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借助水上浮桥进行组塔作业。

红网时刻新闻5月17日讯(通讯员 邹勋)近日,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参建的湖南洞庭-益阳东500千伏线路工程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示范工程”荣誉。

湖南洞庭-益阳东500千伏线路工程是“六精四化”示范工程,起自500千伏洞庭变,止于500千伏益阳东变,线路全长118千米,新建铁塔309基。施工过程中,该公司成立党员突击队和服务队,以党建引领工程建设,全面推行“机械化施工、流水化作业”模式,实现安全、质量、进度等“六个专业”的精益化管理与机械化施工有机融合,人员投入、机械配置高效运转,深入推动施工建设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智能化。

“我们投入了电建钻机、电建多功能作业车、履带式电建起重机等各类机械化施工装备100多台/套,全面推行机械化施工。”该工程项目执行经理、老党员刘中普表示,机械化施工是目前最快捷、最实用、最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的方式。经过分析地形地质情况和设计提供的相关数据,该公司编制了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方案,并有效实施,成功压降三级风险531项·次,二级风险32项·次,保障了全过程施工安全。

王力是该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专业首席专家。他带领党员突击队在机械化施工的基础上,对施工作业模式进行了优化:“以架线区段为单元,搭建基础-组塔-架线三大工序的‘大流水’作业图。在各大工序内部,按照子工序,以‘大班组+小班组’的模式,精准计算流水节拍,构建‘小流水’作业方案,实现两级流水高效运转。”王力介绍,结合地形地势和交叉跨越等情况,通过调整作业班组架构、细化人员分工、精准配置施工机械,可以让人员、机械设备全部流转起来,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整体施工效率效益。

该工程6个月内完成了309基基础施工、302基铁塔组立、62千米导地线展放作业,打造了“快进快出”的施工样板。结合工程实践,参建团队总结了《缩短泥沼地形输电线路组塔工期》《机械化流水施工模式提高组塔效益》和《线路施工10千伏电缆过渡施工模式的建议》等创新成果,分别获得中电建协QC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3年度优秀合理化建议奖。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入开展机械化施工设备、工法、模式的创新研发和应用总结,为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