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5月15日早上,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富华新城小区,57岁男子杨旭(化名)使用绳索“吊脖”锻炼时发生意外,不幸离世。

17日,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来到该小区,涉事的那台上肢牵引器没有人再使用,器械上的绳子也被取走。有居民向记者还原了事故发生时的情景:“路过的人发现情况不对,当时谁也不敢去碰他,赶紧报了警。”在邻居们的印象中,杨旭酷爱健身,每天很早出门跑步,冬天也是光着膀子锻炼,他们对这起意外十分痛惜。

居民们表示,没听说过杨旭有颈椎病,他“吊脖”锻炼应与颈椎病无关。但网上仍有很多人在分享这种特殊锻炼方式的视频,宣称可以治病。对此有医生表示,“吊脖这个动作相当危险,也起不到锻炼的作用。”

“男子吊脖锻炼致死”发生现场(图源:网络)

“发现情况不对,但谁也不敢碰他”

5月15日,有网友发视频称,重庆市垫江县富华新城小区一名男子在锻炼时发生意外离世。视频拍摄者称,“他脖子吊在绳子上,才五十多岁。”

当地权威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5月15日早上8时许,澄溪镇富华新城小区57岁居民杨旭在小区健身器材上锻炼时,不慎被绳索吊住发生意外离世,“本来应该是手吊在绳索上进行锻炼,但他是把绳索系在脖子上锻炼。”

5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事发的富华新城小区。这是个老小区,公共场所大多是散步或休息的老人。小区内的空地上有一排健身器材,其中包括杨旭发生意外时使用的器材,专业学名为上肢牵引器。意外发生两天后,居民们没有人再去碰它们。

居民们介绍,这台上肢牵引器的把手处本来绑有绳索,在杨旭发生意外后绳索已被清理。公开资料显示,上肢牵引器的正常使用方式是,双手握持绳索下方的把手,来回向下拉扯,以锻炼手臂及肩部。

认识杨旭的刘爹爹(化姓)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杨旭平时要照料九十多岁的父亲,因热爱锻炼身体,很多居民都认识他。15日早上,刘爹爹还曾遇到杨旭外出跑步锻炼,但没想到中午回来就听说杨旭出了事。“他喜欢锻炼,大家都晓得他。当天是路过的人发现情况不对,当时谁也不敢去碰他,赶紧报了警,最后警察到了把他脖子上的绳子解开,才把人放了下来。”刘爹爹对记者说。

健身器材所在的地面上,遗留着死者家属燃放鞭炮产生的碎屑,附近还搭起了炉灶、雨棚和圆桌,家属正为杨旭办理后事。

多位小区居民对杨旭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在大家的印象中,杨旭虽然脚上曾经受伤,但酷爱运动健身,还曾参加过比赛,“经常看到他早上光膀子在小区跑步,冬天也是这样。”居民们闲聊时认为,爱好锻炼是好事,但动作不能太过危险。

红圈中为发生意外的上肢牵引器(记者邓波 摄)

居民否认他锻炼是为治颈椎病

在小区居民的帮助下,极目新闻记者找到杨旭的社交媒体账号,他经常在这个平台分享自己的锻炼,还有数千名粉丝。在这个账号上,杨旭自我介绍称爱好跑步和瑜伽。他分享自己运动健身、参加马拉松比赛等上千个视频,就连下雨天也会进行锻炼,还有头部倒立、在栏杆上做俯卧撑等高难度动作,其中多个视频都在富华新城小区内拍摄。虽然已经57岁,但视频中的杨旭肌肉线条明显,看起来锻炼颇有成效。

今年1月29日,杨旭发布了自己“吊脖”锻炼的视频,配文说“好像只玩了三次,危险动作,谨慎模仿”。视频中,他将绳索系在自己脖子上,绳索上端则连接到上肢牵引器上,随后双脚离地数秒。

这个账号还置顶了杨旭去年10月“吊脖”锻炼的视频,评论区有网友提醒注意安全。杨旭回复:这次使用两根麻绳,更危险,没基础别模仿。记者对比发现,视频中的健身器材场景与意外发生地一致。

杨旭更新最后两个视频,是在5月14日上午9时许。第一个视频中,跑步软件显示,他用1小时54分12秒跑步14.23公里,配文是“爱跑步爱生活”“因为热爱所坚持”。第二个视频中,他光着膀子训练花式俯卧撑,配文是“第二次训练,鼓励鼓励我”。一天后,他就出了事。

杨旭在小区内锻炼(视频截图)

有网友猜测,杨旭可能是为了治疗颈椎病,才多次做“吊脖”锻炼的高危动作。但富华新城小区多位居民向记者否认了这一猜想,“他脚以前受过伤,有点问题,但是他身体可以,大冬天都光膀子在小区跑步,没听说过他有颈椎病。”

小区里唯一一家有正骨和治疗颈椎病项目的理疗店老板也表示,杨旭没有到他店里治疗过颈椎方面的病。“颈椎病是不能被吊好的,就算要使用牵引动作治疗,也需要佩戴专业器械才行。”该老板说。

关于杨旭意外离世的善后,小区物业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家属与物业公司领导进行了协商,自己不清楚具体情况。事发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事件后续处置由镇政府协调,司法所和派出所也参与了。

专家:“吊脖”很危险也无锻炼效果

极目新闻记者检索多个社交平台发现,诸多用户在分享绳索“吊脖”锻炼的视频,有老人用绳索挂脖后,双脚离地身体大幅度晃荡。多名网友称,此动作能治疗颈椎病。但真的是这样吗?

“(吊脖)这个动作相当危险,也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刘伟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主流颈椎病有两种,一是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是双手麻木、行走不稳,这类颈椎病千万不可进行类似视频中的牵引动作,不然很容易导致四肢瘫痪;二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以上肢放射性疼痛为主,大部分患者通过牵引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牵引重量必须在安全范围以内,“牵引力量一般在身体体重的十分之一就够了,不能超过六分之一,过重颈椎承受不了。”

网络上的“吊脖”锻炼(视频截图)

“吊脖”这个动作为什么这么危险?刘伟军解释说,使用绳索吊脖牵引可能对气管软骨造成损伤,导致憋气;更重要的是,牵引力量过大会导致第二节颈椎骨折脱位,并造成颈髓受压。“上颈髓是管身体呼吸的,上面有呼吸中枢,一旦骨折脱位造成脊髓受压,马上就会导致死亡,我们称为‘hangman骨折’。”

刘伟军提醒,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千万不能进行牵引动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牵引动作,但要控制好重量。

在重庆渝北区经营健身工作室的张先生认为,造成此次悲剧的核心问题是不正确的健身方式,很多中老年人不懂科学健身,看到网络上一些博主为流量所演示的高危动作就跟风锻炼,也偏信这些动作可以治病,最终酿成苦果。

张先生说,对于这些户外健身器材,物业或社区可以竖立正确使用的图像标识,尽最大可能避免意外,“专门立个牌子,以图像的形式讲解,上面也可以张贴一些警示案例,社区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关于中老年人科学健身的讲座或者活动来宣传安全健身。”

延伸阅读

4月5日,苏州一健身团队在公园练习"鳄鱼爬"的视频登上热搜。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该团队的负责人,他表示,"鳄鱼爬"已经坚持了三年,但只是团队的一个健身小项目,每天练习2次,每次控制在50秒左右,并非网友们想象的会练很长时间,目前也对动作进行了改良,对腰椎有一定好处。医学专家提醒,患有关节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慎做这类力量型运动。

团队有80多人 最大年龄71岁

一群人戴上手套,四肢着地,像鳄鱼一样慢慢往前爬行,随着音乐响起,动作整齐划一,喊起口号:"呼!哈!左手呼,右手哈!"近日,这段在苏州张家港香山景区内的"鳄鱼爬"视频在网上被热议并登上热搜。有骨科专家对媒体表示,"鳄鱼爬"坏处多于好处,这种方式提供了一定强度的运动,但其有可能导致上肢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鳄鱼爬"对肌肉力量、耐力、关节稳定性等方面练习较少,建议结合其他运动一起做。

健身团成员在做"鳄鱼爬"。受访者供图

5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视频中鳄鱼健身团的团长朱先生。他今年55岁,在苏州经营企业,也是一位健身爱好者,从2021年8月开始尝试这项运动。随着参与人数增多,朱先生成立了苏州张家港鳄鱼健身团,如今已达到80人左右的规模。

"平时坚持参与爬山的大概三四十人,我们会在山上锻炼一个小时,项目很多,像俯卧撑、单杠、双杠和健腹轮都有,‘鳄鱼爬’只是其中一个小项目,并不是像网友想的那样一直爬。我们每天也就做两次,每次大概也就是50秒到1分钟,然后会休息几分钟。"

上游新闻记者看到,鳄鱼健身团最火的一个视频获得了上百万的点赞量和上千万浏览量,浙江、湖南等地也出现了类似健身团体。

因为"鳄鱼爬"动作比较特殊,质疑也随之而来。在当地常有人来围观或取经,在视频评论区偶尔有人表示不解:"人进化了多少万年才学会直立行走,爬行不就倒退回去了吗?"也有人质疑: "这个真的能锻炼身体?"对此,朱先生表示:"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做好自己,强身健体。"

健身团成员不仅有老人也有90后。受访者供图

朱先生介绍,目前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1岁,最小的是90后,80%有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天早上6点15分开始锻炼,因为大家都有事做,并不是没事干,那个71岁的老大哥还在创业,开了两个厂。"

专家提醒:这些人不适合"鳄鱼爬"

5日,朱先生看到"鳄鱼爬"登上了热搜。"我们也咨询过骨科医生,他认为这个动作对腰椎间盘突出是有好处的,而且我们健身团队中也有外科医生,如果没有效果,我们也不会坚持三年。"

2022年8月,朱先生还参与录制了央视《职场健康课》节目。

朱先生上央视录节目。受访者供图

对于"鳄鱼爬"这个动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欣认为,从骨科角度看风险性并不大。"类似一个动态的俯卧撑或者平板支撑动作,跟游泳一样是平着,对脊柱、椎间盘的应力是减小的,对增强核心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是有帮助的。但有陈旧性肩关节退行性病变、肩袖损伤、下肢关节炎的老年人,还是不建议做这个动作。"

据极目新闻报道,武汉市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许德龙认为,四肢趴地的"鳄鱼爬"其实类似于动态版四点支撑,可以锻炼核心力量,有助于腰椎的稳定性,相较于直立训练,可以减轻腰椎的负担。如果腰椎出现问题,适当的爬行对于腰椎的恢复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该运动对于体力要求比较高、髋关节动作比较大,老年人、体重偏大、腕关节、髋关节有问题的人群都不太适合。

朱先生的抖音。网络截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徐顺霖认为,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做过心脏支架的慢性病病人,做这个动作会让血压升高,胸压和腹压也会给心脏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并不建议做。

因为"鳄鱼爬"对没有一定锻炼基础的中老年人来说存在一定难度,近期朱先生也对动作进行了改进,在鳄鱼爬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望月爬"。"标准的‘鳄鱼爬’是练核心、练力量,‘望月爬’缓解腰椎、颈椎效果是比较好的,比如现在我们两次爬行锻炼中,就会练习一次标准爬,一次‘望月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