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寒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就是因为这首诗,原本已经消亡的传统节日,再次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寒食节,具体的时间是清明的前一天,或者是前两天,今年的清明是农历的二月廿六,也就是说,寒食节将在农历的二月廿五,明日刚好就是这个日子,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什么讲究还有传统呢?


       我们现在说起寒食节,就会立马想到介子推还有重耳的故事,但其实这个节日,要古老的多,当时的寒食节,也叫“禁火节”。远古先民相信火也会衰老,也会死去,火是有生命的。自冬至始,阳气发动,旧火渐死,新火将生。
       根据《周礼》记载,司火之官摇木铎修火于国中,为季春钻木以出新火。此乃寒食节的人类学起源,很多原始民族都有隆重的取火祭祀仪式。后来,这个节日被人格化,说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名臣介子,于是在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以寄哀思
       ,也成为了人们公认的一种习俗。


       明白了寒食节的起源,以及习俗之后,它还有那些说法呢?老人说“明日三不出,出了一场空”,明日是二月廿五,3不出分别指啥?
       一不出:烟火
       唐代诗人张说《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中写道:“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寒食节这天,禁烟火是其流传的最广的习俗,意思就是在这天的时候,不能去烧火做饭,这个也是对先贤的一个缅怀。


       另外禁烟火,它代表着新旧的交替,取新火,也就代表着和新的开始,所以在这天的时候,我们不要去出烟火,意思就是不要点燃火种。


       二不出:出工
       所谓的出工,意思就是上工,出勤,在旧时也指出门干活,例如:他每天出工,干得很积极。说的就是出门工作,那么在寒食节的时候,是不会去出工的,这个也比较的好理解,寒食节是一个祭祀的日子,而且这天在以前还会进行放假,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当中,自然是不去干活的。


       耽误了祭祀,或者说不遵守传统的话,那么生活就会遇到挫折,甚至是出现祸端,人们为了生活能够顺顺利利,所以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一般都是祭祀祖先,这也是尊重传统的一种体现。
       三不出:出门
       寒食节,正值春天,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在这一天,古人尽享春日风光。大家都纷纷的出门游玩,王维也有诗云:“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也在这个时候,人们会出门游玩,感受春日的风光,那么自然是要走出门去的。


       因此在这天的时候,民间人们认为要出门去,感受春日的美好,其实也是在放松心态,让大家体会到节日的一个美好。


       “明日三不出,出了一场空”,这里3不出,分别指的是不出烟火,不出工,不出门,遵循传统,人们认为日子也会越来越旺,生活也会越来越顺利。
       —The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