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光武帝刘秀在开国之初,政治联姻,娶了真定王的外甥女郭氏为后,生有皇太子刘疆。然而,刘秀心中一直牵挂着初恋情人阴丽华。公元41年,刘秀终于废黜郭后,立阴丽华为皇后。两年后,刘疆主动申请辞去太子之位。
       刘秀犹豫再三,还是在公元43年改立阴后的儿子刘阳为新皇太子,将刘疆贬为东海王。刘疆的主动辞位,刘秀的迟迟不批,之间似有隐情这其中蕴藏的家国大义,实在深不可测。


       一、初恋难忘政治联姻中插曲多
       公元23年,正值王莽新朝覆灭之后,天下分崩离析,群雄割据,战争不休。刘秀的大哥也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中落得个死无全尸的悲惨下场。身为刘氏一族核心人物的刘秀害怕重蹈覆辙,只得暂时隐匿起来。
       在这危机四伏的日子里,南阳豪门公主阴丽华的出现,无疑给刘秀的生命带来了希望。刘秀与阴丽华本是青梅竹马,早在儿时就订有婚约。阴丽华聪明能干,又极富同情心,她不畏艰险,亲自将刘秀接入南阳老宅中暗中保护。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阴丽华细心照料,两人感情日益加深。


       等到守孝期满,刘秀不顾一切要娶阴丽华为妻,以报答其知遇之恩。在简陋的乡野小屋里举行了小小的婚礼,从此二人形影不离,甜蜜地生活在一起。对于经历家破人亡的刘秀来说,阴丽华就像是救赎的天使,照亮了他黑暗的人生。
       然而好景不长,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刘秀明白单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他需要实力雄厚的盟友作为后援。但博望四方的刘秀失望地发现,因为自己还算不上是豪强,很难获得实力派的信任与拥戴。这时真定王刘扬委婉地表示,愿意通过政治婚姻的方式联合刘秀。


       刘扬力主让刘秀迎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并将十万大军借给刘秀使用。对实力悬殊的刘秀来说,这个条件无疑太诱人了。可一想到新妻子阴丽华那忧心忡忡的眉眼,他又怎能忍心抛弃自己最爱的人呢。
       就在刘秀左右为难时,大度的阴丽华主动表示愿意自愿为妾,让刘秀娶郭圣通为正妻。她明白这是事关巨大的政治利益,刘秀必须做出妥协。于是在阴丽华的坚持自降为妾的情况下,刘秀只得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建立东汉王朝。然而刘秀的心,却永远系在阴丽华的身上。


       二、废后改立决断之下依依难舍
       郭氏性格刚烈,言辞犀利,与温柔儒雅的阴丽华实在两样。她深知自己不过是刘秀政治联姻中的一环,刘秀却唯独宠爱从不掩饰对阴丽华的倾心。这让郭皇后深感自己备受冷落。
       她暗中使诈,先是在阴丽华的祖母病重时强行占了其靠山般的宅第,又命人暗中在阴家宅院四周堆放丧葬用品,妄图祸从口出。果然,阴祖母接连受惊,很快便撒手人寰。阴家上下悲痛欲绝,刘秀也异常愤怒。


       郭皇后还嫉恨有才干的阴丽华受宠,便时常挑拨离间,造谣生事,置阴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公元41年,她甚至命人暗杀了阴丽华的母亲及同母弟弟。此举激怒了向来沉稳厚道的刘秀,他震怒交加,终于做出将郭皇后废黜的决定,同时立阴丽华为新皇后。
       这无疑是刘秀的断然之举。实际上,立郭氏为后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刘秀的真心实意,一直寄托在阴丽华的身上。只是多年来的相处,郭皇后也生了皇太子刘疆。刘疆聪慧博学,受重臣悉心教导,深得刘秀喜爱。立阴丽华为皇后,势必影响刘疆的太子地位。这对深爱两个儿子的刘秀而言,也是一个同样痛苦的抉择。


       三、刘疆高风亮节为国计谋出位
       一向明智聪慧的刘疆很清楚,母亲被废预示着自己太子之位的动荡。他面对这风雨飘摇的处境,并未表现出抱怨或脾气,反而主动请缨辞去太子之位。
       刘疆向父皇刘秀谦卑表示,皇位传承属于国家大计,儿子不应因一己私欲而搅乱国本。他启奏刘秀,建议立贤良之臣,为社稷长计。刘疆宽厚仁慈的性格与刘秀若合符节,刘秀看在眼里,暖在心头。他对儿子展现出来的风骨与胸怀,自是欣慰备加。


       然而刘秀的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他想起刘疆从少年时期便表现出的渊博学识与仁厚性情,由衷赞叹他将来必将成为一代贤明君主。当初选择立郭皇后并不是本心所愿,一旦改立刘阳为太子,理所应当推崇的刘疆将会被拒之门外。这对刘秀的打击不亚于负心不义。
       于是,刘秀并未立即批准刘疆的请求。他反复权衡,心中犹豫不决。对刘疆那份高风亮节的作风,他自是欣赏有加;但对儿子,他又不忍遗弃。这种举棋不定的心理,使得他难以下决定。


       四、度田风波出现转机
       就在刘秀踌躇满志之时,有关西汉遗老豪强的“度田风波”突然爆发。刘秀这才意识到,宽厚仁慈的刘疆的确难以制约住这些蛮横跋扈、寡廉鲜耻的勋贵们。他需要一个更强势,更刚烈果决的皇太子来整顿朝纲。
       这时,阴后的儿子刘阳的形象突然浮现在刘秀心头。相比温和儒雅的刘疆,刘阳天生个性暴烈,与年轻时的刘秀极为相像。他雷厉风行,言出必行,让人不敢轻视。正是这样健将般的铁血人物,才能制住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豪强。


       一时间,刘秀恍然大悟。立刘阳为太子,正合他意。于是,他下定决心,改立阴后的儿子刘阳为皇太子。他理解儿子刘疆谦退让位的高风亮节,不忍遗弃,仍封他为东海王,领有王国之地,以示慰藉。
       这样的安排,刘秀认为既稳住了国本大业,又给了自己两位儿子尊崇体面的归宿,可谓一箭双雕,妙计无双。


       五、感恩戴德情义两相宜
       对这一安排刘疆并无怨言。他顺应父命,渡海就任东海王之位。在那偏远的王国之地,他孤寂而治,朝夕怀念着已故母后与先帝。他时常自问,自己是否真的还有资格去争那龙椅宝座。
       这些年来,先帝对他的恩情已如大海深沉。从小便受先帝亲自教导,召众多儒臣大儒前来授课。刘秀曾明确表示,希望刘疆不仅有才干学问,更要有宽厚仁德之心。如今想来,先帝所祈盼的理想君主形象,已在刘阳的身上真正实践开来。


       刘阳继位为帝后,也时常派出使者慰问东海王的安好。使者捎来新帝亲笔信函,表示盼望东海王能够安享荣华,共治家国。看着那熟悉的笔迹,刘疆不禁泪如雨下。
       多年以后,在东海王府中宣告诞生的龙子,取名刘义,乃是感念东海王未尝不念兄长之恩而起。人生多舛,情意难卜。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这份浓浓亲情,终使这场辞位风波落得圆满美满。刘阳稳定王业,东汉国运蒸蒸日上。先帝在九重之外,定也幸甚至哉。


       结语
       刘疆的主动辞位,几经波折,终落得双赢美局。这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深情,恰如一泓碧波,澄澈见底。北风吹雪里,人世间亦不乏温暖,我等当珍惜相守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