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堪比稀土,中国将垄断新型“稀缺”矿产,美国这次真的要被卡脖子了。我们都知道自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便被冠以稀土大国的称号,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是世界之最,然而,我国在稀土话语权的把握上却并不理想,除了国内稀土企业的相互压价,肆意开采也造成了供过于求的市场乱象,因此我国近些年出台了相关稀土挖掘的限制政策,目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美欧等一众西方国家对中国稀土掠夺的问题。

或许有了稀土的治理经验,中国在资源把控方面日趋完善,最近公布的新型能源极大可能成功卡住美国脖子,那这种新型资源究竟是什么?

根据国内的信息披露,由于国内智能汽车的高速普及,锂电池或将成为该行业必不可缺的关键部件,而其中有一种金属是锂电池中的核心材料,它就是钴金属,没有他的参与,锂电池将在效率和性能方面有明显缺陷,甚至无法被应用到汽车制造环节中。

而钴元素在全球金属开采量的占比并不高,近一半都集中在刚果金,而刚果金的钴矿资源中,90%占比都由我国企业持有,换句话说,刚果金虽然有产量,但想要进口,首先要取得中国企业的认可,所以我国在该领域享有高度话语权。这让美日制造高精尖武器的想发受到的极大阻碍!

并且随着全球节能减排大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着重发展电动汽车,这也加大了钴金属的使用,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上涨,正是基于这一特殊背景,国外企业一度放言,按照现有形式发展,钴资源极大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中国又一核心竞争优势,除了会降低国外资源企业的竞争力,国外一众车企也会在这场新资源大战中败下阵来。

之前稀土交锋时,中国之所以处处被掣肘,关键原因在于稀土资源不仅我国有,美国储量也十分丰富,只是美国通过自身话语权影响和对中国国内企业的分而治之,最终迫使中国稀土价格一度处于低谷,而美国自家稀土却被充当战略储备,封存起来以备后用。

但今天的钴金属交锋中,情况则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美国在钴资源的产量上没有丝毫优势,很多美国车企都需要中国供应链提供的配套服务,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钴资源产量上的不足,美国在储量上也显得不尽人意,相关分析师曾明确指出,美国钴资源的储备风险极高,未来一旦中美在该领域交锋,美国失败几乎已成定局,想要得到源源不断的钴资源,唯一途径只能是和中国企业合作。因此,美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变得十分被动,我国完全有能力凭借资源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庆幸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保持应有的警惕,稀土之争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其中一些经验依旧具备借鉴意义,在中美稀土战中,美国一度迫使国内企业相互压价,制造稀土供过于求的假象,最终假象变成现实,而在国际舆论上,每当中国采取稀土收缩策略,美国则发动舆论机器,宣传中国威胁论。

除了美国的明面对垒,日本也是稀土战中重要的参与者,趁着中美在稀土博弈白热化阶段,日本借机大量囤积中国稀土,要知道,日本作为岛国,对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中美,因此在新型资源领域,除了要破解美国阳谋,还要提防日本的阴谋。

但话说回来,美国的车企和能源企业最终发展情况与我国没有丝毫关系,只要稳定住我国的钴资源优势即可,尤其是近些年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对钴资源的运用极大可能从下游原材料出口,转变为上游的科技成品出口,到那时,国内车企对美国车企实现碾压也不是不可能。

加之我国对稀土的把控愈加严格规范,不远的未来,稀土必定能同钴资源一道,成为东方大国手中两张资源界的绝对王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