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庞氏骗局”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而“巴铁一号”的骗局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毕竟互联网在它出现的时候刚刚兴起。

14年前的互联网还是非常纯净的,而“巴铁一号”的出现,让互联网上的网友认识到了立体巴士的神奇之处。

当时的人们坚信这个项目会带领着中国走向新的“交通时代”,但是最终结局却是所有人都被骗了,而那试验过后的“巴铁一号”也从那时消失不见。

而现在竟然有博主找到了这消失已久的“巴铁一号”,甚至直观的将“巴铁一号”全方位的拍摄记录下来,当看到这“神秘”立体大大巴的内部结构,才知道当年我们究竟被骗的有多惨!

“骗人”的巴铁一号再次出现

一位博主在“荒郊野岭”找到了风靡一时的“巴铁一号”,并且进去查看了整个内景,时隔八年再次看到当时被传的“神秘”的大巴,也是相当感慨。

从外观上看,这“巴铁一号”就是一个普通大巴的样子,在场地内放着显得格外的萧条,虽然保持着当初的样貌,但是内部却残破不堪。

进入到内部,可以看到这个立体大巴的内部空间非常大,而这点在当时也是让人赞叹的带理,但因为时间过长没有人保修的缘故,整个大巴已经呈现下雨就成水帘洞的状态。

而随着博主进入操控室,看到操作台上的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黑,原来这操作台上有多个屏幕监控着数据。

操作台上有几个按钮和档杆,在当时看来这就是非常科技化了,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看上去比较高级罢了。

其实这多个显示屏并不能够准确的将车辆数据监控出来,因为车子本身就没有什么可监控的,因为它就是一辆普通的大巴车,并且还是和半挂车非常相似的大巴车。

这辆车一共有四组车轮,而每组车轮都有四个轨道轮,这些都是为了防止车子不出轨,而两个轨道轮的中间是4个橡胶轮胎,负责车子的前进。

这么看来其实并没有传说中说的那么厉害,要知道“巴铁一号”一直宣传的就是用电力来驱动车子,甚至还自带充电桩。

而这么一来不就是一辆电动车吗?不过就是套了一个大巴的壳子,而这个壳子和整体的设计其实在现在看来都是有非常严重的缺陷的,这点在当时也是被人发现出来的。

设计有缺陷

“巴铁一号”在当时试验车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发现了问题,那就是车辆只能直线行走,没有办法拐弯。

而这点我们在监控室也看出来了,在操作台上总共就有两个操纵车辆的档杆,一个是控制车速,一个是控制档位,这两个不管怎么看都没有控制车辆拐弯的。

而在右边的黑色按钮依次是大灯的开关和前窗玻璃加热,雨刮器和乘客舱的开关门,而左边那么一大排的都是灯光的控制。

而设计师将车辆的信号灯分别设立成了三个为“绿黄红”的单独开关,这在当时看起来也是非常高级的设计。

而更让人没想到的还得是显示屏,这玩意背后竟然是用灯带操控的,这明眼就是在欺骗,之后就是空调。

这辆空中大巴看着空调是不是非常像中央空调,其实它并不是,而是在当中藏了一台柜机直吹乘客舱,但是为了不被发现用了空调出风口挡板挡住,从外形上看这就是车辆自带的空调,就是想要给人这样的错觉。

而更加让人更加直观的感觉到设计漏洞还得是外形,我们都知道车辆在行驶时设计需要拐弯的,地球都是圆的 ,更不用说地球上的公路,一般就是七扭八拐的。

而设计“巴铁一号”的好像没有想到这点一样,“巴铁一号”的车身根本不具备拐弯的特性,我们在操作室也能看出来。

“巴铁一号”试验车在实验之前其实也有人提出过怀疑,毕竟这个项目在当时可是投资了不少资产,而当试验车一出之后,这个怀疑再次被打消。

但是最终没有成还是因为修轨道的问题,这辆车没有办法转弯,所以修轨道也只能是直直的,最后因为修建轨道的时候,被当地的人民阻拦,最终没有修建成功。

巴铁一号传呼其神

“巴铁一号”曾经被《时代杂志》选为2010年的全球50大发明之一,当时也是轰动一时,中国立体快巴计划就是说的“巴铁一号”。

并且打出的名声就是上层可以承载乘客,下层还可以通车,这点在当时也是被吹捧为解决交通堵塞的创新科技。

而在2016年的时候,“巴铁一号”的模型正式在北京科博会亮相,更是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甚至来拿国外友人都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发明。

而在同年的8月2日,“巴铁一号”试验车正式在秦皇岛开始试验,即使综合测试试验仅仅只是缓缓的行驶了数百米的距离,但是这仍然受到了媒体的特大报道,这让“巴铁一号”风光不已。

但是这样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多久,突然就被曝出“巴铁一号”是一场骗局,而这也让更多的专家开始站出来说话。

原来在这次实验之后,很多专家开始质疑“巴铁一号”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我们前边就说到了无法拐弯的问题,但是那只是其中缺陷的一点。

而更大的缺陷还是安全问题,其中车身高度造就安全问题更是被直接提出,中国大路上的车辆高度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巴铁一号”的高度是固定的,这也导致高出固定高度的车辆是无法行驶的。

这样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且在这辆立体巴士下通过的车辆也会很危险,如果行驶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辆大巴根本就没有办法承载乘客,不仅仅在现有的道路规划上行不通,甚至都没有考虑到车拐弯的问题,这辆车如果真的使用起来,那问题真的多的太多了。

在2016年的《科技新报》上有文章剖析了“巴铁一号”是骗局。

而在这之后更是有“巴铁一号”投资商华赢凯来公司的争议,这个公司被传出涉嫌自保自融,借助巴铁一号的名义疯狂筹资吸金,甚至以高达百分之12的年利率招引投资人。

而根据报道,现在华赢凯来的董事长白志明等等32名嫌疑人因涉嫌非法集资最后在6月28题到30日之间被先后拘捕归案。

而说到这大巴的主设计人,他的身份更是让人没想到,最后甚至从这趟不归路当中脱身出去。

小学水平的总设计师

这个人就是宋有洲,他的学历仅仅只有小学,但是他在当时就是被称为发明家,甚至还拥有着近50项的发明专利。

而让人没想带的是,他的这些发明想法主要来源就是农村,在2004年放的多功能防爆抓捕网更是荣获了新技术展览会的发明奖金。

而他的发家更是让人惊叹不已,用2000元发明了礼宾花从而致富,但是在发明汽车方面显然不是强项。

在人们知道他是设计“巴铁一号”的设计师之后,便开始对“巴铁一号”产生怀疑,而让人没想到,在实验一番之后,宋有洲竟然从该公司直接辞职不干了,这才有了之后的一切事情发生。

现在的“巴铁一号”就像一堆烂铁扔在那里,而为它所专门建造的轨道也已经被拆除,虽然最终空中大巴的时代并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中国现在有了更为高级和便捷的出行方式,那就是高铁。

中国高铁

中国的高铁变相的来看像不像在半空中行驶,并且现在的高铁非常的便利,不管是设施方面还是速度方面。

很多国外游客会专门前来中国乘坐中国的高铁,就是想要试试中国高铁的神奇之处,我们中国高铁的安全和平稳加速度是在世界上出了名的。

而这点也是很多国外网友怀疑的点,但是往往前来中国坐过体验过之后都会称赞中国的高铁,要知道很多国家的高铁都做不到平稳加速度,一般想要速度就不会那么的平稳。

可是中国不仅仅做到了这点,甚至还有了更好的升级,要知道中国的高铁可是要比其他发达国家晚上好多年,一直到2005年才建成了第一条实验性的高铁。

但是到现在,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存在,不仅仅给人民带来了便利,更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语

现在再次回顾当初看到“中铁一号”的震撼,再看现在生活当中的各个科技产物,不得不感慨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果真是非常之快了。

而现在中巴一号一直处于废弃的状态,不如将他再次利用起来,做成可以供人们游玩观赏的设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