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收回旅顺,被沙俄强租多年,毛主席亲自出访莫斯科斡旋。

1897年,由于清政府懦弱不堪,我国旅顺被强租给沙俄,租期是25年。在到期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旅顺依然没有归还给我国。

直到毛主席出访莫斯科,才为旅顺回归制造了契机。

那么,旅顺为何没有归还我国?毛主席出访对此有什么推动作用呢?

1949年底到1950年,毛主席出访莫斯科。这一次出访代表的含义非同寻常,尤其是在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领导人的出访意味着中苏关系的新变化。

作为当时两个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苏的联系一直都很紧密。同时,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中苏两国都算是受侵略的国家,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

新中国一建立,我国就积极地和周边邻国建立外交国家,苏联就是其中的重要外交伙伴。

在经济上,苏联有着系统的工业设备,能生产许多武器设备,我国有着充裕的劳动力和轻工业,完全可以彼此互利往来。

在战略上,中苏两国是邻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都比较类似,还都是美国的仇视对象,完全可以进行合作。

和苏联建立联系迫在眉睫,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会是毛主席亲自出访。

毛主席在当时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毛主席敢亲自出访,体现着他的格局和境界。

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警卫汪东兴准备周全、小心谨慎,一直密切关注毛主席并一直细心照顾他。

幸运的是,毛主席顺利抵达莫斯科,和斯大林进行了一番详谈。

这一次会谈的目的,除了要建立中苏两国的联系,还要解决两国以前的历史纠葛、陈旧条约,比如旅顺问题。

在清政府时期,旅顺就曾经被强租给了沙俄。到了1905年,沙俄和日本爆发了战争,由于沙俄战败,这块土地又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

直到二战结束,日本才丧失其控制权。

而这个时候,沙俄也经过了一番改天换地,成为了苏联。按照道理来讲,这块土地原来就属于中国,签订租借条约时还是沙俄,旅顺应该回归祖国。

但是苏联并不甘心,他们想要谋求在远东的权益。

同时,当时日俄战争失败,对于苏联来讲,也是奇耻大辱。故而,把失败划分出去的“土地”收回来就也很有必要了。

为此,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要求“恢复苏联在1904年的权益”。而这个要求,自然就包括了所谓的“旅顺25年租期”。

中国这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不是很强,旅顺也就被当做“人情”送给了苏联。

值得一提的是,后面中苏一直在旅顺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是斯大林的态度一直都强硬,直到毛主席出访莫斯科,斯大林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那么,斯大林的态度为什么发生转变?苏联最终为何放弃旅顺呢?

2.

1955年中国收回旅顺,曾被沙俄强租多年,直到毛主席亲自出访莫斯科斡旋。

旅顺这块地方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它处在辽东半岛,有常年不冻港和出海口。不论是出海贸易,还是做战争准备,这里都很重要。

同时,它还连接了陆地,有沙俄控制的铁路。

如果我国要和苏联进行贸易,旅顺就是一个重要贸易点。对于当时的沙俄来讲,他们并没有和清政府贸易的打算,反而想要侵略瓜分中国。

因此,占领旅顺,利用在旅顺的铁路运动物资甚至的舰队都很重要了。

斯大林的野心十分大,他还盯上了日本和朝鲜半岛。如果真要向更远的地方进军,旅顺的战略价值就很高了。

同时,占领旅顺对苏联还有精神上的意义。当年的日俄战争,让苏联牺牲了许多军人,他们要为牺牲的军人报仇。

1945年,斯大林就和当时的代表宋子文进行了一轮谈判。当时,斯大林的态度十分强硬,他还是把中国当做可以瓜分的敌对国,想要争取自己更大的权益。

宋子文方面进行了许多争取,双方一度进入到僵局。

除了旅顺,他们双方在内蒙古、中东铁路等方面都有分歧。对于旅顺问题,苏联甚至表示,他们不仅要管辖权,还要陆地邻近海域的控制权。

这样的要求,宋子文肯定不能答应,双方僵持住了。

在谈判途中,美国向日本投下了原子弹,加快了二战结束的进程。借着这股“东风”,苏联占领了旅顺和大连。

对于斯大林来讲,旅顺似乎已经势在必得。

而在短短几年之后,斯大林的态度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1949年初,在斯大林的示意下,高官米高扬秘密访华。

这种转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共产党一路高歌猛进,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胜利,这改变了远东的格局,也让斯大林重新审慎中国。

面对中国共产党,斯大林无疑有拉拢的成分在。

尤其是在美国对苏联如此穷追猛打下,拥有一个强有力、和苏联一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有利于苏联提高话语权。

1949年12月,斯大林在和毛主席第一次会谈中表示,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改变雅尔塔会议上的条约,但是可以寻找另外一种可行的方法。

他表示,可以在形势上进行保留,但在实际中修改条约,按照中方的请求撤出军队。

从这番表态可以看出,斯大林愿意做出让步,甚至是撤出军队。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斯大林在远东策略上的转变,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能瓜分中国了。

面对斯大林的让步,毛主席的态度十分坚决,那就是必须签订新的条约。

感受到这个世界伟人的坚定决心,斯大林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让步,按照毛主席的要求重新签订条约。

可以说,正是由于毛主席的斡旋,斯大林才最终让步。毛主席的魄力、决心、境界,让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中国的态度。

不过,旅顺还是过了好几年,在1955年才最终被我国收回。

那么,旅顺为何是这个时间最终回归?这对我国有着什么重要意义呢?

3.

1955年中国终于收回旅顺,曾被沙俄强租多年,直到毛主席亲自出马斡旋。

在毛主席和斯大林的会谈中,斯大林就答应,在新条约签订后,苏联将分批撤回军队。根据新条约的规定,苏联将会在1950年从旅顺撤军。

按照计划,在1952年,苏联就应该可以分批撤出所有的苏联军队。

但这个过程中,却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兵出兵朝鲜,局势愈发紧张。

当时的旅顺面对着美日联盟的威胁,而中国却没有建立起一支海军。

因此,考虑到种种情况,毛主席最终请求苏联暂时不要撤离在旅顺的军队。之后,斯大林回复了毛主席,他愿意这么样,但是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由中国书面进行申请,不然外界不知情、恐怕以为苏联违约。

于是,1952年9月,周恩来给苏联提交了一份书面邀请。邀请苏联和中方一起利用旅顺军事基地,暂时不要撤离。

1953年,朝鲜停战了,旅顺回归的条件成熟了。

而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去世了。面对新上任的赫鲁晓夫,中国并不知道他的态度,不过当时正是冷战,赫鲁晓夫需要中国的支持,因此他开始加强和中国的合作。

1954年,赫鲁晓夫率庞大的苏联代表团访华,并且表示将旅顺还给我们。并且旅顺上面的设备,也无偿送给我们。

赫鲁晓夫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除了想要和中方建立关系,还因为旅顺港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当时,苏联有着其他港口的选择,旅顺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不冻港选择了。同时,美国的势力已经深入到了日韩,苏联想要通过旅顺在远东扩大影响的计划也泡汤了。

因此,旅顺成为了赫鲁晓夫交换政治利益的工具。

不论苏联怎么样,旅顺的确回归了,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1955年,苏联分批撤离,旅顺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旅顺的回归极大振奋了中国人民的心,作为祖国一部分土地,我们绝不能让任何一个流浪在外的游子继续流浪。

举办交接仪式的当天,旅顺的无数群众开始欢呼庆祝。很多老人想到旅顺这60年的漂泊时光,忍不住涕泪横流。

1955年11月,当地进行了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

叶剑英、陈赓、萧克、邓华、粟裕等人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展风采,展示了自己的勇猛,体现了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演习期间,刘少奇、彭德怀、徐向前等人都在。刘少奇还勉励军人,并表达了希望大家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愿望。

如今,我国海军的力量在世界位居前列,海军的装备更是十分先进。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这些革命先辈们看到后也会感到宽慰吧。

参考资料:

①试论中苏关系中的旅大问题( 1945—1955).肖瑜

②1955年接收海军旅顺基地始末.吴殿卿

③旅顺大连最终收归祖国的曲折经历.贾永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