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故事时至今日依旧热度不减,其实各部作品的主线剧情早已没有太多讨论空间,但金庸故事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在将主线剧情梳理通顺的同时还会在书中留下一些支线剧情,有不少高手是只被提及,却从未登场,他们的存在是为金庸笔下的武林营造出了一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感。

(慕容博、鸠摩智剧照)比如《神雕侠侣》中的“剑魔”独孤求败,又如天龙八部中的少林扫地僧,还有《倚天屠龙记》中提及的那与王重阳斗酒的斗酒僧,再到《笑傲江湖》中的“前朝太监”,金庸对这些角色只是点到为止,读者自然有种被吊着胃口的感觉,不过关于他们,已有太多人讨论,本文要讨论的则是另一位隐士高人,即萧远山的师父,那人又是谁? 一、汉人高手,传功辽人 尽管天龙时代没有“华山论剑”的说法,世间也就没有“五绝”,但读者根据各角色在书中的表现,读者还是总结出了“一僧、二挂、三老、四绝”的说法,其中萧远山就名列“四绝”之中,与慕容博、鸠摩智以及他儿子萧峰被视为同一档的高手。

(白世镜剧照)萧远山在书中始终是如同幕后黑手一般的人物,萧峰一直追查的“大恶人”就是他,除了扫地僧、慕容博以及萧峰之外,其他角色面对萧远山都难逃一死,他杀了玄苦大师、徐长老、白世镜、单正一家、谭公谭婆、赵钱孙,还有乔三槐夫妇都死在萧远山手中,除了乔三槐夫妇,其他的人都算得上是武林好手,萧远山杀他们却是轻而易举,可见实力之高。 萧远山在跳崖未死的三十年间是在少林偷学了不少武功,从理论上来看,此时他的武功应该是有所长进的,不过他多数看家本领还是跟那位汉人师父学的。 萧远山留在雁门关的绝笔书中就提到了他曾师从汉人的经历,原文道:“峰儿周岁,偕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盗……事出仓促,妻儿为盗所害,余亦不欲再活人世。余授业恩师乃南朝汉人,余在师前曾立誓不与汉人为敌,更不杀汉人,岂知今日一杀十余,既愧且痛,死后亦无面目以见恩师矣。萧远山绝笔。” 那么他的恩师是谁?这还得从三十年前的雁门关大战说起。 二、边关大战,鬼魅身法 三十年前,萧远山尚未触及少林派的精妙武学,他此时只有汉人师父传授的武功,在他雁门关大战时所使的武功自然就是源自那汉人师父那一脉。 不过很可惜,在那次大战中由于语言不通,中原群雄并不知晓契丹武士萧远山所用的是什么招式,不过关于他的武功招式,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萧远山剧照)原文道:“那辽人双臂斜兜,不知用什么擒拿手法,便夺到了我们两位兄弟的兵刃,跟着一刺一劈,当场杀了二人。他有时从马背上飞纵而下,有时又跃回马背,兔起鹘落,行如鬼魅。” 这形如鬼魅就是关键,从表面来看,这词只是形容萧远山速度极快,其实这是一个习武之人综合实力的体现,若非武功招式和内力都达到一定境界,如何能做到形如鬼魅? 所以能够与他一样做到形如鬼魅的人,用的武功就有可能是与他源自一脉,而那天山童姥在西夏冰窖中就展现过类似的身法。 三、西夏冰窖,童姥解惑 天山童姥和虚竹被困在西夏冰窖中,由于忌惮被李秋水发现,所以她外出找吃的都是速去速回,而书中便用了这么一段文字来描述她的身法。

(李秋水剧照)原文道:“如此过了一个多月,童姥已恢复到六十岁时的功力,出入冰库和御花园时直如无形鬼魅,若不是忌惮李秋水,早就离宫他去了。” 童姥是逍遥派的高手,萧远山哪里使用过逍遥派的武功?若说他们师从同一人,似乎有些不太合理,但你看童姥会什么武功?她所学的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生死符、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这其中哪有什么能够让人身法变快的武功?倒是李秋水的凌波微步能让人快速移动,可那凌波微步并非常规理解的轻功,它只能让人转圈圈,不能走直线,显然这与萧远山和童姥所用的轻功不同。

(天山童姥剧照)所以笔者猜测,萧远山和童姥所学的都是逍遥派的基础武功,将那基础武功修炼到极致,便有了如鬼魅般的身法,等于说萧远山的师父极有可能是当年云游四海的逍遥派祖师逍遥子,那人当年在不老长春谷得了“神书”之后便不知所踪,萧远山当年遭遇大劫,也不见他去找师父帮忙,或许正是因为他那师父去向不明,他师父与逍遥子若是同一人,也就很好解释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