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故事中的主角都是站在正义一方的,毕竟武侠故事的主题是邪不胜正,自然只有身为正派之人才有资格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角,所以金庸各部作品中的主角都是正道侠士,但书中有哪位主角可能会黑化吗?还真有。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他修炼了那圣火令之后就有渐入邪道的趋势。

(张无忌剧照) 原著道:“张无忌自得圣火令后,初时照练,还不觉如何,此刻乍逢劲敌,将这路武功中的精微处尽数发挥,心灵渐受感应,突然间哈哈哈仰天三笑,声音中竟充满了邪恶奸诈之意。” 而金庸没有续写《倚天屠龙记》,只怕就是因为张无忌后来变得不再符合正道侠士的形象,而类似的设定也在《天龙八部》中出现过,那虚竹后来也极有可能堕落成了邪道之人。 一、天龙三兄弟的结局 一部作品中同时有三位主角的情况可不多见,尤其是在武侠世界中,这样的设定虽然能让人眼前一亮,但真正要做到均衡三位主角的戏份可绝非易事,哪怕金老是大师,这事对于他而言也谈不上容易。 但书中三条支线在少室山汇聚到一点的时候就令人热血沸腾,故事发展到这里,可以说金庸对于三位主角的塑造都是非常成功的,但在三位主角的结局设定上,他却没做到一碗水端平。 笔者所指并不是萧峰死了,而段誉和虚竹活着,而是萧峰和段誉的结局都被交代清楚了,而虚竹的结局却是压根没提,这才是不公平的地方。

(萧峰剧照) 无论是哪一版故事,萧峰的结局都是在宋辽大战之时自戕身亡,他的结局也不存在任何变数,那是剧情需要,他自戕之后,尸体又被阿紫抱着坠崖,哪怕原本没死,此时也该死透了。 而段誉的结局在新修版中也被补全,说是他当了四十年皇帝之后于大理寺中出家。 那虚竹呢?哪怕是新修版中,也只是提到他帮萧峰完成了丐帮武功的传承,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给了一位丐帮英雄少年,他的故事,到这里就断了线索,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结合段誉后来的出家之举,剧情或许会往十分灰暗的方向发展了。 二、堕入邪道的虚竹 虚竹本是个无欲无求的小和尚,他没有接触过太多俗世之事,他心中所想,就是当个普通的小和尚,而当他破了珍珑棋局,得无崖子真传,继而遇上天山童姥之后,一切都变了。 虚竹这张白纸,逐渐受旁人影响,被推到了一个原本他想都不敢想的位置,他成了逍遥派掌门,成了灵鹫宫宫主,还当了西夏驸马,他的人生是被人推着走的,为何会这样?就因为他极易受人影响。

(丁春秋剧照) 当初童姥在冰窖让他破戒,他是一万个不愿意,但三天过后,他主动找童姥要求带那梦姑来冰窖,这就是他的变化。 而后在击败丁春秋之后,那星宿派的一众门人都转投虚竹麾下,他们还将赞颂丁春秋的那套赞词套在虚竹身上,虚竹的感受是什么?你以为他会反感这帮谄媚之徒?还真没有。 原著道:“虚竹虽为人质朴,但听星宿派门人如此颂赞,却也不自禁地有些飘飘然起来。”

(虚竹、天山童姥剧照) 这就是虚竹,一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后来他身边满是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如何会不受影响?逐渐黑化,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许正因为如此,一场兄弟反目的戏码极有可能将要上演。 三、兄弟反目 如前文所述,虚竹是在星宿派旧部和三十六洞、七十二岛那帮贼人的蛊惑下,逐渐变得飘飘然,甚至残暴起来,就如同当年的天山童姥一般,久而久之,武林中传出了“灵鹫宫主作恶一方”的说法,这事自然也会传到段誉耳中。 段誉知晓虚竹曾经的为人,自然会认为这事是谣言,于是派出巴天石去探望兄长,哪料虚竹根本不念旧情,直接将巴天石处死,哪怕段誉再了解虚竹,此时也不得不信那江湖传言了,虚竹俨然已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小和尚,也不是他敬爱的兄长,作为曾经的兄弟,段誉必须要站出来为武林除害了。

(段誉剧照) 于是段誉亲自来到灵鹫宫,想要找虚竹讨个说法,双方见面并没有兄弟重逢的欣喜,而是如仇人一般眼红,三言两语不和便大打出手,段誉本是个不爱习武的人,但作为大理国君,他要对大理臣民负责,自然也精修起武学来,此时的他已今非昔比,虚竹纵然有逍遥三老内力和逍遥派各路神功,也难抵他凌波微步加六脉神剑的进攻。 一番苦战之后,邪不胜正,段誉终于还是赢下了这场对决,面对曾经的兄弟,他尚存一丝仁慈,哪料虚竹毫无悔意,段誉只能痛下杀手,结果了虚竹的性命。 早年间大哥萧峰的离去已让段誉十分悲痛,如今又亲手了结了二哥虚竹的性命,更是让他感慨世事无常,在此打击之下,段誉终于遁入空门,不想再为这俗世之事烦恼,于天龙寺出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