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揭示业绩波动】

近日,该公司公布2023年度及2024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总营收为43.91亿元,同比下降8.18%。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3亿元,下降幅度达到43.94%,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7.13亿元,下降44.34%。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12.20亿元,同比下降2.07%,环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滑36.28%,环比下降5.24%。扣非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下降33.10%,环比上升0.87%。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61亿元,同比下降9.58%,环比下降29.40%。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35.48%,环比下降3.95%。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35.16%,环比下降11.75%。尽管面临挑战,公司业绩仍与市场预期相符。

【负极产品销量增长,毛利率受压】

在锂电池负极业务方面,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7.36亿元,同比降低11.01%。这一下降主要归因于行业竞争加剧及产品价格的下调。尽管如此,公司负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1.5%,达到14.1万吨。年报显示,负极业务毛利率下滑至27.16%,较去年同期下降16.4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成本降低幅度。

【公司积极调整产能,创新产品占据市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跨界资本的涌入,公司主动进行产能调整,力图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效率。该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负极材料,以其高容量、高倍率、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特点,成功实现市场迭代,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为应对结构性产能过剩,公司对里城道基地进行停产改造,并在石家庄无极县启动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采用最新生产设备和工艺,已于2024年2月正式开工。

【投资评级及风险提示】

根据分析,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7亿元、9.70亿元和12.46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6倍、11倍和9倍。基于此,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同时,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下游市场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等因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