建设提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腾出宝贵空间,工业园区批而未供土地焕发新生机。与此同时,晶石光电、丰特食品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土地产出效益有效提升;兆立光电项目向高空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用地容积率增加到3.0。

这样的嬗变,正在云霄工业发展一线不断上演。近年来,云霄县委、县政府聚焦“两园两区”建设,直面新增建设用地不足、存量用地产出不足等问题,创新实施“1+1+N”工作机制,全力开展工业用地批而未供、供而少动及闲置治理工作,从盘活利用低效用地中不断挖掘的“发展增量”,力促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利用、更高质量的发展。

何为“1+1+N”?即建立一套攻坚作战体系,绘制一张攻坚路线图表,实施多项政策保障措施。

把握“亩均论英雄”政策风向标,云霄县深入推进用地扩容增效专项行动,建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运转高效、指挥有力的作战体系,对2000年以来全县批而未供土地、已供地项目建设和投资情况逐宗开展摸排,进一步理清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综合运用政策、市场、司法等手段,一体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用地效益提升、空间环境优化。

组织领导有力,目标明确清晰。云霄以摸底调研开路,建立全县工业低效用地“一宗一档”工作台账,逐项目、逐宗地分析梳理,统筹考虑各宗地块历史原因、地理规划、法律法规等因素,列出一张路径清、方案明的攻坚路线图表,按照“一地一策、先易后难、分批推进”的原则精准“拔钉清障”,确保用地扩容增效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期间,针对每个地域、每个企业、每宗地块的不同情况,云霄县坚持“政策、市场、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一方面,推进企业“退城入园”,加快低效用地和老旧厂房盘活利用,推动城区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转移;另一方面,善用市场机制,允许土地使用权人以转让、入股、联营、出租等方式灵活开发,或引入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对低效工业用地开展兼并重组。同时,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允许土地使用权人调整产业结构、市场主体以转让方式取得相邻多宗低效工业地块进行集中开发,进一步提升低效用地再开发效益,带动空间优势换产业集聚态势。

机制落地,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4月底,全县有效处置工业低效用地4645.82亩,其中批而未供1435.86亩,供而少动工业项目51个2104.73亩,闲置土地工业项目31宗1105.23亩,为推动云霄产业社区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标准化建设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随着“沉睡”的土地被“唤醒”,一地经济也跟着“活”起来。2023年,云霄县有供地规上企业亩均产值、亩均销售收入、亩均税收较上年度分别提升10.8%、19.8%、32.4%;今年一季度,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增15.4%,工业增加值比增15.1%,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郭扬 朱乔柽 吴晨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