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当地时间5月14日,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由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和美国国务院关键和新兴技术代理特使森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技术和国家安全高级主任查布拉共同主持。中方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外事办公室以及美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商务部派人参加。双方围绕人工智能科技风险、全球治理、各自关切的其他问题深入、专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
作为当前世界上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中美加强沟通协调,对于该领域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哈佛大学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美国在AI发展的主要指标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发布的基础模型数量和被认为是重大技术进步的AI系统数量。而中国则在授予的人工智能专利和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可见,美国在人工智能的虚拟发展方面进展迅速,而中国则在技术应用和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方面颇有建树。两者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对话,有助于人工智能未来技术与应用的融合,对于维护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产业安全均有建设性意义。
但是,美国当前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无理打压、“围栏筑墙”,严重损害了中美双方合作格局。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拜登政府修订了旨在阻止中国获取美国人工智能(AI)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的规定。美国商务部也表示,未来计划继续更新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美方的一系列打压措施,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广泛流动。数据显示,中国是人工智能芯片最大的市场,每年有70亿美元的芯片需求,美国的打压措施无疑是在断自己人工智能芯片的“财路”。同时,这一措施也打压了人工智能依托全球产业链本可以迸发出的生产活力。中国在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融合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比较而言,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则有“脱实向虚”的趋势,中方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充实案例,本可以帮助美国的人工智能生态逐步完善。
与美国相反,中方在人工智能方面以开放和积极的姿态推动国际合作,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中方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
正因为在人工智能发展理念上有差异,我们不必期待通过一场会谈就可以扭转美国的遏华姿态,拜登政府官员也表示,他们并不寻求通过一场会谈能够发布联合声明和与中方开展合作,技术保护政策也不容谈判。但是,中美人工智能对话有助于形成技术安全领域的国际秩序,打造更具有普适性的规则框架。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缺少一些普适性的产业发展规则,这些规则对于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中美作为两大人工智能发展大国,有义务承担起这个责任,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发展与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在兼顾多方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更开放、更包容的人工智能发展的国际秩序。当然,人工智能安全也是中美共同关注的话题,双方在管控人工智能科技风险方面可以实现更多的政府间合作。
综上,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双方的发展,也有助于形成更包容的发展生态。此次中美对话是两个处于领域内发展前沿的大国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深入探讨,这对于形成更普适的人工智能技术安全的国际秩序和规则有重要意义。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