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行宅基地确权开始,已经过去了约十年时间,而在这十年时间里,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完成了确权发证,但更多的农村,则是已确权、未发证。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召开记者发布会,在会上明确表示,将会对宅地确权实施重大调整,并设立了一个3~5年的政策目标,而这也标志着不动产统筹规划,即将实现。


       其实,宅基地确权,会直接影响到房屋翻建、拆迁补偿以及子女继承等问题,因此相关政策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到近5亿农民的利益,农民千万别轻视。


       宅基地确权的意义是什么?
       居住是人的最基本需求,这便使得农村房屋翻建,成为了农村人口迭代的基础,然而在现实中,不少农民在翻建房屋时,都遭遇了邻居阻挠。而宅基地确权之后,邻里宅基地边界被正式明确,只要不越界,原则上农民的建房权利,都能得到保护。而且,《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证》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基于此,农民就能获得足额的拆迁补偿。
       与此同时,子承父业是国人的传统观念,宅基地继承也同样如此。然而,考虑到特殊情况,比如,父亲去世后,爷爷遗留的宅基地,姑姑家的表兄弟也有权利继承,而因此引发的继承纠纷,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但是,宅基地确权发证之后,无论是顺位继承,还是隔代继承,都可以通过及时过户的方式,变更宅基地权属人,从而避免资产流失和纠纷。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能够保障日常房屋翻建权利,和获取足额拆迁补偿,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宅基地继承纠纷,避免农民家庭资产流失问题。因此,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对于农民的意义重大。值得一提的是,往大了说,是农村规划的基础,往小了说,能够保障农民利益,这就是宅基地十年确权的最终目的。


       近期召开的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对宅基地确权,下达了哪些重大调整?
       在上述会议中,国家明确表示,要通过先易后难、加快推进的方式,用3至5年时间,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还会被继续推进,没确权的农民不要着急。尤其要注意的是确权未发证的农民,除了当地有明确规划外,三至五年内证书也会相继发放,农民不用过于担心。
       除此以外,年底前要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建立健全“日常+定期”的更新完善机制。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随着宅地确权信息更新机制的建立,农民可以随时变更宅基地权属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闲置宅基地在村集体内的流通,而且能避免继承纠纷的出现,从而让子女能更顺利地继承资产。


       面对宅基地确权的调整,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为了避免资产流失,建议农民至少留一个子女的户口在本村集体。另一个是如果长辈年事已高,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明确宅基地权属继承人,以免子女在继承时,遭遇继承纠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