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债券ETF数量和规模双增。

截至5月16日,全市场债券ETF共计20只,规模合计达998.42亿元,比2023年底增长193.35亿元,增速为23.82%。而20只债券ETF中,有1只为今年新成立产品。

其中,短融ETF(511360)规模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截至5月16日,该ETF规模为301.98亿元,刷新历史新高,也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债券ETF产品,该ETF成立以来增长率为9.39%,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2.43%,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短融ETF(511360)跟踪中证短融指数(H11014.CSI ),该指数从银行间市场上市的债券中,选取投资级短融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应评级短融的整体表现。据了解,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成立于2020年8月,是全市场唯一以短期融资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场内工具型产品。

业绩方面,截至5月16日,今年以来,上述20只债券ETF中,仅1只处于浮亏状态,其余19只均实现浮盈,其中,上证可转债ETF(511180)今年来实现5%以上的回报率,回报率较为靠前。

上证可转债ETF(511180)是一只专注于投资上交所上市的可转债及可交换债的ETF,根据中证指数公司2月末披露的数据,该产品所跟踪的上证投资级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950041)目前指数成分券共122只,评级均在AA级以上,其中,AAA级占比约为65.35%,AA+级占比约为16.87%,AA级占比约为17.78%,成分券信用评级高、质量好。持仓特征上,上证可转债ETF以大规模、安全边际高的银行转债为主。

国投证券5月9日研报指出,目前,我国债券ETF全市场共20只左右,规模仅有850多亿元;跟踪的券种主要是国债、政金债、地方债、公司债、短融;期限集中在0-3年、0-4年、3-5年,最长的是30年。与美国相比,我国ETF产品的种类、形式均较少。美国ETF包含10余种投资策略,每种策略下的产品数量都非常多,全市场ETF规模达4600亿美元,有120余只基金;政府债类ETF规模达3600亿美元,60余只基金;信用债基金规模近3000亿美元,数量达100只。相比之下,国内债券ETF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上来看,比价效应下股市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使得债券资产的吸引力提升;从配置需求来看,2021年以来,市场推出了很多固收+的策略以替代非标资产的稀缺性、增厚债券的收益,但股指持续低位震荡,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固收+策略表现不佳,导致银行、保险等机构对于纯债策略的需求加强,或进一步促进债市的活跃和发展;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目前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相较于普通纯债基金来说,投资者通过债券ETF,可以更灵活地搭配所投品种和组合久期,强化主动久期管理。

(本文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