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哈尔滨爆火,连带着动物园里的东北虎们也在网络上走红。一声呼啸震山林的东北猛虎,却化身为一只只毛茸茸的大猫,“嗷嗷”的叫声惹得网友们纷纷发声:“养一只东北虎需要注意什么?”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说起老虎想到的是手机小视频里迅猛、矫健的“大猫”,是丛林里的百兽之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但是,没有多少人会真正产生惧怕的情绪,因为我们现在见到的老虎都是动物园里由人类“饲养”的,几乎没人见过真正的野生老虎了!

老虎濒临灭绝人类脱不了关系!

过去可不一样,在我们的科技还没有现在发达,人类活动还不能够征服大自然的时候,老一辈人遇见老虎可以说是死路一条。

我国古代,甚至建国初期都发生过老虎吃人、伤人的事件,以及虎患的记载。否则,武松打虎也不会变成口口相传的英雄事迹了。

再比如在1952年到1962年这十年间,湖南就发生过虎患,全省有2000多人死于猛虎的嘴下,最严重的时候一天遇害者达到32人。

可是为什么这么强大的老虎,现在却在联合国的濒危动物保护“红名单”里,成为一个快要灭绝的物种呢?

其实早年间老虎的种群是非常壮大的,毕竟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气候,以及广袤的山林植被,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存在空间。

但是我们也需要发展,老虎这样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而我们那时也缺乏动物保护意识,所以在这场人虎冲突中,只能是老虎做出牺牲。

湖南虎患之后,全国出现了许多打虎队,人类终究是利用先进的武器优势击败了原始的尖牙利爪。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老虎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直到二十世纪末,人们基本上已经见不到野生华南虎的身影,长白山东北虎据统计只有7-9只,而西北的新疆虎甚至已经宣布灭绝了。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 ,我国境内老虎从10万只减少到了3000多只,其中很多还是在动物园里保护起来的。

除却有意识的猎杀行为,导致老虎急剧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类活动的急速扩张。

老虎并不是一个群居的物种,特别是对于雌虎而言,其具有非常强的领地意识,因为它需要保证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以及幼虎安全的成长环境。

动物学家们统计,一只东北虎雌虎繁殖需要450平方公里,大约就是一座小山头的面积。往南走随着气候更加温暖它们的食物增加,领地面积会减小,但是最少也会在50平方公里左右。

但是我国早期为了追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导致自然森林(丛林)系统面积迅速减少,并且被人类的活动痕迹切割为小块,根本无法满足野生老虎需要的生存环境。

最明显的一组数据就是,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东北虎的主要栖息地一退再退,从长白山一直退到了俄罗斯境内。

保护老虎刻不容缓

也许有的朋友们会想,既然老虎那么凶猛,消失了不是一件好事吗?

事实却相反,老虎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即便我们现在的科技已经可以应对许多气候的变化,但是一旦老虎彻底灭绝,这个后果我们也是难以承担的。

老虎的存在与否关联的不单单只是一个物种,而是牵连到它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其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要知道,我们现在所不断倡导的碳循环就要依赖于大面积的植被,一亩森林可以吸收大约1.83吨的二氧化碳,然后运行产生氧气、蓄水防沙等功能。

而老虎要是生存得好了,说明我们的山林也保护好了。

上文说过,一只东北虎至少需要450平方公里的领地。判断一个物种可以自然生存繁衍是需要该种群中至少存在15-18只雌性存在的,以此才能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的疾病。

18只雌虎存在,大约就需要8100平方公里,但是我国最大的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也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远远达不到要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山头如果有老虎存在,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以及物种丰富度是良好的。

因为一只成年老虎如果一周捕食一次,一年大约需要50只成年梅花鹿那么大的动物作为食物。

而为了保证食物来源的充足,它捕食的数量大约占这个种群的10%,所以一只老虎的领地周围大概需要500只这样的动物。

此外,老虎捕食的对象大多都是食草动物,因此会很大程度降低了这个地方的植被生长压力,从而让整个生态循环可以良好地运行。

所以,生态的保护必然绕不开对老虎这样的野生动物的保护,二者是一个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关系。

除了自然环境,如果老虎消失了,我们的很多经济产业也会受到冲击,比如旅游产业。

并且,作为老虎的同类竞争者,短时间内狼群的数量可能会激增,不免会对人类的安全和生产造成影响。

真的会这么严重吗?我们可以来看看新疆虎的例子。

新疆虎灭绝的教训要铭记

新疆虎较之东北虎体积要小一些,生活在塔里木盆地一带,体重仅在一百公斤上下,并且在进化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变异——不会爬树,但是它具备强有力的咬合力依旧捍卫了自己百兽之王的地位。

其主要食物来源是野猪、野山羊等中型食草动物,有时候也会捕食落单的野狼幼崽,可以说它是塔里木盆地的最高掠食者。

在二十世纪之前,新疆虎的身影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改变发生在一群商人进入了新疆之后。

他们无意中发现在这风沙可以“刺穿”骨头的地方,新疆虎的皮毛是极好的御寒物品,它的骨头、血液也都是上等的补药,具备壮阳补气的功效,它的牙齿也被做成了艺术品流通。

这样的情况下,再厉害的利齿也终究败在了人类的贪婪之下。

当地的猎户们开始大肆捕杀新疆虎。毒药、陷阱、火药......这些手段让新疆虎的数量断崖式的锐减,直至1930年的时候,基本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了。

顶级捕猎者的消失,让本就脆弱的塔里木盆地生态逐渐变得分崩离析。

当地的牧民们享受了一段时间老虎带来的红利,但是很快,自然的“惩罚”就反馈到了人类自己身上。

没有了最大的天敌,野猪和野山羊等食草动物开始呈爆发式的增长,植被、草地被它们吃的光秃秃一片。

没有了叶子就吃草根,不仅仅让牧民们的羊群没有了食物来源,更可怕的是植被的死亡让土地急速地开始沙漠化,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此外,没有了老虎这样大型食肉动物的竞争,并且食草动物的增加,也让狼群快速增长。

它们会趁夜色,潜入牧民的羊圈中吃羊,甚至会围杀落单的人类。

没有办法,为了恢复正常的生态,政府只能花钱雇人去猎杀狼群和野猪等动物,以及引进大型食肉动物,人为的建立新的循环。

还有已经沙化的土地,想要重新让其恢复,也需要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而现在还道阻且长。

从新疆虎的案例可以看得出来,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物种都不单单只是一个可以用简单的“好”与“不好”来概括的。

环环相扣的生态循环将所有生物都变成“一根绳上的蚂蚱”,其中也包括了人类。

所以保护老虎的意义不能只停留在保护这一个物种上。

有一些朋友可能会想说,可是我们普通人离这些事情很远啊,更不要说去保护老虎了。

的确是这样,可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首当其冲的就是坚决抵制野生动物的买卖,不管是皮毛、艺术品还是以此为噱头的食品等等。

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此外,我们也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自然环境,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因为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可以生活在动物园里的。

最后,我们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需要我们上下一心,从政府到普通人一起努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