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深地塔科1井已越过9900米线。

不要看仅有区区100米就要过万米了,这百米大概率比最上层的千米还要难钻探。

向地心深处挖一口深井有多难?为什么要挖这口深井?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在地球身体上钻孔这件事。

深井钻探的类型

深地塔科1井,位于西北的茫茫戈壁中,这口井的主要任务,是为接下来塔里木盆地的深井油气资源开采积累技术经验的。

类似的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围绕深井的钻探都属于这一类型。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口还在钻探过程中的深井,主要承担着两项任务,一个是油气勘探,还有一个就是科学探索。

一旦钻探取得突破,未来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寻求更大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科技上的制高点抢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资源勘探这类深井之外,还有一类深井是单纯的地质探索。这类深井的选址,不以寻找资源为主目标,主要任务是研究大陆的深层构造。

在向下钻探的过程中,地球内部的物质以及流体,不同地质层下的热量等等,都是重点的研究对象。此外,流体物质在地下的迁移规律,科学家也很感兴趣。

上述找资源和科研的深井都位于陆地,还有最后一类深井是位于深海的。海底的深井钻探,主要是研究海底地层的组成结构,了解地球圈层的相互作用。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深海钻探也是为了研究生命进化的起点区域。相比于陆上的钻探,深海钻探的过程中,还要遭遇海水巨大压力的影响。

截止到2023年,全世界5000米到10000米之间的深井规模很大,光是在我国的西北沙漠深处就有1700口。而超过万米以上的深井数量还很少,全球只有67口,其中的一多半还是最近10年钻探的。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超过万米的深井,截止到目前陆地上只有1口,其余的万米深井都是在海底钻探的。

陆地上唯一超万米的深井,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钻探的科拉SG-3井,即网友经常听说的科拉深井。当时钻探的深度超过了12000米,前后用了23年的时间钻探完成的。

除了苏联以及随后的俄罗斯外,世界上其他万米深井,美国人钻探的也很多。目前,我国的深地塔科1井深度已经突破9900米,一旦达到万米,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二口井深在万米以上的深井。

2023年动工后,规划的钻探周期是457天,一旦如期完工,也将创造深井钻探的最快纪录。

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当井深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向下钻探的难度也会提升。

深井钻探需要面对的8个难题

钻探深井要突破地层的束缚和限制,但每向下前进百米,遇到的难题就越多样化。尤其是超深井,突破的地层限制更多,压力、高温以及不可知的情况更多。

第一个要面临的难题,正是深井的压力系统复杂,在设计井深结构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难题。

在向地心深处钻探的过程中,不同地层的压力是不一样的,低压层和高压层是相互交错的。人类又没有长能够透视的眼睛,对地下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钻探过程中,深井的钻探资料没有,预测的地层压力数据,跟实际的数据可能存在很大差距。如果只是一边钻探一边监测压力的话,压力系统的预测精度就会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对地层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封固位置、钻井液密度等等的设计就会不合理。如果井壁再失去稳定性的话,还会进一步出现坍塌、卡钻、井涌等多种复杂情况。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对地层的实际压力,岩石力学等关键数据无法精准预测。简单来说就是,不知道钻探到的区域压力究竟有多大,如果压力不平衡的话,井下风险管控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第二个难题是,井深达到极限,所需的套管柱重量也会超重,在套管下入的过程中难度很大。

深井钻探,不像普通的挖井,留下天然的井壁。每向下钻探一定的深度,需要下入套管来做井壁,抵御来自周围地层的压力。

但钻探的越深,地层的不可预知性越高,有的地层是高压盐膏,有的地层可能是蠕变性泥岩。这类地层不稳定,地下物质是可移动的,下入的套管不但需要承受强大的压力,而且还有破裂、损毁、变形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目前技术上采取的措施,只能是尽可能增加套管的厚度和重量。可这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套管的重量和长度达到极限,下入过程中所用机械设备的安全载荷也会达到极限。1.2万米的钻机,其安全载荷极限是900吨,一旦超过这个重量,套管下入的风险就会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想象中的打井是垂直向下的,可正因为深层地层中存在流体移动的区域,所以最终井的实际位置会出现水平位移,说白了就是地下的井歪了和倾斜了。

比如美孚公司此前在海底钻探的一口深井,井的深度达到了1.5万米,最终的水平位移达到了1.4万米。

第三个难题,深井钻探遇到的地层,有些区域的岩石相当坚硬,这对于钻头来说则是极大的考验。

一旦遇到高温高压和坚硬的地层,不但钻探速度会大大降低,钻头的寿命也会缩短,而且动力问题也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第四个难题是,由于井下高温高压,钻井液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钻井液,可以简单理解为在钻探过程中,不断冲刷和清洗底部的液体。由于井下的温度轻松突破了200℃,钻井液的稳定性变得难以控制。

在长时间的高温、高压、高盐的作业环境下,技术难度系数在增加,功能需求的叠加也会越发凸显。而且地层的温度是高的,钻井液又是低温的,这容易发生冷却致裂的情况。

第五个难题是,井下复杂的压力系统,使得固井水泥浆和配套技术无法有效应对。固井水泥浆在使用过程中,会遭遇井下复杂压力系统的干扰。一旦出现性能的异常或失效,就会引发严重的井下事故。

第六个难题,井下的压力会超过175兆帕极限,钻井设备在强大压力的影响下,也会遇到极限情况。随着钻探设备一起深入井下的测量工具,会面临电器元件失效等情况。关键设备出现异常,进而会打断钻探进度。

第七个难题,井深达到深度极限,大量作业设备的工作也达到了极限。像一些电成像、核磁等设备,其用电的电缆长度都超过了万米,远距离传输会大大减弱信号的质量,通信的稳定性将难以保障。

第八个难题,在极端环境下钻探,一些快速的安全测试工作将无法保障和展开。

考验科技实力的时刻

深井钻探中遭遇的一切难题,还都要在钻探过程中去解决。而且深度一旦超过万米以上,来自地心深处的温度更会突破300℃。

对整个钻探设备上的有机材料来说,比如橡胶和一些尼龙制品,都将面临最大的考验。再比如那些电子元器件,很多设备耐受高温的极限数值为200℃。

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到更耐受高温的材料。一些有机材料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用耐高温的金属材料代替。

除了找到更耐高温的材料外,给设备不断降温也是最常用的办法。比如泥浆可以提取到地面,通过循环来带走钻具内多余的热量。

此外,工程技术人员也考虑使用制冷设备,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制冷设备还不成熟。

井深达到万米,在高温高压之下,钻杆更像是面条一样“柔软”,操作难度在加大,效率和进程也会随之下降。至于所用钻头,在超过9000米以后,就得换用更坚硬的金刚钻了。

对于万米深井的钻探,考验的是技术实力,挑战的是一项项极限。我国目前所用的钻探设备,是12000米的自动化钻机,它的高度是24层楼房高,安全载荷已经能达到900吨。

万米深井穿过了哪些地层

向下钻探,就是在探究地球的地质史,当深度达到9000米上,穿透的地质层也达到了9个。

50米到3000米左右,为新近系地质层;3060米,为古近系地质层;3578米到4055米,为白垩系地质层;4225米到4698米,为三叠系地质层;5238米,将达到二叠系地质层;5363米到5500米,为石炭系地质层;5645米,泥盆系地质层;6205米到6538米,为志留系地质层;7122米到7208米,就来到了奥陶系地质层。

越往下钻探,就越接近地球年轻的时候。完成深度跨越的背后,是技术层面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结语

深地塔科1井还在继续向下,未来的主要任务,还要找寻和开发地下的油气资源。根据此前的预估,完工投产以后,该口深井原油的日产量将达到200吨,天然气的日产量将达到5万立方米。

对未知领域的挑战,伴随着深井钻探的每一天。挑战性虽然很大,可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装备,都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这一技术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油气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平。万米深度的突破指日可待,深地塔科1井依旧在向地心进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